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我在林场当知青
作者:参娃 | 分类:都市 | 字数:225.4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三百八十二章 表彰、奖励
表彰大会,是在局大礼堂召开的,参加表彰会的不光有局里的职工,还有高中的学生。
因为恢复高考的缘故,全局所有高中,寒假都没放几天假,年后初七就开始上课了。
二十一号这天,局大礼堂人山人海。
盛希安、周青岚、秦正涛,还有那几个考上大专、中专的知青,全都被请上台去,给台下那些学生和职工们,介绍一下学习经验啥的。
之后,局领导给这几个人披红挂彩,还给发了奖品和奖金。
奖品还是这年月流行的老三样儿,笔记本、毛巾、茶缸。
同时,考入重点本科的,局里奖励三百块钱,考入普通本科的奖励两百,考上专科的,奖励一百块钱。
“各位同志、各位同学,咱们局里今天举办这个表彰大会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鼓励全局的职工子弟,要好好学习。
读书无用那一套已经过时了,知识才是力量。
咱们局,接下来会全力支持教育事业,争取有更多的孩子,考上心仪的大学,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咱不能让人说,林业局都是些出大力抬木头的,咱林业局那也能培养出高文化高水平的知识分子。”
局书记赵永胜,最后上台,做了总结。
“从这一届开始,往后,只要是咱们林业局职工子弟,考上重点大学的,局里都有奖励。
我不怕你们考的好,就怕你们考不出去。听明白了么?”
这事儿,是局领导开会商议决定的。
反正林业局财大气粗,不差这点儿钱,但是这笔奖金,却能激励更多的学生,好好学习,考入更高等的学府深造。
从这以后,林业局就留下了这样一个传统,考入重点大学的,局里会给奖励,如果考上清华北大,奖金翻倍。
不光学生有奖金,就连老师,也有奖励。
也因此,松江河林业局的教学质量,有了一个极大的提升,松林高中的升学率,在全县五所高中里,也始终名列前茅。
底下的老师学生一听这话,都特别激动,齐声喊听明白了,接着就是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这掌声,是给考上大学那几个人的祝福,同时,也是对所有高中学生的激励。
表彰大会结束,盛希平他们在松江河的事情也差不多办完了,局里特地安排了车,把盛希安等住在林场的全都送回去。
盛希平三人坐着摩托卡一路返回林场,刚一下车,又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
小火车站的站台上乌泱泱的全都是人,前川中小学的王校长带领全体师生,连同场里的领导干部,一个个面带微笑的摇着手里彩旗。
那边,工会的干事敲打着欢庆的鼓点儿。好家伙,这整的,都赶上每年冬运生产欢送大会了。
见盛希安和周青岚下车,王校长一挥手,那头锣鼓声暂停。
初一班,也就是周青岚之前教过的学生,上来一男一女,给周青岚和盛希安的胸前戴上大红花。
周青岚他们在局里刚开完表彰大会,披红挂彩还都没摘下来呢,这又戴上了大红花。
现场一片掌声,然后王家川和郑先勇,代表林场讲了话,还给二人发了奖金和奖品。
这一次,盛希安和周青岚狠狠给前川林场长了脸,场里领导都非常高兴。
所以在得知了局里开表彰会之后,场里也来了一场欢迎仪式。
当然,场里给的奖品和奖金不能比局里多,也就是意思意思。
可不管怎么样,这一场欢迎仪式,在所有孩子心里都种下了一棵名叫学习的种子。
让所有孩子都明白,好好学习才能有更好的出路,考上大学,才会有更远大的前程。
欢迎仪式结束后,众人也没舍得走,而是拥簇着盛希安和周青岚他们,一直送到了盛家。
“各位领导,老师,还有各位小同学们,非常感谢大家对盛希安和周青岚的支持和鼓励。
我代表盛家人,谢谢咱林场的老少爷们儿。
那啥,过两天,家里会略备薄酒素菜,答谢亲朋,还望各位到时候一定来捧捧场。”
盛希平站在自家大门口,朝着众人拱手,大声说道。
这年月还没有啥升学宴的概念,也没人懂这是个什么。
但家里有俩人都考上了大学,还是非常好的重点大学,这绝对是值得庆贺的,所以盛希平一早就说,到时候一定摆酒席招待亲朋。
正好今天人多,盛希平直接当着众人表示,大门外这些人立时欢呼起来。
大门外的喧闹声,惊动了屋里的张淑珍。
正好这会儿盛新宇睡着了,张淑珍就领着盛新华从屋里出来。
来到院子一看,外头那么老多人,自家儿媳妇和二儿子俩人身上又是红绸子又是大红花的,不知道这是整的哪一出。
学校的王校长见到张淑珍出来,忙上前跟张淑珍握手。
“嫂子,你和大哥有福啊,家里出来俩大学生。
这往后提起老盛家,谁不得挑大拇指说个佩服啊?等你家老二还有周老师毕业了,你就擎等着享福吧。”
第三百八十二章 表彰、奖励
张淑珍这才看明白,原来这些人都是来贺喜的。
照这么说,那就是儿媳妇和二儿子的证明材料过关了,局里点头同意了他们去念书。
“哎呦,谢谢王校长啊,多谢王校长吉言。”张淑珍笑呵呵的应道。
“希安、青岚,快来,你俩应该谢谢王校长的栽培。
希安是王校长的学生,青岚你是学校的老师,没有王校长看重,你们能有今天的机会么?”
