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生死之迷
作者:三少爷的笔 | 分类:穿越 | 字数:15.2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殊途同归
诸葛亮这位流芳百世的楷模用他特有的方式像人们传递了忠诚与智慧的真正涵义。对于诸葛亮的逝世,我们感到的无尽的遗憾与悲哀,这是时代的悲剧,是蜀国的悲剧,也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忠诚之士,智谋之士的悲剧。
事过千年,我们似乎应该去先解一下,诸葛亮为什么会在出生的途中突然离去,难道就没有一点先兆吗?
答应是有的!
我们曾经说过,蜀国在刘备时期是一个光辉的时期,虽然蜀国一直在三国中的份量是最轻的,实力是最弱的,但这个国家并不缺乏能人异士。
诸葛亮,法正,庞统,马谡,关羽,张飞,魏延,赵云,李严等等等等,这一系列的能人异士共同撑起了蜀国的一片江山。这也是刘备留给刘禅最好的财富。
但这些人有的在刘备生前已经去世,像关羽,张飞,马超这样的猛将,这个是没办法的。但有些人仍然一直默默服务于刘禅,但是这些人在诸葛亮大权独揽后又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赵云在北伐途中逝世了,关兴,张苞在北伐途中逝世了,马谡也是。而魏延,李严这样的文武全才却因为内斗而离开了。这不得不说是诸葛亮用人之误。
刘备心胸豁达,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一直贯穿于他统治蜀国的时期,但诸葛亮却做不到。
赵云,关兴,张苞为什么会死?做为一个武将,虽然就应该征战杀场。但是长年累月的面对一个比实力要强若干倍的敌人,他怎么会不劳累?这对于武将当然是致使的伤害,诸葛亮岂能不懂?
而诸葛亮执掌大权后,虽然还是按照刘备的意愿和路线在管理蜀国内部的众多路线,尽力在平息蜀国内部的各种利益纷争,但他做的结果呢?
对于魏延之死,其实诸葛亮是要负很大责任的。当然这种责任不是三国演义所描述的,魏延脑后长反骨,诸葛亮死后秘令将他干掉。这个肯定不符合常理的。诸葛亮要负的责任便是魏延在与杨仪的矛盾之中没有很好和处理。
一般来看,魏延和杨仪其实之间的矛盾根源并不是那么血海深仇敌,魏延只是狂妄自大,杨仪只是看不贯魏延的这种自大,于是两者在嘴上你容不下我,我容不了你,这是一种小孩子过家家的矛盾。只要调节好了,虽然不至于说两个人之间就一下屏充前嫌,但也绝不会闹到生死之仇的地步,以至于魏延死后,杨仪一把将魏延的头扔在地上,拼命地踩,而且还一边踩一边骂。
最后将蜀国最后一位大将的一家老小全杀了,诛三族啊!
做为他们之间的公正人,诸葛亮会没有责任?诸葛亮在世之时曾叹息:恨二人不平。却也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而诸葛亮在两人矛盾激发之时,一般都是采取的各打五十大板的方针,不管谁对谁错,不管谁有理,谁没有理,反正每个人都要挨训,这种方式,实际上只是暂时的平衡二人的心理,从长期来看根本起不到什么让两个团结的作用。说的不好听,诸葛亮的这种方式就叫和稀泥。先对付过去再说,对于一个大权在握的人,这种方式是很要不得的,当然也是很无奈的。
再比如说,马谡。马谡的确是犯了大错,可做为第一次统兵参战的将军,你能对他要求什么?打败了也很正常,哪有永远不败的将军,你诸葛亮不也吃败仗吗?曹操这么牛,这么嚣张的人不也经常吃败仗吗?而且有时还败的干干净净。
要是打一次败仗就得杀头,谁还敢去当将军?那不是赚着卖白菜的钱去担当卖白粉的罪名吗?马谡虽然我不认为他真的能带兵打仗,但至少他的谋略还是非常高的,从诸葛亮经常与他交谈一夜就能看出来,他没有执行力,但他有军事理论,至少在战前也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吧?诸葛亮却为了一个法字将马谡杀了。
难道诸葛亮不想偏袒马谡,当然不是,否则他也不会是流着泪将马谡杀掉。如果处处都不能容人,我们说曹操还能成就之后的大业吗?
