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死谏诤臣,开局持剑朝天子
作者:八百八十八度 | 分类: | 字数:49.5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五十七章 圣王之道!
至此。
尹烈在儒法方面的见解,基本上全部和盘托出。
系统提示音立即凭空响起。
“叮咚!恭喜宿主成功驳斥孔白,力挫曲阜孔氏,并且还顺势完善了先秦时期的外儒内法之意识形态框架!”
“任务奖励:山河刻刀,地球仪,完整的世界地图。”
……
由于尹烈超额完成任务。
系统的奖励也变得更加丰厚。
另外。
大秦中难道就真的无人能够勘破到尹烈这一层嘛?
非也!
左相李斯曾拜在亚圣荀夫子座下,又在权相吕不韦身边做过客卿……
即:李斯是从底层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要说其智慧不够?
不可能!
鬼都不信!
只能说这个世上有背叛阶层的个人,却没有背叛阶层的阶层!
李斯身为帝国左丞相,位列三公,庙堂法家派系之首……
屁股决定脑袋。
而脑袋决定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再者。
从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李斯本质上……实乃贪权之人。
或许李斯早已看到了单靠法家其实无法统御九州万方……
因为法家绕不过军功晋升,军国惯性,二世崩塌,这是个死循环!
所以。
如果大秦的底层行政逻辑不改变。
无论是扶苏继任,亦或者胡亥上位,最后都阻止不了大秦必将走向覆灭的结局。
这也是尹烈在谏陨石书中专门列出始皇第五过:不察军国主义惯性的真正原因之所在!
……
此刻,上位。
“外儒内法,百家辅之!”
嬴政身体微微前倾的道:“秦卿,你今日之言,属实是让朕进一步知晓了究竟何为外儒的意识形态之框架!”
“其实原本朕非常瞧不上儒家亲亲尊尊的那一套,但现今看来……”
“自古【名义】二字确实大于天!”
嬴政对于诸子百家的认知,绝对是古今所有帝王中最深刻的。
只不过他也有着自己的身份限制。
即:嬴政想要从关中秦王,真正成为九州的皇帝,总得需要有个过程!
在尹烈作为穿越者的角度看来……
历史上的始皇,本质上其实一直都是关中秦王。
因为从挑选继承人这点便可以看出来。
始皇连续几次东巡,皆把胡亥带在身边,扶苏却被打发到了长城戍边。
或许后世的有些公知会说……
这属于始皇对扶苏的历练。
没错!
历练是真,疏远也是真。
春秋战国时期戍边掌握军权的公子,从来就不少。
反观胡亥……始皇东巡走哪带哪,妥妥的政治风向啊!
所以。
历史上的始皇,在前中期绝对是想把胡亥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
可惜。
在临终之际。
始皇感知到了自己的大限,也看透了胡亥的虚有其表,不堪重任……
后续当始皇写下让扶苏回京继任的那一刻,或许他才算从关中秦王,进阶到真正的九五至尊了吧。
……
回到此刻。
嬴政对尹烈的评价非常之高。
高到足以让帝国诸公尽皆面面相觑的地步……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帝陛下这般公开式的称赞一个人。
绝对的史无前例!
“如何?”
嬴政看向御史大夫道:“冯卿,朕给你挑的副手,可还满意?”
后续尹烈毕竟要在冯去疾的手下做事。
直属上级领导的意见,还是相当重要的。
“国士之才!”
冯去疾给出了四个字,尔后又补充道:“只不过仍需磨练,毕竟我大秦自有国情在此,很多东西在辩议理论中能够说得通,但要真放到现实中施行……却是另外一回事儿。”
冯去疾身为老牌的关中勋贵,显然对儒家仍旧有着相当程度的排斥。
他可以接受重法兼儒。
但不能接受重儒兼法。
这是个原则性问题。
“我大秦的各项国策,本就脱胎于一次次的公议理论之中。”
嬴政现在听了尹烈之言,他心中的外儒内法框架变得极为清晰。
遂使他比满朝诸公都要更加认可和看好尹烈。
这其实仍旧是格局的问题。
嬴政是帝王。
冯去疾等人是臣子。
臣子主要考虑的是立场和利益。
帝王的心中,却只有天下。
而尹烈刚刚的那番话,本身也不是说给臣子听的……唯有千古一帝,才能领会其中深意。
另外。
那一句三百年国运大限,引得了不少人的注意。
“呵呵!虽然有陛下力捧,但我对方士之言,依旧感觉不太靠谱。如果三百年国运便会有发现,那八百年姬周算什么?”
“是啊!曾经的秦、楚、齐三国,哪个不是随着姬周传承了七八百年?”
“话说姬周那好像也不算正儿八经的拥有八百年国祚,自从郑庄公箭射周天子以后,姬周的国运其实就已经开始消散了。”
第五十七章 圣王之道!
“那你不如说是周昭王三次南征楚国,致使宗周六师全军覆没,姬周瞬间由盛转衰!”
