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死谏诤臣,开局持剑朝天子

作者:八百八十八度 | 分类: | 字数:49.5万

第六十三章 生满一百个儿子!

书名:大秦:死谏诤臣,开局持剑朝天子 作者:八百八十八度 字数:4942 更新时间:2025-02-22 01:59:26

东凰真没想到,她阴阳家有一天居然能够跟农事产生关系。

那不是农家的活嘛?

她阴阳家除了炼丹长生,天象观星之外,什么稻麦种植技术那可是从来就没碰过。

而且最重要的是……

始皇对阴阳家了如指掌!

东凰眼下着实不太敢闭着眼睛说瞎话。

奈何。

很多时候,局势往往不由人。

上位。

嬴政扫了一眼略显错愕的东凰,他便明白了所有事情。

两季稻麦种植技术绝非阴阳家布局研究的。

而是尹烈眼下拿不出稻麦实物。

遂只能用阴阳家的五行术数之说词,先行拖上一拖,待争取到时间以后,再回过头来研究出两季稻麦种植技术即可。

毫无疑问。

这就是尹烈给出的一个空头支票。

那么嬴政会顺势配合尹烈嘛。

最终依旧得看嬴政究竟是倾向于【徭役兼具土地分配方案】,还是【典田制】了!

“陛下,我阴阳家确实在两季稻麦种植技术方面有所研究安排……”

东凰在调整了一下情绪过后,便莲步轻移的出面证实了确有此事。

霎时间。

满场的帝国诸公全部议论纷纷了起来。

“南方稻麦亩产四百斤,而且还有一年两收,对比粟米的亩产两百斤,一年一收……这可是足足四倍的差距啊!”

“是啊!一年八百斤稻麦亩产,这何止是把盘子做大了,简直是把盘子扩成了盆嘛!”

“只要有了粮食,我大秦就是绝对的民心所向,什么六国余孽,统统都是土崩瓦狗尔!”

“问题在于,可信嘛?阴阳家研究出两季稻麦种植技术?我怎么就这么不信呢!”

“你信与不信,人家秦御丞方才都切切实实的拿出来了马镫、马鞍、马蹄铁,还有北境详细地图……依我看,陛下八成会信。”

……

阴阳家的信誉并不怎么好。

但没关系!

尹烈的北伐四件套现在就摆在这里!

他就是阴阳家最大的信誉背书!

“秦御丞!”

国尉屠雎深吸一口气,道:“南方每年八百斤的亩产,北方每年折合是四百五十斤的亩产,对比当前的粟米……稻麦粮食产量直接翻出了数倍!”

屠雎深知这意味着什么!

什么叫天命所归?

九鼎?

古之典籍?

陨石预言?

匈奴的祭天金人和封狼居胥?

不!

粮食,才是真正的天命!

假设秦烈所言一切属实!

那么六国曾经抨击大秦的一切典籍记录,他们都可以无视!

还有所谓的各种标签,什么虎狼、暴秦之类的!

皆是浮云!

有了粮食,就等同于有了一切!

几乎所有法理性难题都可以引刃而解!

而他们军武勋贵派系在北伐一事上,自然就得让步……并且是一退再退……

忽然。

“时间!”

九卿治粟内史开口道:“秦御丞,口说无凭,究竟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看到实物!”

阴阳家也是老毛病了!

说能练出长生不死仙丹!

结果几年过去,就连长生丹药的毛都没有……

那治粟内史强调时间也就十分正常了。

“一年!”

尹烈抬起一根手指,道:“我只需一年时间,便可把两季稻麦之实物,摆在诸公的眼前!若事不成……斩我头颅便是!”

尹烈深知,此等场合说话一个吐沫一个钉!

跟立下军令状没有任何区别!

上位。

嬴政见尹烈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他也不再有任何犹豫。

“即日起,令李信为北伐主将,挑选精兵三万闪电突袭北境!”

“国尉屠雎负责统筹北伐诸事,治粟内史和右相王绾负责粮草供给,典客顿弱和上卿姚贾配合情报外交!”

“诸卿合力,誓破匈奴!”

“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

至此。

北伐的战略方向和主将人选,终于敲定了下来。

一场战争,上上下下需要配合的部门与重臣实在太多了。

嬴政一直犹豫的关键也在于,李信的战力他并不担心,他迟疑的是李信不能跟国尉屠雎等人配合打好北伐一战!

朝堂三公与北伐主将离心、离德。

是极度危险的一件事!

好在……

尹烈拿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拒绝的允诺:两季稻麦种植技术!

粮食亩产数倍!

也正应了那句话!

大家一起把盘子做大即可,何必非要争得急头白脸呢?