上一章节我们说到的郭嘉,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酗酒,有一次在曹操明确规定宵禁的时侯,所谓宵禁也就是晚上不准老百姓出门。在这个时侯郭嘉酒瘾犯了,公然违抗曹操的法令,跑出去喝酒,结果被抓住了。曹操手下一个掌管纪律法规的官员叫陈群,像曹操告知了此事,要求重罚郭嘉。但这件事却被曹操活生生的给摁住了,也就不了了之。
当然曹操事后还是重奖了陈群,这必竟是他的工作职责嘛。那曹操会不会担心下面的君臣说曹操偏袒郭嘉?肯定不会,曹操就是这么个人。我就喜欢郭嘉,我就偏袒郭嘉了,你能怎么的?法是什么?在一个封建社会,法就是王法,王法就是天下之王定的法,在曹操的世界里,谁是王?他就是,所以他的法是想怎么定就怎么定,想怎么惩罚就怎么惩罚,他不会计较别人怎么做的。
当然这只是限于封建社会的逻辑,对于现在一个推崇民主的社会,这个道理肯定是行不通的。
曹操在当时是有这种魄力的,但诸葛亮没有,他不敢这样做。他认为此时的蜀国,内忧外患,如果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可能蜀国内部的分崩离析可能会更严重。于是,马谡成为了这个时期的替罪羊。
情况更糟的应该是李严,如果马谡死了,只是失去了一位二流谋臣,那李严呢?李严可以刘备的托孤重臣,李严却因为经常像刘禅讨要封赐,最后被贬。
其实站在李严的角度来讲,同样做为让备时期的托孤重臣,诸葛亮什么都有了,有权,有钱,有势,有名。而李严呢?如果不是最后发生了李严被废这个案件,可能很少有人会知道在三国时期还有这么一号人。而且,诸葛亮大权独揽后,李严一直是镇守边疆,防备孙权的。
诸葛亮北伐,李严就得供应粮食,诸葛亮在成都休养生息,李严就得老老实实在永安城呆着。一直到后来,曹睿脑羞成怒发四路大军攻击蜀国,诸葛亮又让李严带兵进洛阳。做为一个镇定边疆的将军,让他突然离开大本营,他不担心诸葛亮有其他想法?
而且李严一直是对诸葛亮的看法咋的的,李严曾像刘禅讨要过很多封赐,比如说赐王,开府,但这些事都被诸葛亮给破坏了。所以,诸葛亮突然令李严丢掉自己经营多年的大本营,李严有想法也不奇怪。
当然最后李严因为运输粮草的问题上的两面三刀,是彻底败坏了自己的名声,也让诸葛亮抓到了十足的把柄,一下就让他永无翻身之地。
蜀国后期这些有用的人才,一个一个被诸葛亮的法治给收拾了,那诸葛亮还有什么?
一个国家没有足够的能人,没有足够的忠士,就一个诸葛亮还能做什么?随着刘备遗留下来的老臣相继离开,而诸葛亮固守的北伐的任务又不会放弃,蜀国自然就会越来越困难,而诸葛亮的担子自然会越来越重。诸葛亮承担的不仅仅是平息内患,还得去教会那个刘备的听说很傻的儿子。
我们可以发现,诸葛亮在对刘禅的问题上是相当谨慎的。从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对刘禅管理的是相当严格,天天就教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而且在诸葛亮执政时期,刘禅是从来不问政事的。那你要想想,一个从
来没有实践的人能有什么大出息,能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当然没有!
但是刘禅的错吗?当然不是,是诸葛亮的错?也不能完全这么认为。诸葛亮在对刘禅的问题是太保守了一些,因为他怕呀,他担心刘禅会做错事,一直就像扮演一个慈父的角色将刘禅保护在自己的身体里,不让他受任何损伤。这也是基于诸葛亮自己的超强能力的缘故。
一般来说,一个自己能力特别强的人他都会不太看的上那些实力平平的人所做所为,所以诸葛亮不敢,不放心让刘禅独自去执政,而不是自己想大权独揽。诸葛亮可能一生都忘不掉刘备临死之际托孤给诸葛亮时的试探。而刘禅便像一只温室里的小鸟,被诸葛亮层层保护,以致于失去了本身自有的能力,禁不住任何的风吹雨打。
刘禅对于诸葛亮的做法反感吗?当然反感!