“争论这些其实毫无意义,夏商周封邦建国,而我大秦施行的是郡县制……两者国运之大限,岂能一概而论?”
“可如果真拿三百年对比八百年,似乎差的有点太多了啊!”
“你口中的八百年姬周,若是把春秋战国合算的五百年去掉,也就真的是三百年了!”
……
帝国诸公们聊了几句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国祚问题。
他们发现若以八百年姬周为论,去掉五百年春秋战国,剩下的还真是三百年……
如此一来!
尹烈所言的三百年国运大限,也就有了现实案例的依托。
当然。
帝国诸公们肯定觉得如果大秦只能传承三百年的话,还是有些太短了,最起码也得超过姬周,绵延千年国祚才行。
旁侧。
东凰听完尹烈的外儒内法,百家辅之的谏言,她第一时间便想到了那日尹烈让她自行领悟的些许提点……
原来。
尹烈真的早有准备和安排。
但尹烈却并没有直接提出【天意的三权分立方案】,进而抬升整个阴阳家……
这个事儿急不得,还是得慢慢来。
尹烈现在首先要做的便是自己于朝堂之上站稳脚跟!
他若立不稳,那么所谓的拉阴阳家一把,也就成了空谈。
麃公似乎缓了过来,又想接着出言驳斥尹烈,然而却被国尉屠雎用眼神制止了。
国尉屠雎作为大秦的最高军事长官,他肯定是法家【令民为什伍规制】的最铁杆支持者!
那么方才为何国尉屠雎没说话呢?
原因很简单。
屠雎明白,皇帝陛下被孔白顺天应势的顶了一下,方士秦烈出面解围,遂得皇帝重用。
这个时候,他们军武勋贵派系如果一再为难方士秦烈,无异于当众再驳皇帝的颜面!
他们不能当孔白……
后续来日方长。
总有机会收拾这位新晋的秦御丞!
“据传,极罪刑徒的狂言谏书,已经公议了三条。”
国尉屠雎转而道:“第一,初战伐楚之责。第二,东巡天下之功过。第三,嬴秦法理性之姓氏起源。”
“方才陛下又钦点了李相负责公议第四条:帝国百官年俸过高,会造成所谓的三冗两积之诸事。”
“那么本公便再加上一个第五条:阴阳家炼丹方士,究竟可信与否,长生不死之丹药到底何时能够炼成,有没有个确切的时间!?”
……
三公国尉不愧是得了国师尉缭子的亲传,精通兵家、纵横家诸术。
其一开口,便来了个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妥妥的釜底抽薪!
之前的谏陨石书中有言:重用炼丹方士,迷信长生之糟粕,乃始皇之四过也!
现在!
国尉屠雎把此事直接搬到了台面之上,质问你阴阳家,其实就等同于直接向尹烈开炮!
东凰当即紧张了起来!
尹烈负手代为回应道:“凡事都得有个先来后到,在我与李相公议完百官年俸诸事以后,自会代表阴阳家……给陛下、国尉和诸公一个满意的答复!”
尹烈现在的处境确实有点尴尬。
之前他是抨击阴阳家的。
结果现在位置互换,他必须得维护和代表阴阳家,去面对以国尉屠雎为首的军武勋贵派系之发难!
毫无疑问!
这难度直接翻出了数倍!
一个操作不好。
阴阳家提前玩完!
他尹烈也得跟着沉船……
不得不说!
国尉屠雎才是真正的狠角色,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绝杀……此乃蒙武和麃公所无法相提并论的。
这时。
“本相也加一条!”
右相王绾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道:“第六条:究竟要如何抬升嬴氏公族之权力、地位,以图在制度上掣肘和预防帝国在传承时的奸佞擅权!”
“秦御丞,提出问题谁都会,但具体如何在顺应国情的情况下解决当前庙堂体制之难点,才是真正的麻烦之处!”
“而你既然非要带头,旧事重提那极罪刑徒的狂言谏书,自然你就得拿出一个相对可行的方案。”
“不然,我等公议若只论庙堂问题的客观存在,却不给出对应的解决之法,岂非白白浪费时间?”
……
右相王绾代表关中王家,最初由吕不韦亲手提拔,担任宫廷长史,后在一统过程中,火速升迁,直任帝国右丞相!
大秦以右为尊……
严格来说,明面上右相王绾甚至比左丞相李斯还要更具朝堂话语权。
毕竟王绾的背后,站着的可是整个关中勋贵派系。
而王绾之所以挑选:抬升嬴氏皇族权力地位之制度设计的议题,自然也是向渭阳君示好。
毕竟谏陨石书的狂言十过中,唯有这一条不仅不得罪人,而且还能与嬴氏宗亲派系加深交情。
综上。
右相王绾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着实是个顶尖的政治生物。
不远处。
只见渭阳君虽然没说话,也没有任何动作,但其看向右相王绾的目光明显不一样了。
场中。
尹烈负手道:“右相,抬升嬴氏皇族的制度方案,肯定也不能由我一人来想……不如到时候我与右相一起给出个方案,陛下与诸公作为见证和评判,优者胜出,需要拿出点彩头!”