就这样。

尹烈成功推举了李信,也顺利的把【徭役兼具土地分配方案】确立了下来。

泰山朝会散场。

李信第一时间来到了尹烈的面前。

他道:“今日感激先生的力荐再造之恩,以后先生如有吩咐,李某必当在所不辞!”

尹烈对李信确实恩同再造。

若没有尹烈硬顶着压力,即便李信拥有大宗师的实力,也只能被继续雪藏。

第六十三章 生满一百个儿子!

另外。

这个世界的武道实力,境界之差并没有非常明显。

三流普通武者,或体格健硕,又或是有些拳脚功夫。

二流武者则初步拥有了内力,登堂入室。

一流武者可以自主掌控内力。

宗师能让内力附着到兵刃之上,或者形成护体罡气……

大宗师可以做到飞花摘叶,隔空伤人。

而李信走得是兵家横练罡气流派,乃横练大宗师。

他能够轻易抵御弓箭流矢……

但如果面对攻城巨弩,以及特制的破甲钝器,亦或者梯次冲锋下的重骑兵,他也是挡不住的。

还有就是即便位列大宗师,李信所蕴含的内力也十分有限,无法长时间作战。

只不过李信在内力的运用技巧方面,确实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

但要说李信隔着百步之外,便能将一名带甲锐士杀了。

这是必然做不到的。

古代甲胄绝非儿戏。

一百名黑甲禁卫,即便他们没有内力,但只要骑着战马,配备强弓硬弩,外加破甲青铜锤,对大宗师以下就是绝对的碾压!

寻常宗师武者的护体罡气,在特制的破甲青铜锤面前,不说跟纸糊的一样,但也差不多。

毕竟钝器嘛,原本就是靠冲击力将对手的五脏六腑都给震碎。

宗师武者再强也终归还是人。

至于横练大宗师,若对上全副武装的一百名黑甲禁卫……只能说胜算依旧渺茫……

……

尹烈与李信并没有说太多,他只嘱咐了一句,那便是相信自己,不要被过往所牵绊。

攻楚初战的惨败。

对李信的心境必然造成了严重影响。

愧疚,自责,懊悔。

随便一种负面情绪,都能让李信战力下降,更别说全部叠加……

所以。

尹烈希望李信能够振作起来,重拾横练大宗师的恐怖压迫感!

待李信离开以后。

东凰才不动声色的前来用传音道:“先生,你是一定有办法能够研究出两季稻麦种植技术的吧?”

“没有。”

尹烈摇了摇头道:“我只有一个大概的思路。”

东凰:“???”

“你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

尹烈扶额传音道:“我的思路便是尽快找齐各个流域的稻麦种子,然后用你们五行木部的阴阳术,去催生培育杂交水稻……多做试验,以求在一年之内,完成亩产四百斤的目标。”

根据记载。

上古神农氏便已经发现了五谷:稻(俗称水稻)、黍(俗称黄米)、粟,(俗称小米)、麦(面粉)、菽(大豆)。

其中粟米和黍(黄米)的种植技术在先秦时期应用的比较广,产量相对稳定。

稻米和小麦虽然已经出现了,但究竟该如何提高产量,并简化种植技术,还需要我辈之人的努力。

那尹烈自然就第一时间想到了杂交水稻。

而杂交水稻的关键便在于把各个流域的水稻种子进行杂交培育。

恰巧他又听说阴阳家的木部术法,能够催生植物……

那这不是巧了嘛!

用来进行农作物研究,绝配啊!

“先生,我阴阳家的术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的生长,而且这项禁术还非常不成熟。”

东凰作仰天长叹状。

她现在都不知晓跟尹烈站在一条船上,究竟是好是坏了。

果然像尹烈这种人,不仅能给阴阳家带来机遇,也更加能够带来风险!

“禁术?木系催生植物怎么能是禁术呢?”

尹烈赶忙对眼前佳人进行一番思维开导:“东皇阁下,我们要格局打开,那炼丹制药才是真正的旁门左道,禁术也!”

“而木部的影响植物生长,火部的冶铁锻造,土部的辅助基建……”

“这些都可以是阴阳家未来重点的发展方向啊!”

……

阴阳五行,无极太一!

尹烈瞬间觉得阴阳家的术法,妙用无穷啊!

这么一看的话。

始皇让他出身于阴阳家,安排的着实好!

“咳咳。”

东凰无奈的道:“先生你自己也是武者,人体所蕴含的那点内力转化为术法,再去影响木、火、土,做点小试验都勉强,更别提去搞基建,亦或者冶铁了。”

“啧啧!看来我们都在经历武道末法时代啊!”