诸葛亮死后,蜀国百姓为了缅怀诸葛亮建立了诸葛亮祠,以纪念诸葛亮。但刘禅在此时期重新封王,却没有诸葛亮之名,而且也不以蜀国的名义来为诸葛亮修祠立碑。这件事足以看出刘禅是不喜欢,甚至是憎恨诸葛亮的。
诸葛亮执政时期,这些人才的流失,导致所有的事情都由诸葛亮一个人承担,大至外交路线的制定,军事战略的谋划,小至一些刑法的执行,诸葛亮都会亲自过问。外有曹魏势力的虎视眈眈,孙权势力的貌合神离,内有各种势力的尔虞我诈,诸葛亮怎么可能不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老年人,承受了如此大的压力,怎么可能会心体康健?
因此诸葛亮的死是因为他太累了,他的死因在我看来就是“过劳死”。我们经常从电视或者网络上看到听到所谓的过劳死,说现今的科研工作者大多都面临着“过劳死”的危机。因此,对于诸葛亮这样一位蜀国的顶梁,日日夜夜操劳军务的脑力工作者,“过劳死”并不值得意外。只能说是诸葛长期从事文职,年轻的时候身体就不好,年纪大了就更加难说了。
也许是上天想让他放一放,诸葛亮该休息了!
其实对于诸葛亮的出山之际,诸葛亮的恩师水镜先生是有先见之明的。
水镜先生在听说诸葛亮出山以后,很叹息地说他是生不逢时,“常使英雄泪沾巾”的结局水镜一开始就知道了。
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孔明自己没有想到嘛?三国演义中描述孔明可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屈指一算即知事之始末。试想这样的一个人物怎么会不明白事理?而且从书中又可以看出,水镜与孔明之间私交甚密,水镜能看到的东西,为什么就不会对孔明说呢?很可能已经对他说了,而诸葛应该也明白。所以他的道号叫卧龙。卧龙此道号已经说明他的心境,本身才能有之、志向有之,可惜天时不对所以只能是独坐卧龙岗头,任思维驰骋。
那他为什么还要出山?
诸葛对刘备说过,是报答他的知遇之恩,不得已而出山。同时诸葛对刘备分析过天下大势,三分天下。为什么不对他说是大一统?
因为诸葛可能知道,刘备没有坐领天下的命,而他也只是能扶佐刘备走到三分天下这个地步。但是,一丝不苟、无欲无我、淡泊明智、宁静致远确可以反应诸葛的心理状态。凡事努力作为,却不顾惜名份;出师表详尽家政国政,却始终以刘禅为尊;千军万马奔于前,却能面不改色;刘家江山均运筹于其指掌之间,却始终不越雷池一步,诸葛的思想境界,是今人几乎无法逾越的山峰。
千百年来孔明一直是作为国人的政治偶像而倍受推崇,诚然,他为蜀国尽心竭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仅活了54岁就英年早逝。和关羽一样,他被后代人民景仰有加,这里面,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可谓功不可没!但是,正像关羽被神化了一样,诸葛亮就真的像人民印象中那么完美么?本着陈乐民老先生的读史思想“看历史不能非黑即白”,我们可以如此来探讨一下诸葛卧龙的功与过。
孔明先生最大的才能体现在内政上,这一点毋庸置疑,至今还流传着的蜀锦就是他的杰作。木牛流马,更是他的一大创举,比起魏国的人才济济和吴国的豪杰辈出,蜀国可以说是诸葛亮独立支撑的,而且没有像司马懿一样的篡逆之心,可谓是忠心耿耿,不失为一代名臣,忠臣,能臣。确实值得后人尊敬。
但是,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也不是没有失误,相反的,因为他的独立支撑一国,他的错误反倒是更加明显。其他人计策失误,或许会有人提出来,及早纠正,就算造成不良后果,也可能群策群力,尽力挽救,就像曹操的赤壁之败。但是蜀国呢?由于过于倚重诸葛亮,君臣都对其产生了一种过分的相信,全凭他一力决断,一旦有错,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失策,全凭诸葛亮自己来解决,这首先就限制的国家的发展,当诸葛亮没有办法了,蜀国也就危险了,这不能不说是很大的一个隐患。
当然,这也跟诸葛亮个人太出色了有关系。我们去评判诸葛亮应该还是从他的两部分来看,
其一便是隆中对部分最早诸葛亮的成名之处是隆中对,我们先来看隆中对,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里面描写的诸葛亮活脱脱一个隐士,过去隐士虽然也有出山的先例,但总要有个君臣相择的过程吧?
