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诸天:我宋青书转职成无敌反派

作者:盲眼侠 | 分类: | 字数:73.6万

第九十五章 祖师、没有忘了我(点追读、求收藏)

书名:诸天:我宋青书转职成无敌反派 作者:盲眼侠 字数:3316 更新时间:2025-02-06 02:00:34

十日后,大军抵达武当山。

武当山大开中门,以最高规格迎接,宋青书只携带数百亲卫上门拜见,黄衫女与齐英左右陪同。

宋远桥亲自率领武当派众人于山门口接见,声势颇为浩荡。

武当派这些年,借着宋青书的大力支持,在中原江湖上发展的如火如荼,力压少林、崆峒、昆仑等派,与峨眉派平起平坐,共同执掌中原武林之牛耳。

故而,武当派对宋青书的感观大好,三代子弟们都以宋青书为榜样。

至于前尘旧事,人都是会健忘的,再说宋远桥下了封口令,其间内情便更不得为外人知晓。

武当七侠在江湖上名声日隆,除张翠山自刎、莫声谷被杀外,七侠折损其二,剩下五侠时常行走江湖,渐渐便闯出了莫大的名头。

山门口处,两旁山道护卫枪戟林立,宋青书携黄衫女与齐英慢慢走了上来。

宋远桥看看宋青书,又看看身周的两个妙龄女子,老怀大慰,当即率领众人上前迎接。

“武当派,参见大元帅!”

在宋远桥的带动下,武当五侠以及众多门人弟子纷纷以大礼参拜。

宋青书赶忙扶起宋远桥,抬手道:“诸位叔伯和师弟们快快请起,我乃是武当派一弟子,岂能受你们的大礼!”

俞莲舟当即站出说道:“元帅不必在意,自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等在此参拜乃是全了君臣之礼,天上地下,君王为大。”

武当派彻底倒向护道军一边,在他们的心里,护道军以后必定能够夺得天下,宋青书早晚建极称帝,故而他们以君臣大礼参拜并无不妥之处。

宋青书无可奈何,只得看着眼前的叔伯师弟们大礼参拜完,这才扶起几位师叔,说道:

“好了,现在你们参拜完了,现在就该我这个晚辈参拜诸位师叔,儿子参拜父亲了。”

说着,宋青书一一拜见各位师叔,随即走向宋远桥,双膝跪下叩拜。

“儿子不孝,这些日子让父亲担忧,实属不该,今日特意前来拜见父亲,望父亲大人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宋青书跪下之时,齐英和黄衫女对视一眼,也相继伴随宋青书左右跪了下来,儿媳妇拜见公公,并无什么不妥。

只是中间这个男人还未给名分,她俩都算是未过门的妻子。

宋远桥大为高兴,眼睛都笑眯了起来,捋着白须,道:

“我儿军机劳碌,还需注意身子,我常年在道观中修身养性,倒没有烦忧,唯一愁的,便是希望你尽快成家,子孙满堂,我也就无憾了。”

黄衫女和齐英听了这话,俱都抬头看了一眼宋青书,双颊微红,随即又低下头去。

双方见面后,随即众人又向上攀登,去往七师叔莫声谷的埋葬之处。

宋青书看见人群中的俞岱岩,关心问道:“三师叔的伤势可大好了,黑玉断续膏若是不够用,我再找人给你送些来。”

俞岱岩心中一暖,感激莫名,说道:“如今已经大好了,若不是青书你为我寻来这灵药,也许我这辈子只有在轮椅上度过,此恩……”

宋青书摆手打断道:“三师叔不必在意,后辈孝敬晚辈是应尽的孝道,只要能够治好你的腿上,再名贵的药我都为你寻来。”

当初,宋青书密信给玄冥二老,让其用重金从金刚门手中购得黑玉断续膏,帮助俞岱岩治疗双腿残疾,短短半年后,俞岱岩便能够下地行走了。

俞岱岩的残疾,简单来说还是玄冥二老的锅,让他们二人去寻得灵药,也算是为他二人赎罪了。

俞岱岩残疾之事与元廷和天鹰教都有脱不了的干系,可斯人已逝,过往已难以追究。

万幸的是,俞岱岩的残疾之症得以治疗康复,那个侠气干云的三师叔又重新焕发了新生。而武当派,势必会记得宋青书这份恩情。

其余师叔见宋青书如此纯孝,心里万分欣慰,当下对宋青书产生的一丝芥蒂也消失无踪。

其间,宋远桥曾问起张无忌的踪迹,宋青书也不知,只得安慰道:

“张师弟摆脱魔教后回归正道,与周芷若隐居冰火岛不问世事。冰火岛难寻,我的手下鞭长莫及,也没有两人的行迹。

不过父亲大可放心,张师弟和周师妹乃是武林高手,一般人奈何不得他们,再说张师弟曾在冰火岛长大,熟悉路线和地形,想必不会有事。”

