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死谏诤臣,开局持剑朝天子

作者:八百八十八度 | 分类: | 字数:49.5万

第五十九章 我来,我见,我征服!

书名:大秦:死谏诤臣,开局持剑朝天子 作者:八百八十八度 字数:4737 更新时间:2025-02-22 01:59:26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就是得有一个人站出来,去承担罪恶,集千秋功过于一身!

毫无疑问!

历史上的始皇就是这样的人,驾驭军武勋贵派系的兵家,将霸道发扬到极致!

一统九州!

横压八荒!

我来,我见,我征服!

直至大秦崩塌的那一刻,帝国也未曾停下进攻的脚步,硬生生靠着战争惯性,仍把百越诸地纳入了华夏的版图!

你能说这不是始皇的功绩嘛?

当然不能!

我们唯一可以说的是……始皇太急了,一代人自有一代人的使命,始皇却想毕其功于一役,在有限的生命内,挥斥无限的霸道。

那么大秦就注定要用残骸和灰烬,去见证下一个帝国的崛起……

但无论怎样。

大秦的残骸始终都存在华夏的国祚地基之内!

纵然再过千秋万代!

一切行政体系的调整与律法的完善,都必须要建立在秦制的基础之上。

更重要的是……

嬴政用极致的霸道,强行让九州万民拥有了一统的概念。

这种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性改变,同样也只有极致的霸道才能铸就!

破而后立!

大破大立!

相比之下,所谓的圣王之道,仿佛成了理想主义者的笑话……

突然!

“什么罪在当代,功在千秋,暴论,你这完全是暴论!”

孔白气愤填膺的道:“无论任何人,只要是打着千秋万代的旗号,用国家和百姓去填补自己的野心,就是妥妥的暴论!暴君也!”

孔白完全无法认同罪在当代,功在千秋这句话。

毕竟千秋万代之后的时局如何……

谁能知晓?

你凭什么说只要罪在当代了,就一定可以功在千秋?

如果不能……

那这就只是一场用百姓和国家,去填补帝王私欲和野心的游戏!

他孔白,绝不认可!

然而!

孔白不知道的是……

尹烈作为穿越者,眼界横跨华夏的上下五千年,

尹烈就是能够定义究竟何为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自古有四道,分别是:皇道,帝道,王道,霸道!”

尹烈漠然:“无制令刑罚,谓之皇!”

“遂三皇以道法自然顺应天下。”

“有制令而无刑罚,谓之帝!”

“遂五帝以德化感昭九州万民。”

“赏善诛恶,诸侯朝事,谓之王!”

“遂三王以仁义礼法匡扶四海。”

“兴兵众,约盟誓,以信义矫世,谓之霸!”

“遂五霸以权势战兵逐鹿中原!”

……

综上。

便可看出一个传承轨迹脉络,传说中的统御之道,开始变得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落于现实!

皇道,帝德,王礼,霸之兵!

时代在发展!

统御之道也在不断的迭代更新!

那么孔白的圣王之道,能够作为下一个时代的统治基础之制嘛?

显然不行!

“孔仆射,我们从皇道、帝德、王礼、霸之兵便可以顺势勘破春秋先贤的理念演变……”

尹烈整理了一下思绪:“道家的开派祖师老子,最先提出了【道之无为】,孔夫子从中不断参悟,最终完善出了【礼】。后续时代顺应出了春秋鼎盛,百家争鸣,直至掀起了东方文化兴起!”

“然而,以【分封制】为核心的【礼】,注定已经不适用于现今的大秦,春秋固然鼎盛,但紧接着的战国纷争数百年,九州分裂,使得不知多少百姓亡于战火。”

“反观墨子的【爱】,非攻天下,兼爱平生,墨翟生而为人,却想要做仙神之事,这注定【爱】也会随着时间流逝!”

“孟子的【义】时常告诫我们要常省己身,但这世上的噪声太多,也太过响亮,便也注定了【义】会被随之淹没。”

“最后,我们方才迎来了极致霸道而又悲观的【法】……”

……

道,德,礼,兵!

道、礼、爱、义、法!

从穿越者的绝对高度来看。

上古统御之道,与春秋思想演化的途径,出奇的吻合!

皆是以【道】为起始,【德】和【礼】为骨干,直至导向了【法】的终点!

中间的爱、义虽然没有成为华夏的国祚奠基之道。

却也慢慢的融入了我们炎黄子孙的血液灵魂之中!

