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第一天,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作者:排骨煲仔饭 | 分类: | 字数:58.1万

第147章 遥祭士元

书名:穿越第一天,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作者:排骨煲仔饭 字数:2700 更新时间:2025-02-14 01:47:20

“禀大司马!”

“城外一人,自称大人老友。”

蒋琬正和诸将议事,

听了此言,不觉一愣。

“本官老友?”

“传他进来。”

仔细想想,

自己好像没有住在魏地的老友啊。

“公琰,别来无恙。”

蒋琬看着来人,那道大门处,被阳光包裹的身影。

思绪瞬间回到了十几年前,

那时候,蒋琬是尚书郎,黄权是江北都督。

现在,

蒋琬是大司马,黄权是益州牧。

“公衡!”

两个老人对望。

没人知道蒋琬在得知诸葛亮去世时,有多么伤心。

也没人知道,当收到李严死讯的时候,蒋琬喝了多少烈酒。

看着昔日上官、同僚、政敌,一个个去世,

那是种死亡临近的绝望,

他也是疾病缠身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撒手人寰了。

也有上官嘱托而自知做不到的不甘,

他知道自己没有诸葛亮的治军能力,更不及诸葛亮的治政能力。

还有同辈渐渐稀少的孤独。

如今一见黄权,

情绪波动极大。

“还不快给都督看座!”

黄权摆摆手。

“投降之将,有何面目坐在诸位面前。”

“吾此来,只是想看看士元……尔等知道的,吾去不了落凤坡,便来我汉军军中,权当邀祭士元了。”

凤凰涅盘的说法,

蒋琬等人也听说了。

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个,用自己生命,为刘备搏得一个进攻西川的借口的庞统,庞士元。

“我大汉几起几落,终不乏士元这般拼命之士。”

“现有北地王挽狂澜于既倒,汉室幽而复明!公衡,回来吧。”

“陛下,百官,没人会怪你。”

黄权眼神微动。

片刻后摇了摇头。

“崇儿还好吧?”

“黄崇被北地王带在身边,现在颜真卿麾下。”

黄权目露思索之色。

“那个下辨县尉?”

“据说也是个大才。”

“是啊。”

蒋琬感慨。

“那颜真卿,现是北地王智囊,深受北地王亲信。”

“想必有些非同常人之能。”

“跟在颜真卿身后,黄崇大有裨益。”

颜家家风,

刘谌是知道的。

颜家子弟,无不是忠君爱国、辅国安邦之辈。

将黄崇送到颜真卿手中,

可见刘谌对黄崇的看重。

“那便好,那便好哇。”

“当初迫不得已降魏。”

“吾已经对不起崇儿,万不能再对不起邕儿。”

蒋琬心下了然,

原来黄权在曹魏的汉子叫黄邕。

“公衡。”

“汝妻子、儿子都在南阳否?”

黄权摇头。

“具在洛阳。”

“曹叡看重吾,却又怎能完全信任吾?”

屋内众人久久不语。

最后还是石宝打破了这尴尬的氛围。

“大人!”

“末将已收复杨县,平阳县令亦送来降书!”

说话间,

石宝看向黄权。

很陌生,

但能和蒋琬面对面说话,应该也不是普通人吧。

他也没在意,

上前将平阳县的降书递给蒋琬。

“公衡。”

“魏兴已为吾大汉所有,下一个便是上庸了。”

“唉……回来吧,如今陛下宽仁识才,定不会亏待公衡的。”

黄权没说什么,

轻叹一声:“公琰。”

“汝军中还是战事要商,吾一个魏人就不便在此了。”

邀祭庞统的愿望已经实现,

蒋琬还待要留,却见黄权大步离去,已经走远。

心中暗叹。

“书佐。”

“将战报表奏陛下,并请陛下早派官员前来。”

“喏。”

