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第一天,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作者:排骨煲仔饭 | 分类: | 字数:58.1万

第149章 项充、李衮哭晕在厕所

书名:穿越第一天,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作者:排骨煲仔饭 字数:2550 更新时间:2025-02-12 01:48:20

乞伏国仁拍了拍族人的肩膀,

翻身上马。

“吾等虽为鲜卑,但祖上世居汉土!”

“今有魏贼占我领地,夺我自由,我等当如何回报他们!?”

“杀!”

“杀!”

“杀!”

见军心可用,

乞伏国仁双腿猛夹马肚,离弦而出。

身后,

数千族人身骑战马,紧随其后。

前军拆除拦路的鹿角,攻破田豫的寨门一拥而入。

此时,

魏军营寨恍若大梦未醒,零零散散的魏卒奋不顾身的阻击着乞伏国仁前进的脚步。

试图将他拦在中军大帐的外面。

这迷惑性的一幕,

让乞伏国仁警兆大起。

“全军分作两队!”

“向左右迂回!”

魏军反常,

以魏军的视角,预判乞伏国仁,他应该直冲中军营帐。

而当乞伏国仁看到拦路的魏卒时,更应该对田豫的位置深信不疑。

所以,

乞伏国仁预判了田豫的预判。

他往主帐两侧迂回,

意图将魏军中部困死在主帐四周。

只要等到张须陀大军赶到,

任凭田豫有何诡计,都将无法施展。

“唉。”

“玄德公。”

“汝大汉后继有人啊。”

田豫躲在无数陷马坑的后面,打量着那个挥舞混金镗的大将。

“如此良将,为何都在刘氏一边。”

他实在不理解。

刘备收关羽、张飞为异姓兄弟,后取荆南,又得黄忠、魏延两员大将。

占领西川的过程中,

曹老板又将马超赶走,变相的送到了刘备的麾下。

可谓,

占据了东汉末年猛将的半壁江山。

此时仿佛历史重演。

“传本将军令!”

“大军向东方突围!”

“将军。”

“那蜀将未必中计,也许只是碰巧。”

“不若……再等等看?”

田豫并未怒斥,

反而心平气和的说道:“杀场,死生之地也。”

“怎可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敌将身上?”

“吾计不成,乃天命也。”

“无需多言,速撤!”

“……喏。”

麾下叹息一声,

遛出大帐传令去了。

“临了。”

“老夫竟也做了回逃兵。”

田豫苦闷的摇摇头,换上士卒甲胄,混在人群中逃往远方。

待张须陀赶到时,

魏军营寨已被冲散,乞伏鲜卑的人正漫山遍野抓捕魏卒。

当所有人看到那些围绕着中军大帐的陷马坑时,无不震惊。

这田豫,

竟然以自己为饵,引诱汉军步入死地。

“田豫早知我等会来?”

“先虑败,后虑胜。”

“这田豫果然如主公所说,乃朝乾夕惕之辈。”

这便是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兵力相当时,

攻城一方永远占据被动。

田豫不可能让麾下士卒夜夜打埋伏,

也不可能事先预料到汉军会在今夜袭城。

三天前,

有细作来报,说是钟堤、羌人有大军调动。

他便有了不祥的预感。

想也知道,

这支兵马充其量也就五万多,派去襄武于事无补,那就只可能是针对他的。

没办法,

只得在营内大挖壕沟、马坑。

可惜,一切的准备付诸东流,被乞伏国仁完美绕过。

“此战,乞伏将军当为首功!”

“待打扫战场后,末将定如实上报。”

见张须陀不打诳语,

乞伏国仁心中钦佩,抱拳回礼。

张须陀和姜维很像,

都是一个王朝最后的门面。

所以张须陀的心里,三兴大汉的希冀一点不比姜维少。

“报!”

“谢安、邓禹大人来信!”

张须陀连忙上前接过。

大略看了眼,便递给了乞伏国仁。

“乞伏将军。”

“谢大人已经料到此战必胜。”

“着汝率羌人军马往靖远行军,见靖远而向南,一路直插魏军身后。”

张须陀心中清楚,

这是谢安打算将乞伏国仁拉到自己阵营。

古往今来,

文武相争的局面应接不暇。

武将常年在外,需要一个文官在朝堂替自己说话。

文官常年在内,对京城以外的事情了解不多。

谢安的想法,

便是一文一武,内外搭配。

清晨,

乞伏国仁收拾停当,率大军沿鹯阴河往东北方向而去。

谢安信中,

也令白钦跟着一起。

算是将白钦暂时放在了乞伏国仁麾下。

一路上,

乞伏国仁说出了自己的愿景——飞枪骑兵。

“白将军可愿留在某家麾下相助?”

这是一个人生的岔路口。

是选择继续做刘谌的近身将领,还是选择步入乞伏国仁的麾下。

当然,

对刘谌的忠诚度不减半分。

‘花荣、庞万春二人,日后必是主公亲随。’

‘吾虽不惧他两个,但射术差之千里。‘

‘秦琼、秦良玉等人,皆时之良将,吾万不能比。’

‘留在主公身边,怕是没有太多立功机会。’

‘乞伏国仁信我,愿让我独领一军,何不……’

白钦深思熟虑之后,

双手抱拳。

“钦不才,自知能力低微。”

“乞伏将军看得起在下,吾又有何理由推辞?”

乞伏国仁大笑。

心中设想终于完备,剩下的便是训练标枪骑士了。

往后行军的日子,

也不算枯燥。

太阳升起,

乞伏国仁先是打一通混金镗法。

然后一边行军,

一边看白钦传授标枪之技。

绝技自然是要留一手的,

其他平常技巧,白钦倒是倾囊相授。

“他们的飞枪之技,进展如何?”

白钦叹了口气。

“无实物啊。”

“近战所用长枪,太长,无法做飞掷使用。”

乞伏国仁略微颔首。

“无妨。”

“待返回陇地,某家自会打造一批。”

白钦皱眉想了想。

“飞枪近距离搏杀太吃亏,将军还应打造一批蛮牌。”

“蛮牌?”

这个词,

还是乞伏国仁第一次听说。

三国时代,

大体只有一种制式盾牌,即上下皆为圆头的长形盾牌。

少数军伍,

仍然沿用前汉时期的双弧盾,即下方,上有波浪形圆弧的大盾。

“便是仅能护住腹心的圆盾,以木条拼合,辅以青铜盾饰加固。”

“虽防护力不如制式大盾,但便捷灵巧,便于马上使用。”

白钦也不知道怎么想到这个‘蛮牌’。

只是觉得,马战使用的盾牌,理应是这个样子。

项充、李衮:剽窃!他这是剽窃!

“某家明白了。”

“待返回之后,先打造一批飞枪吧。”

“蛮牌……日后某去与主公说说。”

乞伏国仁虽是乞伏鲜卑的首领,

但他也不能算富裕。

鲜卑、羌人在汉地本就处于弱势低微,一年卖出去的皮毛,甚至都不够买粮买米的钱。

“报!”

“前方不远,便是靖远。”

“靖远城守军无备,将军!是否攻城?”

乞伏国仁想也没想,

直接拒绝。

在这里攻城,

岂不是提前告诉曹叡他要骚扰粮道么?

“可看见南下的小路了?”

“这……”

“将军恕罪,小人并未发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