张淑珍朝着大儿媳和二儿子招招手,示意二人过来感谢一下王校长。
周青岚是多聪明的人啊,一听就知道了,连忙过来,给王校长行礼。
“王校长,谢谢你的提拔和栽培,没有王校长,我现在还搁山上检尺呢,哪有时间复习考试啊?王校长,非常感谢。”
盛希安也上前来,感谢王校长的教导。
不管咋说,盛希安是前川中学的学生,如今他出息了,那就是王校长教导的好。
这下子,可把王校长高兴的不行,那嘴咧的都到耳根子了。
“好,好,都是好孩子,出去了要好好念书,多学本事,将来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不要辜负了你父母,还有这么多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的期望。”
王校长拍着盛希安的肩膀,很是欣慰的叮嘱道。
众人在盛家大门外又热闹了一会儿,这才各自散去。
盛希平一手将大儿子抱了起来,另一手拎着不老少东西,朝屋里走。盛希安和周青岚也是连背带扛,拿了不少东西一起进屋。
东屋炕上,二宝盛新宇睡的正香。
这娃也就刚出月子那十天半个月的闹腾了一阵,后面就慢慢好了,日常作息逐渐规律了,上午一觉下午一觉。
晚上临睡觉前吃饱奶,两三点钟再醒了喂一顿,就能一觉到天亮。
五个来月的盛新宇,长得跟盛新华小时候可像了,只是不如盛新华那时候那么胖。
当然,只是跟盛新华比,要是跟其他孩子相比,也是胖的。
看见孩子睡的香甜,大家伙儿也没敢弄出太大的动静来,轻轻把东西放到了炕上。
然后,三人先把林场、局里领导签字盖章的证明,还有盛希安、周青岚的档案、户口、粮食关系、团关系等相关文件,全都整理好了,连同通知书,一起装到两个档案袋里。
没有这些东西,是没法去报到上学的。
之后,盛希平才开始报账,山货卖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卖东西,还剩多少,全都理顺清楚了。
剩下的钱,依旧是盛希平留一半,家里留一半。
“妈,老二和青岚他们都是三月十五号之前报到,我寻思着,也别去太晚,咱这儿太偏僻了,出个门不方便。
就三月一号或者二号从家走,到时候我送他俩到省城,然后先把青岚安顿好了,再把老二送冰城去。”
盛希平坐在炕上,跟众人商议。
家里这些人,去过省城的也就是盛连成和盛希平爷俩了。
盛连成在山上干活,不知道啥时候能下来。
这采伐季节还没过去呢,盛连成那个工作还挺重要,估计没时间去送盛希安念书。
所以,这个任务,就落在了盛希平头上。
得亏这俩学校都在一条线上,顺路,这要是一个在南一个在北,那就难办了。
所以盛希平才说,先把周青岚送去省城东北师大,安顿好了之后,他再送盛希安去冰城工大。
等老二也安顿下来,他直接坐车回来就行了。
张淑珍这辈子,最远就是从山东老家来东北,别的地方没去过。
省城啥样儿,她连见都没见过,这些事情她不懂,全都得指着盛希平安排。
“行,那就这样吧,反正你们商议着办,别耽误了开学就行。”
“还有件事儿,我那天不是说了么?打算摆几桌,给老二和青岚庆贺一下。
妈,你看看把日子定在哪天。正好这两天我夜班,白天带狗上山去转悠转悠,看看能打着啥,咱把酒席办的像样点儿。”
家里出来俩大学生,还都是重点本科,老盛家祖坟冒青烟了都。
这么大的喜事儿,那不得摆几桌庆贺庆贺?