此一战,

石宝风头不小。

奇袭汉阳,平杨县,招降平阳。

但功劳大头还是要算在主帅身上,也就是蒋琬、吴懿等人。

魏兴一定,

蒋琬留下张翼驻守,另率其余众将沿大巴山北脉,往上庸去。

上庸这个地方,

算是仅次于西城的大粮仓。

北有武当山,南有神农架,西南还有大别山,整个一天然大堡垒。

出口仅有西城——南郑,和房陵——保康——南漳两条路。

战略上,上庸又是连接汉中、荆州的支点。

荆州有战,上庸可随时支援。

汉中有战,上庸亦可作为后备。

所以当初关羽兵败荆州,

朝中诸多大臣都认为,当立刻加强上庸的防务。

刘谌在与邓禹等人谈论天下地形时,

也常认为,若孟达、刘封出兵上庸,荆州就算有失,也可保下南郡小半土地。

穿越后身临其境的去看,

真觉得当时关羽的处境不像是刘备的大将,而像是一个割据荆州的诸侯。

“主公。”

“前方便是张掖郡了。”

刘谌率军巡视凉州,

使得凉州人心大定。

当初诸葛亮险些夺得凉州的时候,也没时间像刘谌这样闲逛。

这就让凉州百姓认为,

大汉真的回来了。

每到一城,

虽不至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但也人声鼎沸、万人空巷。

“李十七来信了?”

“是啊,主公。”

“花满堂的书信传递速度,比信使不知快了多少。”

李儒将书信递给刘谌。

“石宝凭此战,应该能封个杂号了吧?”

“蒋琬重夺上庸,可喜可贺。”

“如今再得凉州,形势一片大好。”

“呵呵,曹某人怕是要睡不着觉喽。”

看着刘谌兴奋的样子,

李儒眼睛一转,趁热打铁道:“主公收获各地羌人之心。”

“不若引羌人北上草原,从北地郡南下,直插曹叡尾部?”

天方夜谭!

从凉州去北地郡,可是要经过腾格里沙漠!

不仅如此,要想迂回,必走贺兰山。

而且现在的北地郡,严格意义上已经不在汉人手中。

成为了羌胡的实控地盘。

那些胡人能放刘谌过去?

“文优。”

“孤是激进了些。”

“但孤不是疯子,汝也莫要将孤当做董卓。”

刘谌打趣道。

“还有一条路。”

“虽然难走,但不失为一个迂回之道。”

看着李儒努力回忆的样子,

刘谌笑道:“沿着河西走廊,一路直抵鹯阴河中卫县,然后南下。”

“南下依旧是水路,不必担心士卒劳累。”

李儒疑惑:“沿清水河南下,不是有个萧关么?”

“吾等所带,具为骑兵。”

“强攻萧关,怕是不智。”

刘谌摆手。

“不走萧关。”

“萧关以北,高平以南,有条小路,可通阿阳、望垣。然后往西,便是獂道了!”

……

……

“陛下!”

“西北面有一支骑兵杀来!”

刘禅正在府内斗鸡,

闻听此言,顿时一惊。

左右大臣更是颤栗不已。

“莫不是北地王兵败,魏军杀过来了?”

“妄言!”

刘禅回身怒瞪。

“起车驾,朕登城一观!”

待到城头,

远远望见一支骑兵疾驰而来。

临到城头,头马略微偏转。

径直沿着下辨城墙绕了过去。

百官无不惊诧。

定睛看时,

却发现军中大旗上书‘汉’字。

“原来是我大汉之军。”

“呼,看来北地王无碍,北地王无碍啊。”

“启奏陛下!”

“臣以为,此将莽撞,惊扰了圣驾。”

“当立刻捉回,论罪处死!”

刘禅没有回答,

而是看着那马军中飘扬的将旗。

‘姚?’

‘大概是谌儿新收的那个姚弋仲了。’

刘禅从怀中摸出一封家书。

‘谌儿的大将。’

‘果真骁勇。’

旁人看不到的是,

刘禅的眼中竟有晶莹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