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建奴想造反?问过我再说

作者:醉秋 | 分类: | 字数:61.9万

第116章 十万火急,大明天命危如累卵!

书名:大明:建奴想造反?问过我再说 作者:醉秋 字数:1701 更新时间:2025-02-10 01:56:40

将家书细细浏览。

发现老丈人并没有催他回京。

开头就告诉他,之前送到京城的山参已经全部出手。

共收入89万两纹银。

说那批山参品相极好,在京师引得达官贵人们一阵哄抢。

还问他有没有存货。

“哄抢!”

程武攥着信纸。

“各地遭灾,百姓为了一口吃的苦苦挣扎!”

“京师周围哀鸿遍野。”

“里面却在哄抢人参!”

他眼下真恨不得赶到京师,将那群蛀虫一枪一个。

全部戳死!

继续往下看,他心中的怒火愈加气愤。

信上说。

老丈人凭着他的关系,已经和京城中的勋贵们打好了关系。

据说这些勋贵准备集资。

去灾区收购土地和人口。

“便宜啊!”

老丈人在信中激动地说道。

“原本三四十两的地价,目前几两银子就能入手。”

问他要不要将卖参的钱。

拿去收购地产。

啪!

程武一拳砸下,将身前的桌子砸得稀碎。

“将军?”

方元青站在外面,见状骇然地看着他。

程武深吸一口气。

“元青,你准备笔墨。”

“再去寻个书法不错的文吏,帮我写一封信。”

“好的!”

方元青闻言,急忙去准备。

不多时,府内衙役送来一张新桌子。

方元青也带来了笔墨,在他身后,跟着一个四十余岁的男子。

此人在官署内负责文书工作。

字写得很漂亮。

“我说,你写。”

“帮本将军润色一下。”

程武一边讲述,男子一边挥毫,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他叮嘱老丈人。

不要趁着灾民危难的时刻,去收购人家的田地。

同时让老丈人,将卖参获得的银两,全部拿去购买粮食。

运往灾区赈灾。

最后告诉老丈人,不要心疼银钱。

用不了一年,他们就会有源源不断,产量跟萝卜一样的人参。

届时,整个大明的白银,都会流进自己的口袋。

“我要用卖参的钱,以及其他各种方式,将富商勋贵们收敛的财富。”

“重新送回大明百姓手中。”

当然,这是他心中的想法,并未写在信中。

在古代,估计没人能理解他的想法。

将信送出去后。

程武依旧心神难安。

他隐隐感觉,这次的灾情,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动荡。

这段时间唯一的好消息。

就是他的修为,在心法自动修炼的情况下。

突破到了引气境六阶。

又过了几天,朝廷新的邸报送来。

灾情似乎缓解了一些。

邸报上说,京城中的达官显贵,为灾情缓解慷慨解囊。

灾民手中有了银钱。

饿死的人大为减少。

“呵呵!”

程武心中满是冷笑。

趁人之危,压低地价,兼并土地。

这也叫慷慨解囊?

不过灾民确实通过买地,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事情似乎正在朝着好的方向走去。

不过邸报的结尾。

还是通报嘉奖了一些军功。

似乎是剿灭叛军有功。

“已经有叛军了?”

程武吞了口唾沫,邸报上说是叛军。

其实他心里清楚。

这些不过是造反的灾民罢了。

“希望这次灾情能度过去!”

“给我两年的时间!”

“就两年!”

程武暗自祈祷。

他记得万历是在两年后去世的。

新君登基不到一个月,也驾崩了。

那时候的朝堂,十分混乱。

正是他插手的大好时机。

他要在这两年的时间里,积蓄实力。

到时候彻底把持朝政。

和谢淞一起合作。

将祸害大明的蝇营狗苟之徒,尽数送到诏狱里去。

又过了几天,邸报上关于灾情的描述变得少了许多。

反倒是剿灭叛军的记载多了不少。

程武的心越来越凉。

“将军!”

“又有家书送来了。”

程武正在屋内端着茶盏,喝着败火的茶饮。

方元青拿着一封家书,急匆匆地赶来。

他一把抓过家书,拆开后一看。

顿时如遭雷击。

愣在了原地。

老丈人在信上说,京城中,甚至是整个中原腹地。

买不到一粒粮食。

商人们奇货可居,将粮食都屯了起来。

粮食的价格几乎是一天翻一倍。

早就涨到天上去了。

“完了!”

程武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将军家里出事了?”

方元青急忙问道。

“不是家里。”

“是我大明出事了。”

“要出大事了!”

第二天,新的邸报送来。

上面言明,中原各地,灾民集结起来,抢劫了不少的富户。

暴动不止。

这些暴动,似乎背后都有势力推动。

朝廷已经派出京师的数营兵马,前往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