这里面呢刘备对诸葛亮的问题,诸葛亮回答的是非常痛快,一问立即就答了,那时候的刘备实力不强,没有雄厚的家庭背景,正逢屡战屡败的关口,诸葛亮凭什么认定他是个大才呢?仅凭中山靖王之后这一顶帽子恐怕不具有说服力吧?若说被诚心感动,窃以为也不是很有力,大凡隐士,总会受到征召,仅凭别人三番四次登门就感恩戴德,这恐怕也非真正的贤人所为.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出山呢?是不是因为入世心切?
不好说。关于天下三分的大计,历来被奉为诸葛亮的名言,但是,也正是他的大计暴露了他根本上的失误!!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虽然跨有荆益的方案是当时所能采取的最好措施,不过他忽略了一点:当年高祖是在什么形势下出汉中的?东面齐国田氏作乱,项羽挥军东进,主力不在刘邦一边,此其一;其二,刘邦先入的咸阳,对民众约法三章,更兼有先破秦者为王的约定,在民心向背上已经占了优势;第三,项羽击杀义帝,刘邦为其发丧,又赢得了诸侯国的好感;最后,手下还有萧何、陈平、张良尤其还有一个军事天才韩信!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所以才能在实力不及时挺得住,等待韩信的救援。
而刘备不具有这些有利条件。所以这个计策从根本上决定了刘备的失败,而如果不执行,他败得更快,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
再看他的计策,跨有荆益,想得很好。可是荆州是什么地方!大家看一下地图,孔明虽然想得固然很完美,两面钳击中原,但是荆州下游的吴国呢?北部的曹操呢?谁会放过这个交通要道?都不是笨蛋,能把这个战略要地拱手让给你一个实力最弱的军阀么?这块肥肉谁都想要,他诸葛亮守得住?后来的关羽也确实没有守住。而一失
守,整个蜀国就被封锁于益州境内,进固然不易,想出也是不易!
因此,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是理想性更强一些,虽然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是保得了一时保不了长久,更不可能借此恢复汉室。这个计策,注定了是只能保刘备一时的成功的,其做法是饮鸩止渴。
其二便是出师表部分诸葛亮的出师表历来被人传诵,被称为忠义的代表作。“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这句话说得漂亮,是在劝告后主不要因为宫里的人亲近而有所偏袒,说得多好。“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如何如何...这句话确有一些问题,虽然刘备说后主需要辅佐,阿斗也确实不成气候,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个皇帝啊,这可倒好,事无大小全要拿出来咨询外臣,这合适么?
就算先主托孤的时候要后主事之如父,但你诸葛亮到底还只是个丞相,不好管这么紧吧。
ωwш¸ TTKΛN¸ C ○
好在后主比较无能,要不然嘿嘿功高镇主可是臣子大忌!不说远的,看看张昭,陆逊的下场吧。其实君主都一样。到了什么时侯就会有不同的心态。非常之人,非常之时必定做非常之事。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自己不明白这道理么?还敢这么说话,是对自己太自信了还是其他什么因素呢?过去功臣打胜仗了,多数都不敢自夸,怕引起记恨,而诸葛亮呢?“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说得好啊,这功劳是他的,计划也是他的,为臣之道他不懂?
总体上来看,他的出师表体现了一片赤胆忠心不假,只不过其用词太过锋芒毕露,不知谦逊,而且处处留露出一种教训的语气和皇帝说话,若不是这个皇帝有点昏庸,这个相父还能不能做得住武侯都不好说!忠臣不假,只是锋芒太过,有点惹人注目了,嫉妒他的朝臣肯定大有人在,若不是他威望太高,他能善终么?
诸葛孔明,忠臣,良材,却锋芒太过暴露,幸好在蜀国,否则是又一个杨修。
除了忠义与锋芒太盛以外,诸葛亮在其中说的一句话也颇耐人寻味:“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活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有点虚假吧?既然你不求闻达于诸侯,你干嘛还出山呢?对吧?
