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她穿越后,三国群雄有了世界地图

作者:一品红楼 | 分类: | 字数:112.1万

第220章 可那是冀州呀,冀州没有诸侯,只有朝廷命官

书名:她穿越后,三国群雄有了世界地图 作者:一品红楼 字数:2212 更新时间:2025-02-10 01:51:42

远在长安的张祯,并不知道有人要找自己麻烦。

或者说,她知道想找自己麻烦的人很多,但债多不愁、虱多不痒,也就不在意了。

从冀州带回来的人才,已经全部安排到合适的岗位。

并不局限于大将军府,端看其更擅长哪方面的事务。

这一点让沮授、许攸、荀谌等人极为佩服,大赞吕布、张祯无私心,是汉之忠臣。

虽然颜良、文丑、高干、张合、淳于琼等人被收归吕布麾下,但他们都能理解。

能领兵作战的武将,当然得谨慎些。

尤其高干,还是袁绍的外甥,必须重点观察。

总之,京城来对了,吕布、张祯没有令他们失望,朝廷也没有令他们失望。

张祯,不,朝廷交给他们的第一项任务,是议税赋。

参与的人很多,王允、蔡邕、蔡琰、士孙瑞、杨瓒、朱儁、高顺、陈宫、贾诩等都在。

至于那些暗地里非议吕布和张祯的,没有受到邀请。

他们才不想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本朝税赋主要有三种,田税、人头税、力税。

田税通常三十税一,不算很多。

人头税的种类比较多,还逐年升高。

力税指的是徭役,成年男丁每年须在当地官府无偿服役一个月,例如造桥修路、开挖河渠、转输漕谷等等。

但说是一个月,实际上只有多的,没有少的。

百姓怨声载道。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临时征收的苛捐杂税,黄巾之乱如火如荼,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张祯的意思是,尽量统一标准,不要朝令夕改,令人无所适从。

而且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宜低不宜高。

——这几年只有关中的税赋,朝廷不也活下来了?小皇帝不也活下来了?

可见少一些也无妨。

真到需要用钱的时候,不是还有很多大户可宰?

张祯学过现代经济,深知二八定律。

即,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里,从穷人骨头里榨油并不可取。

在她的授意下,一份完整详尽的税赋法拟出来了,发往各处,言明往后就照章办理。

特别说明,各级官府无权加税,也无权另立税目。

倘若违反,视同谋逆。

不过,以朝廷现在对天下各州的掌控力,这税赋法能否实施下去,还是个未知数。

但不管怎样,先把规矩定出来总是好的。

这件事情完成,张祯也终于有空忙另外一件大事了,春种。

去年关中虽有战乱,却未殃及皇庄,依然丰收。

袁术记得之前的换种之约,担心张祯反悔,刚过完年,就派心腹阎象带着粮食来了。

——纳不纳税另说,好事不能忘。

他还多了个心眼,让阎象先去四周打听,皇庄是否真的丰收。

若是真的,再行换种。

若是假的,先把自家粮食运回去,他再写信骂张祯无信义。

还要把此事宣扬得人尽皆知,坏张祯的名声。

阎象也觉得此举很有必要,轻车简行,早于运粮队入京,问了好些人,都说皇庄稻谷大丰收,亩产二百八十多斤。

这才放心,找到张祯,道明来意。

张祯也很爽快,给他换了两千斛,约合十二万斤。

当初说好的是两斛换一斛,也就是说,皇庄同样多入账约十二万斤。

张五郎看着皇庄账本,乐得合不拢嘴。

妹妹事情太多,他早已成了皇庄的实际管理人。

阎象监督着换好稻种,本来就该走了,却忽然发现又有人运粮来,心下起疑,不由问道,“敢问张大人,他们也是来换稻种的?”

虽然张祯被封为靖国长公主、忠义侯,但关中百姓还是习惯称她为张大人,阎象入乡随俗,也跟着叫。

张祯笑道,“对呀。”

阎象:“不知是何地?”

张祯:“冀州。”

荀彧上次跟着曹操来长安时,就到皇庄看过,震惊于粮食的丰收。

早来信说要换粮种。

阎象:“......启程之前,某听袁公提起,张大人曾说,与袁公换粮种,乃是天下独一份,别的诸侯都没有!”

袁术确实叮嘱他,看看张祯有没有跟别人换。

如果换了,也属背信。

张祯无辜地道,“可那是冀州呀,冀州没有诸侯,只有朝廷命官。”

阎象:......

她这话,简直令人无法反驳。

冀州为何没有诸侯,也是她最清楚。

他也不是忘了,只是事情没过去多久,还不太习惯。

张祯又道,“而且,冀州也是两斛换一斛,并无优待。先生莫忧,袁公若有异议,我去淮南跟他解释。”

阎象吓得一激灵,手中的茶盏都差点掉了,连声道,“不必不必,不敢劳动张大人尊驾!袁公定能体谅!”

谁敢让你去啊?

你知不知道你现在有个外号叫丧门星?

去幽州找公孙瓒,公孙瓒被忽悠得放弃了冀州。

去冀州,好嘛,袁绍成了丧家之犬。

他都不敢想象,她若去淮南,袁术还能不能有个家。

张祯:“真不用我去?”

阎象斩钉截铁地道,“不用,绝对不用!”

张祯一笑,喝了口茶,道,“朝廷求贤若渴,先生若愿入朝,我虚位以待!”

历史上,袁术称帝时,众谋士部将都不敢反对,只有阎象站出来阻止,劝他继承做汉朝臣子。

袁术虽没杀他,却很不高兴,从此疏远。

这个人,怎么说呢,在史书上不算很有名,因而张祯不知道他除了对汉室有一份忠心,还没有别的才能。

但若能挖来,就让袁术少了一份助力。

阎象:“......多谢张大人!”

怎么回事,张祯刚认识他几天,为何就想着招揽他?

莫非他的才名已经传到了关中?

等等,他有什么大才?他自己咋不知道?

算了,还是继续留在淮南罢,长安他不熟。

委婉谢绝,押着稻种离开。

张祯笑眯眯地送他出庄,挥手道别。

有些事情她绝不会告诉阎象。

例如,换给冀州的,除了优良稻种,还有几张肥料方子,那才是丰收的关键。

淮南若想丰收,就等着课农司入场吧。

相较于战场厮杀,她还是更偏爱兵不血刃,希望袁绿茶不要不识抬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