扫码手机阅读

绝情王爷日日父凭子贵

作者:瑾瑾有窕 | 分类: | 字数:43.8万

第129章 父子相认年儿伤心痛哭

书名:绝情王爷日日父凭子贵 作者:瑾瑾有窕 字数:2365 更新时间:2025-02-09 01:45:40

摄政王早已等在二门外,翘首以盼年儿的到来。

他的脸色很冷,眸中却闪着光。

不一会儿,马车驰入了王府。

摄政王的眸中闪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紧张。

管家一脸兴奋地从马车上跳下来,大声嚷嚷,声音响得前后巷都能听见了。

“王爷,年少爷回来了。”

叫声才歇,摄政王的神色瞬间缓和了下来,嘴角不经意地上扬。

肖达不管不顾地直冲过来,一把抱住准备跳下马车的年儿,紧紧揽住他,哽咽地说,“少爷,肖达想死你了。”

年儿神色复杂地看他一眼,终于伸出小手在他的背上拍了拍。

感受到年少爷的安慰,肖达的心终是好受了不少。

他将年儿放下,牵住他的手,向摄政王走去。

摄政王看着向他走来的年儿,眸中闪过可疑的莹光。

他故作冷静地看着年儿,父子俩大眼瞪小眼,一时间谁都没有说话。

最后,还是年儿想到了娘亲的叮嘱,这才打破沉寂,上前一步端正地行礼。

“请王爷安!”

话音刚落,摄政王的眸光倏然变冷,肖达的心也一惊。

他看了看摄政王黑沉的脸色,低头对年儿说,“年少爷,您怎么不叫父王了?”

年儿咬了咬下唇,沉吟了很久,才嗡声嗡气地回答。

“年儿并非王爷的亲子,如今娘亲不在,年儿不方便再称呼王爷为父王。”

一句话出口,所有人哑然。

摄政王的心狠狠一抽,他没想到仅仅是“义子”的身份,亦深深地伤害了年儿。

他此刻后悔至极!

是他的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痛失了爱妻与稚儿。

如今,妻子离家,儿子不识他这个爹,哪怕权势再大,也填补不了心口上的深洞。

“谁在你跟前说了什么?”摄政王冷声问道。

年儿板着小脸不回答。

王爷会不知道?当初梁王的孙子周葵不就是这么看他的吗?!

那时他还在东宫,能接触的只有一个太子。

可如今,他入了白马书院,这才发现,京都中权贵大多和周葵一样,认为他名不正言不顺,打心底里看不起他。

他只是摄政王的义子,而不是亲生儿子。

他们既羡慕他,又鄙夷他。

倘若娘亲还在,他还能骗骗自己。

如今娘亲与摄政王分道扬镳,他如何还能霸占着摄政王长子的名头?

他该识好歹、懂进退才是。

年儿沉默半晌,终于鼓足勇气看向摄政王。

“王爷,先生教诲,【名不正而言不顺】,娘亲不在,年儿不能再占着王府长子的名义,您……日后会有新王妃,会有自己的孩……”

“谁和你说这些话的?”摄政王脸色黑得吓人,怒声打断。

年儿紧张得摇头。

“是年儿自己想的,没有旁人。”

摄政王一把抱起年儿,尴尬得他浑身僵住。

“本王对你不好?嗯?!”

小没良心的,和他娘亲一样,就晓得往他心头扎刀。

年儿摇头,低头说不是,不敢看摄政王的眼睛。

“本王说过无数遍,你就是本王的亲子。”

年儿倔强地别过脸去,“不,不是!我是娘亲的孩子。”

摄政王腾地转身,抱着年儿入了书房。

他放下年儿,双手扣着他的小脸,逼他直视自己的眼睛。

黑眸沉沉,只倒映着一个姜兆年。

“你,就是本王的儿子,旁人说的话,一个字也不要信。”

可不论摄政王怎么说,年儿始终咬着下唇不回应,眼泪刷刷地流着,却不出发一点点声息。

最终,摄政王败下阵来,哪个当父母的能强得过儿女?

他缓缓开口,将自己六年前与姜殊暖的事,大概告诉了他。

“是本王的错,让你娘亲受了六年之苦。”

年儿目瞪口呆地看着摄政王,整个人像傻了似的,一动不动。

“你身上是否有一颗莲状朱砂痣?本王也有!”

年儿立刻伸手捂住自己的尾骨,不可置信地抬眼看着他。

他浑身颤抖,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被突如其来的消息魇着了。

直到摄政王发现不对,狠狠地掐了把他的人中,年儿方才震醒,号啕大哭了起来。

摄政王心疼得抱紧他,年儿像是如梦初醒般,死.死地回抱他。

“你是个大骗子,你是个大坏蛋,你明明是我的爹,却骗我是义父。周葵看不起我,他们都看不起我,呜呜呜……年儿和娘亲好可怜!”

初听到【爹】这个字,摄政王脸色瞬间柔和下来,眸中的光芒又软又亮。

可当他听到【他们都看不起我】时,眸中凶光大盛,紧紧扣着年儿的脑袋,敢欺负他的儿子,都不想活了?!!!

年儿趴在他怀里哭了很久,眼泪怎么都止不住,摄政王始终抱着他,任由其伤心痛哭。

最后,年儿哭累了,倒在他怀里睡了过去。

他满脸柔情抱着年儿,小心翼翼地将他放到内室的床榻上,返身而出时,脸上全是冰冷的神色。

他眯着眼、沉着声吩咐肖达。

“去,彻查白马书院,谁在年儿跟前说了什么话,全部挖出来。”

“是!”肖达领命而去,心里暗暗为那些欺负了年少爷的人点了支蜡。

姜殊暖成为郡主的事,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她也没有进宫谢恩,倒是大长公主入宫了一趟。

日子平顺地过,直到姜尚德回京。

“真的?父亲要回来了?”

姜殊暖一听姜尚德要回京了,立刻激动了站了起来。

自打她与年儿重聚,心便安稳了下来。

可如今听到父亲回京,却再次按捺不住,非要亲自去接父亲回姜府。

“夫人,您别去了吧,您身子越发的重,万一路上出点啥事,那可怎么办?”

帛书劝她、嬷嬷也劝她,但她不听,这么久没有见到父亲,万一父亲听信流言,也认为她离世了,怕是要伤心欲绝。

所以,她迫不及待想见他,让他放心。

大长公主听说后,沉吟片刻后还是摇头拒绝。

“暖暖,你分娩在即,万一路上出事,可怎么好?”

崔氏虽然担忧,但她如今就是女儿奴,女儿说要去,她无论如何也要满足她的愿望。

她虽住在护国夫人府,但隔三差五,会到京郊陪女儿,大长公主也十分欢迎她。

于是她自告奋勇地陪姜殊暖一起去,还带上稳婆、府医、一堆下人,甚至生产用的所有物品,通通带齐,以免不时之需。

大长公主看得摇头,这哪是去接人,简直就像是私奔。

眼见她们准备得如此充分,大长公主也不再说不,索性陪着她们一起去。

于是,一大队人马,十多辆马车浩浩荡荡地往城门口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