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第一天,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作者:排骨煲仔饭 | 分类: | 字数:58.1万

第69章 秦良玉总领军权

书名:穿越第一天,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作者:排骨煲仔饭 字数:2543 更新时间:2025-02-12 01:48:20

吴、蜀两国的大将,

都在各自的驻地待着呢,会是谁呢?

郭淮将两国武将回忆了个遍,

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先前,说这伙蟊贼其中一人貌似关羽?’

‘会不会是关羽后人?’

若是关羽后人,

会不会其中一个是刘备……刘禅后人?

想到这儿,

郭淮豁然起身。

不管有没有这个可能,他都要亲自布置一番了!

“传令!”

帐外,

令兵闻声入内。

“令南安太守游奕,不惜代价封死阴平谷口!”

“再令天水守将领兵南进,占据木门道!”

木门道,

是广魏方向,进入祁山道的必经之路。

封住那里,

不怕这伙蟊贼绕道南逃。

“写信给益州刺史黄权,就说……”

想到黄权,郭淮一阵头大。

明明是个蜀汉旧臣,却非要让他担任益州刺史。

担任益州刺史也就罢了,你曹叡把他养在洛阳就好了,非得让他外任。

“就说有东吴细作来此,烦请他堵住东去的隘口。”

令兵记好,

见郭淮没有再说,施礼退下。

一个人坐在帐内,

郭淮揉了揉眉心。

多事之秋啊。

什么重要的事,

是需要大将来当细作的?

从胡遵那里,郭淮多次听到‘邓艾’的名字。

“来人!”

“大人,有何吩咐?”

“去搬雍州官吏名册来!”

“是。”

不多时,

三摞半人高的名册出现在郭淮面前。

“广魏……临渭军屯营……”

郭淮一边嘟囔着,一边用手指捋着名册上的名字。

“义阳邓氏,曾至颍川,师从陈寔?”

“嘶……”郭淮合上名册,大脑飞速运转。

“这群废物!”

……

……

“长史!”

“长史大人!!”

“何事令兵曹如此慌张?”

蒋舒正批阅府中事情,

看到王府兵曹慌忙入内,不由得一愣。

“大事不好!”

“北方兵马调动,南安、天水都有动静!”

“且有细作来报,说是广魏郡的大军也动了,只怕是……”

蒋舒大惊,

急令武都诸将来府议事。

就算刘谌能力不足,但只要他在,好歹北方还有个主心骨。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也是这个,

刘谌不在!

何况,他临走前,是将‘吏治’交给蒋舒,而不是全权。

所以现在……

“诸位应该都知晓了。”

“北方魏军调动,怕是图谋不轨。”

上首主位是空着的,刘谌的位置。

下面蒋舒、王平、廖化、秦明、秦良玉等人分作两边。

“只是……王上不在,虎符……”

有些话,

真不是想说就能说的。

就例如虎符这两个字,

单独拿出来没什么问题,但组合在一起,总有些抢兵夺权的味道。

“吾等明白长史的意思。”

蒋舒本以为会是秦明说话,

转头看去,

却是中护军秦良玉。

“王上临走前。”

“将虎符交于吾手。”

“军令则在廖化将军那里。”

“但眼下魏军用意不明,吾以为,我军暂时不可轻动。”

听到这儿,

蒋舒大松一口浊气。

还好,

刘谌临走前有安排就好。

而且刘谌将虎符、军令一分为二也很好,

能够有效防止麾下一家独大,产生一些不太美好的后果。

其实刘谌的用意也不在此,

秦良玉的忠诚度是100,廖化对蜀汉的忠诚度也是100,两人都没有问题。

这里面,

还是权利分配的问题。

将军权全部交给秦良玉,势必会引起王平等老将的不满。

反之亦然。

“军事方面,诸位将军自议就好。”

“全当吾不在。”

蒋舒拱拱手,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秦良玉与廖化对视一眼,双双走到主座两旁。

“既然王上临走前,将大军调动之权交于我二人之手。”

“还望诸位将军精诚协作。”

众人自无不可,纷纷抱拳施礼,口称得令。

“魏军调动,其意不明。”

“但吾等不能不防!”

秦良玉拿出虎符。

“吾以为,当遣一军进抵历城。”

“一来,若魏军南下,也好提前知晓。”

“二来,若是主公遇险,也好援应一二。”

说完,

秦良玉看向廖化。

廖化思索片刻:“善。”

“就依秦护军。”

“句(gōu)扶、潘文!”

二人站起。

“末将在!”

“汝二人以句扶为主将,领马步兵三千,进驻历城!”

“喏!”

“宗预、白钦!”

“宗预为主将,亦领马步兵三千,驻建威,屯兵武都道!”

“喏!”

“其余诸将,城内听候!”

“旦有敌情,另行吩咐,任何人不得怠慢!”

“是!”

“吾等谨遵护军之令!”

很诡异。

一个中护军,在府衙内对一群将军发号施令。

但没办法,

秦良玉手握虎符,拿着军令的廖化又不说话。

那秦良玉的话,就相当于是刘谌的话。

谁会跟虎符过不去呢?

说起来,

秦良玉点到的这四人,

除了刘谌召唤出来,都算是蜀汉资历不浅的老将。

句扶,官职不高,但官阶极高。

更有食邑二百户的爵位。

宗预,

这可是当初跟着张飞的老人。

虽然说,

这些年既习文,又练武,大大拖缓了他的上升速度。

但现在已经是参军,领右中郎将。

说起来,

蜀汉好久以来,

就是这么个局面。

马谡当年的官职也不高,却能越过魏延、吴懿等人,任先锋官,统领各军。

王平、廖化也都习惯了。

纯打工人了说是。

“元俭适才为何不说话?”

“王上将军令交到汝手,不趁此时机彰显能力,更待何时?”

“待王上回来,那秦良玉定凭今日之事,爬到你我头上。”

“到时候……”

廖化止住董厥话头。

这董厥,乃是丞相府旧臣。

诸葛亮死后,

便一直留在武都,打理大将军府事。

大将军魏延走后,

又到了刘谌府上,协助蒋舒打理北地王府事。

“龚袭兄(董厥字)何出此言?”

“不管廖某身居何位,皆当以蜀汉为先!”

“以某观之,这秦良玉颇有姜伯约之风。”

说罢,

廖化自嘲一笑。

“龚袭兄,你我都老了。”

“姜伯约也不再年少,是时候给年轻人一些机会啦!”

他拍了拍董厥的肩膀,拉着他往府邸走去。

“走!”

“今夜不醉不归!”

“额……将军,这……”

“殿下安危不保,属下焉有心情喝酒?”

“诶?借酒消愁嘛!”

“再说,别人都不看好殿下。但廖某却是看的清楚,这天下,恐怕能留得住殿下的人,还未出生!”

“啊!?”

“殿下真有如此厉害?”

“厉!厉的很!”

不知是廖化猜得准,还是廖化本来就有这本事。

当今世界上,

在武艺层面能限制刘谌的,确实还未出生。

那位是魏国人士,姓文,名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