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第一天,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作者:排骨煲仔饭 | 分类: | 字数:58.1万

第126章 缺人才?曹魏自会送来

书名:穿越第一天,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作者:排骨煲仔饭 字数:2608 更新时间:2025-02-12 01:48:20

偏厢房内,

两人谈古论今,畅聊天地,直至黄昏时分。

李儒虽没有教刘谌什么,

但李儒这八十多年积累的阴阳家思想,

还是让刘谌受益匪浅。

“明公担忧汉中安危。”

“但其实在老夫看来,魏军就算进军汉中,也做不到攻城略地。”

“无非就是打打草谷,劫掠些百姓回去。”

以桌案为地图,

李儒拿起茶盏,当做南郑、阳平关、下辨、河池四城。

“以前大汉只有武都、阴平,空有二地,却无纵深。”

“一旦魏军兵指汉中,曹魏亦可出偏军于祁山道牵制。”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明公占有陇右。”

“曹魏出兵汉中,则明公可出兵南安,以做围魏救赵之计。”

“还可派一辩士,游说东吴,劝其出兵合肥、襄阳。”

“如此,汉中之危自解。”

刘谌听言,

连连颔首。

按照李儒的说法,关键之处在于陇右。

但这也是刘谌现在的心头之忧。

汉军抢占了陇右,

但曹魏在此地的民心未失。

这个民心,

指的不是汉民。

而是当地的羌民、鲜卑人。

那里人员组成复杂,先前投奔刘谌的先零羌、迷羌,只是冰山一角。

还有乌吾羌、钟(zhōng)羌、乞伏鲜卑等部。

极其混乱。

“先生可有方法,快速收服陇右民心?”

问到这个,

李儒顿起回忆之色。

“年轻时,追随岳丈。”

“他便善于笼络边地外族,不论大事、小事,都亲赴外族营盘。”

“近其民,通其俗,此为小火慢煮。”

“然后政策偏袒,收青壮以为军,此为大火收汁。”

“两策皆可,全看明公。”

刘谌眉头一皱:“如此,陇右汉民岂不会心怀不满?”

“陇右外族多,自然以外族为主。”

“日后明公入住中原,在中原之地,自然以汉人为主。”

“如此,两难自解。”

刘谌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呆愣原地。

自治区?

也不完全是。

羌人聚集地,多在边地。

如果自治,不确定性太多了。

要想搞自治区,

最起码也要将领土扩大一倍,让羌人、鲜卑生活的边地,成为大汉腹地才可以实施。

“先生之见。”

“孤大受脾益……”

思索片刻,

刘谌心底做出决定。

“待孤书信一封,就按先生之法!”

信中,

刘谌还留给谢安一定的自主发挥空间。

李儒、谢安,都有抚国安邦之才。

两人的意见融合,

或许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

……

“仲达。”

“郭淮这一仗,实在有损国威。”

“朕想……贬郭淮为河东太守,中军将军,汝以为如何?”

这是从天上贬到地下啊。

雍州都督、刺史、镇西将军长史,一路贬到河东太守、中军将军。

这中间都不知道差了多少级。

司马懿也不敢有什么异议,

当即跪拜,口称陛下圣明。

曹叡现在对待司马懿,

更像是遛狗,看似发问,实则命令与试探。

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

就连喝口茶,都能吐出来半口。

身体早已经空了。

“爱卿以为,何人可担西线重任?”

“回陛下。”

“大将军曹真之后,曹爽可也!”

“曹将军一到陇右,便杀的刘谌丢盔弃甲,实乃我大魏不可多得的大将、帅才!”

“有此人驻守南安,可保万无一失。”

曹叡满意了。

身子略微放松,靠在胡椅背上。

“谁可为辅?”

司马懿刚要开口,

却觉得头顶气氛一变。

变得有些诡谲、危险。

“臣愚钝,不敢妄言,恐坏国家大事。”

“呵呵。”

“卿畅所欲言。”

得了曹叡的命令,

司马懿才稍稍将悬着的心,落下两寸。

“臣斗胆。”

“以为中书郎邓飏、吏部郎诸葛诞、散骑常侍王肃、羽林监夏侯玄可也!”

司马懿这四个名字很有玄机。

邓飏、诸葛诞虽然都是世家之后,

但为曹叡所恶,认为他们浮夸、不务实。

王肃才高而位卑,

因王朗糗事在前,也不得曹叡欢心。

夏侯玄,

虽为曹氏宗族,但与毛皇后之弟有些嫌隙,被曹叡记恨。

司马懿说出这四人的名字,

看上去是奉迎曹叡,送这四人去前线战场送死。

他们死了,史书也不会写是曹叡乱杀朝臣。

但!

身为帝王,怎能以个人好恶,而影响国家大事。

曹叡看着司马懿乖巧的样子,

满意的扬起了嘴角。

“爱卿之言。”

“实乃肺腑之言,卿且去,容朕思量一二。”

“喏。”

“臣告退。”

“父皇……”

曹叡的身旁,

一个不满五岁的孩子用那大学生般的眼神看向曹叡。

“司马懿是好人么?”

曹叡笑了笑。

“芳儿觉得呢?”

曹叡这人,

万般皆好,但就是后代的这个问题,颇为恼人。

长子曹穆,六年前就死了。

幼子曹殷,现在还不到四岁。

眼瞅着生命快到头了,

连一个稍微成熟稳重点的后代都没有。

古代男孩不到十八,就可能诞下后代。

可曹叡已经31了……

他看着面前的孩子,

听着孩子的稚语。

‘真要是把司马懿当好人,芳儿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说实话,

曹叡已经想立曹芳为太子了。

让曹芳当太子,

自己的儿子应该会有一丝出路吧?

每每想到司马懿,

曹叡都会无奈苦笑。

他老曹家三代,愣是没熬死一个司马懿。

位高权重,才华盖压百官。

兵家之道,唯独他能独据诸葛亮。

阴阳之道,能完美协调东西两方战线。

为政之道,又尽得中原世族支持。

这样的人,

会甘心做一个臣子?

曹叡为什么看的清楚。

因为他的爷爷,曹操就是这样的人啊。

“来人。”

“送芳儿回府。”

曹芳一脸好奇的东看看西看看,全然不知,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让曹叡有了那么多心理独白。

“司马懿身体如何?”

大殿中空无一人,

就好像曹叡在自言自语一般。

“回陛下。”

“司马懿身体尚好,一餐可食白米半斗,肉三斤。”

“呵。”

“他是猪么!?”

说话的,

是殿门外一个最不起眼的小宦官。

校事府的能耐,

可不是吹出来的。

后朝历代谍报组织,

都有校事府的身影。

“刘谌……”

曹叡微合双眼,呢喃道。

“刘谌在哪?”

“回陛下。”

“与蜀国皇帝刘禅,正在武都下辨城中。”

曹叡双眼豁然明亮。

“刘禅在武都?”

“是。”

良久,

曹叡又坐回胡椅。

“斩杀刘禅有什么用?”

“不还是给刘谌做了嫁衣?”

“有刘禅在成都,也能牵制刘谌一二。”

“可若是刘谌当了皇帝……”

曹叡不敢想。

又绕回了那个问题。

若天能假借曹叡二十年寿命,他有信心与刘谌坐而对弈。

曹叡心情痛苦的捂着脸。

不断地自问,

有什么方法,能让刘谌、刘禅之间产生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