右相王绾闻言只觉有趣:“本相要什么彩头都有,只是秦御丞……你能拿出个什么彩头呢?”
关中王家现在是关中勋贵派系的执牛耳者。
因此!
王绾自诩应有尽有,还真不是个夸词,他是真的富的流油!
“我本孑然一身,自然远远比不了右相之显赫身家,不过……”
尹烈反手从天书空间中拿出了山河刻刀,道:“相关的春秋藏品,我还是有一两件傍身的!”
话音未落。
帝国诸公们都忍不住嗤笑了起来。
“能在春秋时期称作藏品的物件,何其珍贵也!秦御丞莫不是随身把阴阳家的镇派底蕴都带在身边了吧!”
“呵呵!除非东凰是真舍得,不然依我看……似乎只是区区普通刻刀罢了,有何特殊?”
“尔等未免也太小看阴阳家了,毕竟是正式立名、立言的诸子百家之一,拿出个春秋藏品似乎也没啥稀奇的。”
……
说话的基本上都是关中勋贵派系。
方才尹烈的外儒内法之论确实得到了始皇的认可,却也捅了关中勋贵的蚂蜂窝。
“嗯,这刻刀不错!”
冯去疾眼光极好,轻易便看出尹烈拿出的物件儿是个真家伙。
但……
冯去疾却并不怎么感兴趣。
相比之下,他更加喜欢收藏名剑。
没错。
冯去疾不会武。
但他麾下的武道门客非常多,尤其以剑客为最!
突然!
方才一直作壁上观的孔白,猛的起身道:“山河刻刀!我孔家春秋先祖亲用之物,失传绝品!秦御丞,此物伱从何而来!?”
孔白对于自家春秋老祖宗所用的东西,那叫一个望眼欲穿!
霎时间!
满场诸公尽皆面面相觑,始皇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小插曲。
而新晋的七十二博士也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话说这秦御丞的立场,怎么漂浮不定的?出身阴阳家,一会儿与孔家主对着干,一会儿又要重提极罪狂徒之谏书,进而跟军武勋贵派系唱反调,紧接着还要跟关中勋贵派系的右相王绾比试公议辩论……然后现在又拿出了我儒家的春秋失传之物:山河刻刀……”
“其实什么立场都不看的话,这个秦御丞的学识和眼界,绝对首屈一指,他方才的外儒内法之言,老夫深以为然!”
“秦御丞驳斥曲阜孔白,却又愿意为了儒家与整个军武勋贵派系打擂台,甚至还要面对关中勋贵派系之首的右相刁难,就冲这份胆识,我等儒家之人自当敬佩其万分!”
……
新任的七十二博士,虽然有部分都是曲阜孔家之人。
但大多还是来自齐地临淄的稷下学宫。
而稷下学宫里是亚圣荀夫子说得算。
因此。
荀子分支的当世大儒们,对于尹烈极其看好。
至于曲阜派系的大儒们,对尹烈的态度则依旧偏负面一些。
没办法。
这就是个立场问题。
在孔白跟尹烈没有握手言和之前,曲阜派系的大儒是不可能当众说尹烈好话的。
场中。
尹烈漠然道:“孔仆射,此山河刻刀乃是我游历江湖时,顺手淘得之物。怎么?莫非孔仆射仅凭一句:春秋先贤孔夫子的经手之物,便要强要回去不成?那我必须得说一句……孔夫子一生经手的东西可太多了,难不成全都是你曲阜孔氏的所有物!?”
尹烈直接怼脸输出!
孔白整个人气到发抖:“你!!”
正当局面开始朝着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发展之时。
右相王绾主动站出来道:“我有一剑,名曰含光,视不可见,运之不知其所触,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此剑绝对能够媲美先贤孔夫子传下的山河刻刀,正好能够作为本相与秦御丞的公议彩头!”
王绾表示普通的刻刀他确实不感兴趣!
但让堂堂曲阜孔氏当代家主都这般在意的东西,那他可就太感兴趣了!
物以稀为贵嘛!
既然是稀有之物!
理当入他王绾的彀(gou)中!
“哈哈哈!好,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尹烈肯定是知晓含光剑的。
顶尖名剑!
承影,含光,宵练被并称为商天子三剑,极尽优雅和尊贵!
而且最重要的是……
含光剑恍若无影之刃,极其适合作为袭杀之兵器!
此等名剑,尹烈自然想据为己有。
于是。
右相王绾和尹烈的公议之约达成。
始皇作为见证。
再无任何反悔之可能……
这代表着孔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家先祖之物,竟然沦为对赌彩头,他却什么都不能做!
终于!
孔白的忍耐到了极限!
他再度站出来向始皇行出大礼:“陛下,臣有【圣王之道】,要与秦御丞论之!若败,我孔白任凭处置。若胜,秦御丞便入我曲阜孔氏……改名换运吧!”
尹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