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她穿越后,三国群雄有了世界地图

作者:一品红楼 | 分类: | 字数:112.1万

第54章 知道浮云道长就是张九娘的那一刻,他惊呆了

书名:她穿越后,三国群雄有了世界地图 作者:一品红楼 字数:1761 更新时间:2025-02-10 01:51:42

新丰县的八顷良田,不只是田,还有地。

田里栽着稻谷,地里种着麦子。

主要集中在鸭头岭一带。

周遭最大的庄子叫杏花庄,原是皇甫家的,庄前有一片杏花林,可惜现在已过花期,没能一睹那如火如荼的美景。

有原主家郎君陪同,自然没出什么幺蛾子。

当晚住下,次日便去了鸭头岭。

郑三郎好不容易爬上山,拿着扇子指指点点,“那是我家的,那是六郎家的,比别处地肥,收成最好。”

霍红儿听得不舒服,笑道,“现在都是陛下的。”

郑三郎一怔,“对对对,小道长说得对。进献给陛下,我们不心疼,真的!”

最多在家里偷偷骂几句吕布。

霍红儿似笑非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郎君也确实不能心疼。”

郑三郎眉目含情,“小道长言之有理!”

浮云道长仙姿玉质,收的弟子也极为美貌,方才他就注意到了。

这弟子还敢主动与他搭腔,莫不是对他有意?

但他早有门当户对的未婚妻,不能与她天长地久,只能辜负美人恩。

不过,若能来场露水情缘,也是雅事一桩。

霍红儿早已扭过头去。

郑三郎在转什么念头,她不用想就知道。

真正可笑,呸!

张祯和杏花庄的庄头钱栓子说话,“稻谷、麦子都长得不错,你费心了。”

钱栓子连道不敢。

张祯又道,“这儿的麦子,也能种两茬么?”

在她印象中,北方以冬小麦为主。

春天若是也种了,那就是春麦、冬麦都种。

钱栓子叹道,“前些年可以,这几年不知为啥,冬日越来越冷,越冬后返不了青,白费了种子。”

他不知道为啥,张祯知道。

是因为小冰河时期。

皇甫六郎默默跟在张祯身后,内里心潮起伏,但并不打扰她。

知道浮云道长就是张九娘的那一刻,他惊呆了。

真的惊呆了。

她得三清点化之说,早在世家之间传遍,然而信的人不多。

大家更相信另一种推测:张家确实是留侯之后,并且有留侯遗书,这样的人家,自然不甘心衰败下去,这一代的家主张泽发现侄女儿特别聪慧,就想出了个主意。

让张九娘以痴傻示人,实际上精心栽培,授以留侯遗书。

等到合适的时机,便宣扬三清点化之说,一鸣惊人。

张家借此重入中枢。

虽然用时极长,花费的心思也多,可这样的事情,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最有名的当属钩弋夫人,自幼双手握成拳,遇到武帝方伸开,左右掌心各握一枚小玉钩。

由此得幸。

但只有愚夫愚妇才会信她天生如此,明眼人都知道,那是她家长辈的计谋,图的是奇货可居。

张九娘此事,与钩弋夫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区别在于张家选择的不是皇帝,是吕布。

用的也不是美色,是智谋。

皇甫六郎很怜惜她。

小小年纪,就要背负着家族的命运,整日与虎谋皮,游走在生死的边缘。

别的女郎君华服加身,傅粉施朱,她却只能穿着素净的道袍。

别的女郎君天真浪漫,无忧无虑,她却一刻也不能松懈。

自幼学习留侯遗书,应该也很累罢?

张祯偶尔回头,看到皇甫六郎的目光,心下有些奇怪。

这,怎么不像是倾慕,倒像是可怜?

还是她感觉错了?

也有可能,毕竟这方面她没有半点经验,理论知识也不算丰富。

在麦地边走了大半天,郑三郎被太阳晒得面红耳赤,实在支持不住,叫着皇甫六郎去荫凉处休息。

霍红儿暗中鄙视,真是个柔弱的男子。

这体力,还比不上她和半夏呢。

趁他们走远,张祈小声道,“神悦,晚上还说课农司那事儿么?”

张祯:“为何不说?”

这事儿又不是见不得人。

张祈看一眼那表兄弟俩,“他们在。”

张祯笑道,“无妨,此事无需保密。”

张祈还是不放心,隐晦地道,“郑三郎交游广阔,口风似乎也不怎么严。”

郑三郎知道的事情,京城大半世家子弟也就知道了。

张祯安抚哥哥,“早晚要宣之于众,他们只是提前得知。”

这里面真的没有什么计谋。

但霍红儿和哥哥貌似都想多了。

日头偏西,一行人下山。

郑三郎像个战五渣,由两名仆役搀扶着才能下山。

皇甫六郎大概也觉得这表兄太丢脸,离他远远的,任他怎么叫唤也不靠近。

张祯几人走在最后面,都在看郑三郎的笑话。

不明着说出来,但眼神交汇间自有默契。

“哈哈!”

霍红儿终于忍不住弯腰大笑。

张祯则想这位仁兄生错时代了,若生在男子以柔弱娘化为美的魏晋,必是受人追捧的一代美男。

皇甫六郎黑了脸,有心解释表兄身子孱弱,又有些说不出口。

——还不如小女郎,他都替表兄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