盛家又不是啥干部家庭,不用在乎啥影响不影响的,用不着低调,爱怎么张扬也没人管,就该好好庆贺一下。
“对,对,这事儿得办。行啊,那就都照着你说的来吧。”大儿想的非常周到,张淑珍也没啥意见。
就这样,娘几个把大事儿商量妥当,然后盛希安和周青岚把各自的东西都拾掇好,提前准备了省得临走之前抓瞎。
大学里睡床,那寝室不知道啥样儿,这年月也没有电褥子啥的,估计睡床不能太暖和了。
所以盛希平特地把家里的狼皮褥子收拾出来,给俩人各带一床。
这玩意儿隔凉又隔潮,铺在床单下可暖和呢。
行李家里都有,不用现做,连同狼皮褥子一起,打个行李卷儿,用绳子结结实实捆好了。
衣服啥的,该带就全都带着,张淑珍和周青岚娘俩,又找了人帮忙,抓紧时间把买回来的布料,又给俩人各做了两套衣裳。
第三百八十二章 表彰、奖励
女人们忙活这些,盛希平和盛希安俩人,则是张罗着要进山打猎去。
家里不缺肉食,盛希平这一冬天没少划拉,加上老虎花花偶尔还往回送些,仓房里般般样样的都有些。
不过这次摆酒宴请,估计来的人多,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多预备些肉比较好。
盛希康现在功课紧了,盛希平也舍不得让他耽误,所以就计划着,跟盛希安俩人进山。
没想到不等哥俩牵狗出门,刘玉江刘玉河哥俩领着他家的狗过来了。
“我就猜着,你这两天肯定得上山打猎去,走吧,咱一块儿。
遇见啥就打啥,最好多打两头母猪,把酒席整明白儿的。”
刘玉江进门,见盛希平要牵狗,顿时就笑了。
盛希平其实也愁着呢,光是他和盛希安俩人进山,人手不太够用。
可也没办法啊,王建设那几个都在山上干活呢。
保卫科那些人,平常一起上班也就那么回事儿,一块儿去打猎,盛希平还真是信不过他们。
“大哥二哥,队里最近不忙么?这时候是不是参地快要开始干活了啊?”
大碱场那边种植棒槌,也就是人参,这种植物喜阴,所以上面要做参棚。
如今这时候,参棚都是木头支架,上面苫盖一层木板加油毡纸。要等再过些年,才苫塑料布。
头一年入冬时栽上的棒槌,第二年开春之前就要把棚做好,不等棒槌苗出土,上头就得苫盖上东西遮阴。
而这个时节,就该上山捡各种木料做棚了。
刘玉江是大队书记,刘玉河是民兵连长,这时候都挺忙。
“没事儿,有人领着干活,不差这一天两天的。你这边比较要紧,先忙活你这头。”
刘玉江一听就乐了,摆手笑道。以刘、盛两家的关系,这都不叫事儿。
刘玉江这么说了,盛希平也没再矫情啥,跟弟弟俩人拴上狗,牵着从家里出来。
四个人,领着十三条狗,就这么出了屯子,直奔山里。
“前两天,听我们队上山干活的人说,在队里老参地后头的山上,发现了野猪脚印,挺新的。
要不然,咱就往那头去吧。”刘玉江提议道。
“行啊,大哥说去哪儿咱就去哪儿。”
这个上山打猎,实际上是个碰运气的活。
要是知道哪里有野兽的踪迹还好说,不然的话,冒蒙儿进山,那就纯粹是看运气好坏,和头狗的灵敏程度。
盛家的头狗自然没话说,可盛希平最近一直忙东忙西的,有些日子没进山了,他也摸不准哪里有野猪的踪迹。
漫山遍野去找,费时费力不讨好,既然刘玉江知道哪里有野猪的踪迹,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盛希平点头,一行人就往刘玉江所说,大碱场以前的老参地后山走。
老参地离着屯子不算太远,翻过于二炮小山,再往西北走个五六里地就到了。
都是常进山的人,十来里地自然不在话下。
众人背着枪牵着狗一路往山里走,这路上,狗子们也没啥动静。
直到众人绕过老参地后山,到了刘玉江说的那片林子,二郎神这才抽了抽鼻子,汪汪叫了起来。
二郎神一叫,其他狗也跟着叫,盛希平他们一看,忙把狗放开。
二郎神和花豹并驾齐驱,朝着前面就跑,其余狗呼啦啦一大片也跟上。
盛希平几个一看,赶紧跟在后面往前跑。
大概往前跑了三四里地,忽然狗叫声乱了起来,隐隐约约好像还有别的动静。
盛希平几个心头一凛,生怕狗遇上什么事情,急忙就往前撵。
等他们翻过一个小山包之后,就看见前二郎神、黑将军等狗子结成队形,朝着山坡下不停的叫唤。
而那山坡下,有四条狗,正围着一头三百来斤沉的跑篮子。
那跑篮子挺凶,嘴巴子一甩,就把狗给抽飞一条。跑篮子转身就跑,剩下三只狗急忙去追。
二郎神这狗子十分聪明有经验,底下那狗它们不认识,自然不会去帮场子。头狗不动,其他的狗也不动,于是一群狗就在山坡上汪汪叫唤观战。
“这是谁家的狗啊?”盛希平一看,不认识,忙问刘玉江。
“看着好像是我们村赵大眼睛家的狗,哎?赵大眼睛哪里去了?咋就剩他家狗呢?