诸葛亮得到刘备的支持,总揽了蜀国的军政,是蜀国成为鼎之一足,功不可没。军事上,对西南少数民族用兵,马谡心战为上的策略造成了七擒七纵的佳话,诸葛亮为开发我国西部地区和巩固少数民族和汉族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
只是,一介书生掌握一切大权,不会犯错误么?答案是否定的,街亭之战中,用马谡就是一个败笔,套用兵法,对孟获时候有用,却不知道因地,因时制宜,犯了纸上谈兵的错误,这就是马谡,适合当军师却不太适合亲自挂帅,这一点刘备也说过,作为一国主要执政者,诸葛亮的用人上犯了错误。
仍然是在用人上,他虽然提拔了廖化等一些人才,却对李严等很多老臣加以排斥。
尤其是李严,作为法正等人去世后刘备相当倚重的老臣,才能是毋庸置疑的,要不然刘备不会在把诸葛亮找到白帝城以后还把李严也叫上托孤于他们二人,当初刘备的意思可能就是借李严来制约诸葛亮,什么“汝可取而代之”就是在试验诸葛亮的忠心罢了。诸葛亮虽然没有答应,但是后来的所作所为还是保证了他大权在握。
“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三国志说明白了,刘备让李严统领军事,这也是刘备不很信任诸葛亮军事才能的一个侧证。在军事上,诸葛亮的安排也有一定的书生性,前文说过了,荆州不好守,而诸葛亮呢,四处分兵,自己一部,刘备一部,关羽带人守荆州一部,当时蜀国一共才有多少兵马?10万。魏国对付它的一线部队有多少?20万。
毛泽东的游击战理论都讲究集中局部优势兵力打击敌人,这是以少打多的好办法,分兵相抗并不明智。
关于六出祁山的问题,诸葛亮也稍欠考虑。几次北伐,多以粮草不济而收兵,例如司马懿对诸葛亮,本来很有看头,可惜司马懿发现了诸葛亮的软肋,坚拒不出,蜀国粮尽退兵,没打起来。
以诸葛亮的才华,不会不明白粮草对军队的重要性;他自己亲掌内政,不会不清楚粮草能支持多久;身为军师,打仗的兵法也不会不懂。在没有长期后勤供应的状态下。持久战没有好处,最好速战速决,诸葛亮难道不明白?既然都明白,那么在没有好的计策的时候就仓促出兵,结果屡战无功,还劳民伤财,这是他的功绩还是失误呢?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诸葛亮的北伐是不是非打不可呢?个人认为不是。诸葛亮自己都承认北伐“恐力有不逮”,面对不一定失败的防御战和打不胜的进攻战,明白人会选择哪一个呢?
他自己也说“先帝知臣谨慎”,一个军事家,国家实力不强,还不能速战速决,也不敢兵行险招,想拼实力,稳扎稳打,诸葛亮自己也知道不可能战胜吧?从一开始他就应该想到蜀国是不会完成统一的。这是一开始就由国家实力决定了的,历史的车轮,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改变的。
综合起来看,我从来就不否认诸葛亮是个鞠躬尽瘁,赤胆忠心的名臣。只不过,由于他的地位尊崇,功高盖世,所以错误也愈加明显,也更值得我们后人借鉴。
学历史,研究历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史鉴今,后人之所以比前人高明就是因为总结了前人的教训。再次举出诸葛亮的种种不拖也绝无抹煞他的作用的意思,只不过是从个人角度总结一下自己的看法,从个人的角度解读诸葛亮,反思他的种种作为,好的,坏的,对的,错的......
不管历史怎么样发展,不管您是不是三国迷,是不是诸葛亮迷,至少我们今天知道了在那个时期,出现了这样一些英雄,当然不止是诸葛亮一个人,他们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奉献出了精彩的一页。像这些英雄致敬!
(全书完)
后记
终于将这本东东给写完了,本来以为自己真的很了解三国历史,其实在写作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对三国的历史是那么的陌生。有时侯会写着写着就感到茫然,感到自己的无知。
幸好有很多人的关心,让我有信心写完这些。起初,最开始写的时侯只准备写个六章节的,后来在与璎珞的谈话中,让我知道要写就一定要写的充实一些,哪怕自己的文笔再差,也一定要敢写。敢写才会变的能写,能写才能会变的好写,最后才能写好!
其实文中有一部分内容,资料是通过百度搜索出来的,加上自己的判断做了修改才有了这样一些看法和结果。如果大家有兴趣在网上搜搜,可能会发现哟。如有雷同,不属巧合,就是真的!哈哈!最后再次感谢璎珞,小鱼儿,萱萱,东北虎,阿荀等等群里的朋友。(排名不分先后哟!)哈哈!
这个月安心码字,下个月准备出一本穿越题材的书,大家多支持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