这就是上古先哲与春秋圣贤们的无上功绩……

“昔年!西周全面崩溃,春秋初期,边疆诸侯多亡于戎狄,中原无强国,致使四夷尽皆狼烟四起!”

尹烈大手一挥的道:“并且外敌入侵还不是最危险的,真正要命的是……西周崩塌,引起了华夏意识形态的全面混乱!”

“好在乱世出英雄,更不缺诸多先贤粉墨登场!”

“【道】永远就在那里,岿然不动,无论事实如何变幻,老子的思想都无可争议。”

“【礼】在春秋大放异彩!”

“【爱】于礼崩乐坏之时,昙花一现!”

“【义】在悄无声息中影响世人。”

第五十九章 我来,我见,我征服!

“【法】传于万世,亘古长存。”

……

在尹烈看来,老子的境界着实是太高了。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

老子在前面飞,时代在后面追,结果时代怎么追都追不上。

最后只能是孔夫子来适应时代。

而墨翟则是极致理想主义者的狂欢,传说中的大同世界,永远照不进现实。

“孔仆射!”

尹烈铺垫完毕,开始发难道:“综合上述之传承脉络,你的【圣王之道】……无非就是在【王道】的前面加了个【圣】而已!”

“倘若这就是你闭关数十年,方才参透的践行之道,那我只能说……”

“你连法家霸道核心主旨的罪在当代、功在千秋都无法明悟,可见你的眼界是何等的狭隘!”

“而所谓的【圣王之道】,在我看来不过只是跳梁小丑的画蛇添足,邯郸学步罢了!”

……

说到这里!

尹烈整个人的气势再度攀升!

他也开始朝着孔白步步紧逼了起来!

“一代雄主,千古帝王!”

“怎会接受你口中的圣人框架限制?伱曲阜孔氏所崇尚的圣人,于九州共主而言,有任何可比性嘛?”

“孔夫子与周文王能比嘛?”

“你孔白与始皇就更加不用说了!”

“孔仆射,你方才顺天应势,倒逼吾皇不成,现在居然又想携圣人之法,以令后世百代君王!”

“孔白……框限皇权,以圣压王,你该当何罪!?”

……

帝王自有统御之道。

特定的时期,便需要特定的【道】!

孔白非要在前面加个【圣】,绝对是妥妥的限制!

反观在野的世俗名仕,若将克己复礼发扬到极致,进而舍身成圣,那确实值得赞扬。

比如墨家的墨翟,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神人,极致的理想主义者,墨家之魂。

假设墨翟能够像后世的耶稣一样自我封神。

墨家思想精神永续。

必不至于分裂至此。

只可惜,俱往矣。

那么现实中有君王践行过【圣王之道】嘛?

还真有……

春秋宋襄公,为了践行【仁义】,最终使得国破家亡!

这就是帝王一味强求仁义的天真下场!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孔白怒吼反驳道:“秦烈,你休要断章取义,老夫的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乃是先贤至理!何来以圣压王,框限皇权之说!?”

孔白表示秦烈太狠了!

上来就给他盖夷三族的大罪!

完全不留丝毫余地啊!

“呵!我断章取义!?”

尹烈嗤笑一声道:“孔仆射,你的【圣王之道】核心:内圣外王,可是取自庄子之言!”

“然而庄子极具盛名的观点却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孔仆射……究竟是我在断章取义,还是你在用儒家的片面道理,强行弥合出所谓的【圣王之道】!”

“有关践行【仁义】的宋襄公下场,你是一句不提,鲁国固守【礼法】导致主弱臣强,你同样避而不谈!”

……

曲阜之地,便是鲁国!

曾经周公的封地……

而周公在制礼作乐之后,便在封地也大行礼仪诸事。

使得鲁国的每一代君主都被礼法框限的庸弱不堪!

比如:春秋四大妖姬的文姜,其夫君便是鲁桓公,结果文姜回齐国省亲的时候,却与亲哥哥齐襄公私通!

那从小就是三好学生的鲁桓公岂能接受得了这个事儿!

夫前从犯NTR啊!

鲁桓公遂去跟齐襄公理论,结果却被侍卫拉断肋骨而死!

可谓是憋屈到了极致!

另外。

纵观鲁国的每一代君主,都是庸弱不堪至极!

综上!

尹烈便可以完全断定,所谓的【圣王之道】根本行不通!

先贤的道理确实没毛病。

君王的德行,乃是邦国的基石!