这四条狗不硬啊,我看够呛能把猪定死窝的。”
刘玉江跟刘玉河往山坡底下瞅了瞅,差不多能辨认出底下狗是谁家的。
赵大眼睛,是个外号,这人的眼睛挺大,也不知道是犯点儿什么毛病还是咋地,有点儿往外鼓,所以村里人就给他起这么个外号。
时间长了,大家就忘了他本名叫什么,总管他叫赵大眼睛。
盛希平在山坡上瞅着,老赵家这四条狗确实不算太硬,体型不够大,下口不够狠。
而且那三百来斤的跑篮子也叫挑茬子,两只獠牙堪比利刃,锋利无比,最是伤狗。
“不行,这四条狗定不住这跑篮子,怕是要伤狗。”盛希平看了下,摇摇头。
说话间,底下那挑茬子的公猪脊背拱起,朝着对面一只狗就撅了过去。
那狗的肚子被野猪獠牙豁开,嗷的一声惨叫,就摔在了地上动弹不得。
受伤的这是头狗,其他狗也伤的挺重,一时间都没有力气再战。
而这个时候,狗的主人并没有赶来,那挑茬子的野猪可能是察觉出山顶有危险,立刻扭身,横搬山坡朝着西边跑了。
二郎神见野猪跑了,不由得着急,回头朝着盛希平叫了一声。
这狗精着呢,它是问盛希平追不追。
进山打猎,难免会遇上其他猎帮,一般情况下,两个猎帮相遇,后来的要尽量避开,不能插手。
如果是先来的猎帮拿不下猎物,让猎物跑了,那么后来的就可以不用顾忌。
二郎神已经是老狗了,精明着呢,刚才它一看底下有狗跟野猪斗,那几只狗都不认识,便领着自家狗都在山坡上观战,没下去。
此时见底下那四条狗不中用,猎物跑了,二郎神就扭头叫唤,询问主人的意思。
“二郎神,去追。”盛希平一挥手,大声道。
狗子得了命令,嗖一下就蹿了出去,一边跑一边叫唤。
花豹、黑将军、大青、二青等狗子,全都跟在二郎神后头,直奔那只挑茬子的野猪追了过去。
“大哥,你跟希平他们去追,我看看这四条狗。”
既然是熟人的狗,就不能由着它们在山上受伤没人管。
所以刘玉河跟刘玉江和盛希平说了声之后,连忙下去,查看狗的伤势了。
都是一个村的,赵大眼睛家离着刘家不远,所以赵家的狗认识刘玉河。
刘玉河上前给狗检查伤势,狗子哽唧着,却没咬他。
刘玉河挨个儿狗检查了一遍,有两条狗伤的很重,都是被野猪獠牙挑了肚子。
其中一只狗,肚子被豁开了,肠子都淌出来一截儿。
好在肠子没断,刘玉河把狗肠子重新塞回狗肚子里,然后用绑腿,将狗肚子缠上几圈。
那狗子似乎也知道刘玉河是给它治伤,一动不动可听话了。
缠完肚子后,狗就趴在地上,一双眼睛湿漉漉的,看向其他伙伴。
刘玉河依法炮制,又给另外三只狗都包扎了伤口。
他没有止疼片、土霉素混合的药粉,但是秋天收集了不少马粪包,碾成粉末,止血也非常好用。
刘玉河把四条狗都包扎好,又等了好一会儿,身后才呼哧带喘的跑来一个人,正是刚才他们提起的赵大眼睛。
“哎呀,我的狗。”赵大眼睛来到近前,一看四条狗都受伤了趴在地上,心疼的差点儿掉眼泪。
“我说大眼睛,你咋回事儿啊?还能让狗给拉下这么老远?
四条狗,没定住那头猪,二灰让那猪把肠子都挑出来了。
得亏我路过看着,不然的话,你家二老灰今天够呛。”刘玉河见了赵大眼睛,没个好气的问他。
“我草他娘的,今天出门就不顺当。
也不知道今早晨我们家那傻娘们儿这饭是咋做的,我特么一进山就觉得肚子难受。
这一路上拉了三四回,我特么腿都软了,哪还能跟得上了?”
赵大眼睛一边捂着肚子,一边骂骂咧咧道。
“草,就你这德行,还特么进山呢,白白祸害了狗。赶紧的,把狗弄回家吧,真让你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