尹烈耸耸肩的道:“可惜了……原本还以为东皇阁下能够给我个惊喜呢。”

东凰亦步亦趋:“我现在与先生不同,别说奢求惊喜,只要先生别再给我惊吓就好。”

尹烈:“……”

不一会儿。

两人回到了各自的帐篷。

远处。

国尉屠雎、麃公、蒙武、任嚣和赵佗等五人同行。

麃公率先开口道:“真是没想到,最终还是让秦烈和李信如愿了。我们白忙活一场,国尉的【典田制】也再没有呈上去的机会了。”

麃公自己确实不能上战场,但他还有儿子、亲戚、旁支、门生故吏等等。

因此。

麃公同样也不是在为自己争,而是为他麾下的一群人在争。

只可惜。

此番他们都争了一场空。

“说起来,那个极罪狂徒确实是个鬼才,居然能想出【徭役兼具土地分配方案】!”

国尉屠雎轻叹一声,就连他也未曾想到把土地分配与徭役互相绑定。

当然。

这也并非是屠雎不够聪明。

只不过他的立场摆在那里。

涉及土地。

他第一时间便想到了整个军功阶层。

那他身为国尉,自然要为自己所在的阶层考虑和说话。

“一个鬼才狂徒,一个国士御丞……”

蒙武沉声道:“马鞍、马镫、马蹄铁,北境详细地图,精兵闪电战略,梯次冲锋战法,两季稻麦种植技术。我们输的不冤!”

蒙武莫名开始对秦烈兴起了些许敬佩之情,所以他才说出了国士二字!

“哼!”

麃公负手道:“老夫承认秦烈非同凡响,但距离【国士】二字,还是有些差距的吧!”

麃公比较情绪化。

他看不顺眼的人,再怎么着都是不顺眼。

这时。

国尉屠雎漠然道:“无妨,既然北伐无法掀起一场大型战役,那便试试……(南征)……”

屠雎的最后两个字并没有说出口,仅是在心中默念。

随即。

“哗!”

只见屠雎应声将怀中的【典田制竹简奏章】扔进了火盆里。

今日他们失去了北伐的主导权。

来日的中原海量土地分配,自然也顺带着跟他们无缘了。

“且看一年后吧!”

国尉屠雎抬首望天:“一年光阴,使得粮食亩产翻出数倍,做大九州农业的盘子,倘若秦御丞真能办得到……本公以后墙都不扶,就服他秦烈!”

蒙武:“……”

麃公:“……”

任嚣、赵佗:“……”

……

军武王家的帐篷中。

武成侯王翦声音低沉的道:“为父有没有提醒过你,不要掺和北伐诸事?”

王贲垂首:“儿子知错。”

“知错有什么用?你可知盛极必衰,月满必亏?”

王翦气不打一处来的道:“今日你的确站出来了,可人家直接堵伱的嘴,让你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你堂堂通武侯,半句话都没说出来也就算了,可陛下仍旧会记得你的表态!”

王贲:“……”

“仅仅只是迈了几次腿,我军武王家的里子、面子就都被你给丢尽了,你特娘的真不愧是我的儿子,着实是个人才!”

王翦自然看得出来,尹烈是瞧见他儿子王贲站出来以后,才不得不提出了【两季稻麦种植技术】!

不仅堵住了他儿子的嘴,也彻底让北伐诸事一锤定音!

阴阳家凭空出了此等人物!

王翦表示他也满心疑惑……

不过王翦并不打算去详查什么!

因为他军武王家的位分够高!

所谓的朝堂暗流,还溅不到他们父子身上。

但……

王翦想了想,又补充道:“面子、里子都丢了其实也没什么要紧,但如果让陛下觉得我们军武王家不再中立,想想文信侯吕不韦,那就是你我父子的后尘!”

王贲:“儿子谨记父亲教诲。”

王翦一挥手:“少说那些没用的,怎么弥补?”

王翦虽然是个沙场武将,但他在政治上却极为敏感。

比如在二次攻楚之时。

他率领了举国六十万大军,与项燕足足对峙了两年!

期间难道没有小人向陛下进谗言,弹劾于他?

当然是有的。

只不过王翦每隔一段时间便向皇帝各种讨赏,美女、财宝、山庄、土地全都要……

自污名誉,以彰显他毫无野心,忠君为国!

同时也能引得那些小人、间者专注攻讦他无功讨赏,而非拥兵自重,此乃王翦的绝顶聪明之处。

“儿子全都听从父亲教诲。”

王贲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依旧拱手做出了请示。

王翦沉思了一会儿,道:“你立刻去向陛下讨要一百名佳丽美人,并请谏以身作则的支持【推恩令】,最后再向陛下保证生满一百个儿子!”

王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