可如果君王只有德行,没有半点手段和城府,那么就会成为圣人框架的玩具和摆设!

任由儒家随意愚弄!

“孔白,你根本就不懂什么叫真正的帝王!”

尹烈高声长喝道:“千古一帝,自当拥有空前的野望,狂笑比人疯,激怒比人火,既清又浊,方可达神人至极!”

“如此!能臣干吏们才会纷纷靠拢向帝王的野望旗帜之下,去开创共同的盛世!”

“或一统山河万里,或铸就四海安泰之景!”

“届时!帝王的统御之法,便可顺从道之天命,儒之教化,法之天下,兵之军武,工之建设,阴阳之天象,甚至于……以经济改革开放为核心的商之繁荣!”

……

你儒家单一的圣王之道!

如何能够与诸子百家的精髓宗旨相提并论?

单纯想要通过克己复礼,便让天下归仁,盛世降临……

笑话!

而且是可笑至极!

尤在梦中矣!

“你……你……不可能!”

孔白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尹烈的百家精髓之论,外加那一句帝王的野望旗帜,既清又浊,方可达神人至极!

“秦烈……你这等年纪……怎么可能会有如此深刻的百家见识……”

孔白此刻看向尹烈的目光,就跟看到了鬼一样!

“呵呵!孔仆射,我早就说过,你太鼠目寸光了!”

胜负已定,尹烈反而缓缓收起了周身的浩然正气。

他已经不需要再通过气势,去横压对手了。

亦或者说。

孔白……

道心已损,再没有资格站在他的面前,与他辩议论高低了!

突然!

“不行!”

孔白深吸一口气,他有些疯狂的道:“秦烈!就算你提出百家精髓之言,也不能完全佐证老夫的【圣王之道】是错的!”

孔白实在输不起!

他只能死死的抓住自己最后的依仗,他所占据的道德制高点,并没有被尹烈彻底破灭!

“呵呵!”

尹烈冷笑道:“孔仆射,既然你非要纠缠,那我便如你所愿!”

“就算不谈百家精髓的辅国框架,还有你以圣压王,限制皇权,欲用圣人之法令及后世百代君王……”

“单论你提出的【圣王之道】之核心:内圣外王。”

“难道尽一切努力修成【内圣】,就必定能够达成【外王】嘛?”

“墨家的开派祖师墨翟,那可是春秋公认的在世圣人,在道德上没有任何缺陷,然而墨家却依旧落了个现今四分五裂的下场!”

“宋襄公的仁义何等盛名?结果他成也仁义,败也仁义,君不见宋国今何在?”

“还有吕不韦,其提出【顺天道,应王道】,废除斩首记功之法,推行【义兵制】,欲再行【代天伐纣】之举……这可比你的【圣王之道】还要更加的【王道】!”

“可结果呢?若大秦真的按照吕不韦制定的国策路线去一统天下,未来真不知会有几人称帝,几人封王!”

……

尹烈之前便分析过了。

吕不韦是个非常厉害的人,以天道为基,掀起蚕食中原之大势!

又以王道旗帜,奠定大秦入主中原之统御法理性!

天道与王道并行!

这可比孔白所谓的圣王之道厉害了不知多少倍!

然而!

吕不韦的一统国策耗时实在太久了,短则数十年,长则过百年。

问题在于。

废除了斩首记功,军功爵位制度势必会因为失去了公平性而走向崩坏!

吕不韦拿不出解决方案。

于是使得整个天道和王道并行的一统国策,显得矛盾无比,根本没办法调和。

同理。

圣王之道也是同样的毛病。

不管是放在乱世,亦或者治世……

圣王之道都是妥妥的理论上说得好听,现实中倘若贯彻应用下去。

肯定会一塌糊涂,一言难尽!

因为君弱臣强……

孔白一样给不出解决方案,只会顾左右而言他,私心太甚!

最后!

尹烈淡然的道:“孔家主,你败了,成也为【圣】,败也为【圣】。依我之见,你还是回到曲阜孔氏的祠堂,继续闭关侍奉你那春秋先祖孔夫子吧……毕竟,尔之余生也就只剩下这点存在的意义了!”

话音未落!

“……”

孔白怒目圆睁,他只觉自己五内俱焚,全身上下仿若都被尹烈诛心而过!

下一刻!

“噗!”

孔白应声喷出鲜血……

后世当记:曲阜孔家当代家主,于泰山封禅期间,血溅八方!

春秋先贤之嫡系传承的名望!

一朝尽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