宋远桥闻言,叹了一口气,说道:“无忌乃是五师弟的血脉,只要他平平安安无事,五师弟泉下有知也可宽慰了。”

说着,众人来到后山墓葬处,寻找莫声谷的墓碑。

侍卫摆上祭奠物品后,宋青书接过一个木盒,将其打开后,捧出陈友谅的首级,摆放在莫声谷的碑前。

此时,宋青书神色沉痛,自顾自说道:“莫师叔,你泉下有知,我今日将陈友谅的首级放在你坟前,杀了这个罪魁祸首,为你报仇雪恨,以后每年清明我会来祭拜于你,你泉下有灵,保佑武当派师门兴盛,师祖师叔们无病无灾……”

在场武当众位师伯闻言,目光微动,看着宋青书沉痛的背影,一时间感动莫名。

今日之后,他们对宋青书再无芥蒂,连圣人都说过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若是还纠结前尘往事,倒显得他们自私小气了。

当即,众人祭奠完莫声谷后,这才收拾心情,转身返回武当派真武大殿。

“师祖他老人家可在,徒孙还想探望一番。”宋青书问道。

宋远桥摇头道:“你师祖闭关已经多月,不见外客,待他出关之日,我会派人通传于你。”

宋青书点了点头,有些失望道:“师祖,难道还不愿意见我不成?”

宋远桥说道:“这倒不是,当年你五师弟与天鹰教殷素素情投意合,江湖中人都说五师弟堕入魔道,与妖人为伍,只有你师祖挺身而出支持五师弟。

故而,你师祖对待是非、正魔、好坏自有明辨,青书你不用多想,现在你肩负重任,多行善事,救民于水火,你师祖知道了也会高兴的。”

宋青书闻言,点了一下人头。

有些人,有些事,你无法去勉强和苛求,做到问心无愧都很难了,更别说人人都满意。

他抬起头,瞧了一眼真武大帝之像,参拜之后,在武当派盘桓半日后,随即告辞下山离去。

行至半山腰时,一个小灵童下山来,将一张布帛交到他的手中,言说是祖师闭关前所留,若是他上山来,便将这布帛给他。

宋青书心生好奇,铺展开来,只见上面写道:

为人虽恶有善,虽善亦可为恶,善恶却在一念之间。人生一百年,行事万万件,善恶分两端,故常怀慈悲心,方能行深至远

……为人要胸襟开阔,不可狭窄吝啬,亦不可自居身份高贵,便将黎民百姓看轻了。

……正邪两字本难分,正派弟子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

……为人君,为人王者,须以仁德方能持众,常怀天下黎民,兼济贫苦,少刑戮……

一张薄薄的布帛,其间上百字字字珠玑,似家书一般充斥着殷切的嘱托和期望。

宋青书心神一震,望着武当派真武大殿方向伫立良久,心中感佩莫名。

武当祖师,不愧是一代宗师,胸襟广阔,境界之高,已远远超过天下之人。

宋青书拿着布帛思虑良久,心中收获良多,不由得哈哈大笑,笑得畅快淋漓,随即转身走下山去。

……

五年后,护道军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收服各地义军,南方各地彻底稳定下来。

宋青书在金陵城正建极称帝,定国号明,年号宣武,告天祭祖,分封部将,设置文武百官。

宣武元年,秋,宋青书在金陵城挥师北上,讨伐元廷。

短短三月时间,大明军队攻占大都和上都,元廷退守漠北,元朝在中原的统治正式结束。

新的政权接手全国统治权力后,宋青书正式在京都建立全国性的统治政权,沿袭唐朝三省六部制,分文武百官总领全国政事。

宋青书下令道教为国教,武当派正式成为国家承认的道门教派,逐渐成为道门之首,封张三丰为当今道教国师。

峨眉派保持原有建制,丁敏君将掌门之位让渡给贝锦仪,携林菀进入皇宫,宋青书正式册封其为一国之后,其余黄衫女、齐英、林菀等被册封为贵妃。

值得说道的是,元廷被消灭后,许多蒙古人等异族人依旧是极不稳定的因素,他们不忘旧主,忤逆新廷法令、聚众反抗新政权者众多。

为安定地方,减少新政权对全国的统治阻力,在礼部官员的提议下,宋青书正式将汝阳王独女赵敏纳为贵妃。

而汝阳王兵败被俘后,因其女儿被册封为新朝贵妃,身价暴涨成了皇亲外戚,得以在京都安享晚年,作为新朝仁政的标杆,彻底稳住了地方各族的异心。

赵敏本不肯就范,但在家族的施压下,兼之张无忌和周芷若隐居冰火岛让她彻底失去念想,于是再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她最终还是嫁给了宋青书。

作为第一任开国皇帝,宋青书勤勉政事,万事开头难,诸多繁杂的政务足足让他坚持了三年,方才将旧朝留下的许多隐患清除。

五年后,新朝根基已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民间商业发达,全国政务通达,军队骁勇善战……

一切都在上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