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带娃:摆烂主母带系统种田
作者:凉风有心 | 分类: | 字数:54.9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4章 你是不是有什么毛病
孙大兴一行人的到来,在黎长乐的意料之外。
本以为,顾景宴所说的人会在年后才到。
没想人家对主家的吩咐视若真言,收到信,就慌慌忙忙赶了过来。
黎长乐看着底下跪着的一行人有些头痛。
院子里两间房要怎么塞才塞得下这么多人……
孙大兴一伙垂首跪着,给简单说了京都那边的状况。
比如,顾景宴离开京都后,圣上给顾宅赐了不少财物。
又比如,年后春上二月,顾三少爷就要迎娶孙家大小姐了。
再比如,今年庄子里田地的收成比往年少了四成。
再再比如……
黎长乐静静听着。
她发现孙大兴这个人在语言组织方面颇有造诣。
嗯,擅于长话短说……
一家人非要等打完了报告才起身,跪了好一会儿。
起身的时候,马氏旁边的男孩起到一半,直接又往地上摔去。
一家子手忙脚乱了起来,好在另一旁的孙大盛及时接住了侄儿,没让他直接磕地上。
黎长乐完全是懵了,等孩子被扶坐在地上,她蹭一下站起来。
“这是怎么了?孩子是不是病了?”
孙巧巧从看到这潦草的三两间屋开始,心里的落差感就已经爆满了。
此时,黎长乐一问,顿时憋不住,口气冲冲地,“怎么了?还不是长途跋涉累着了?”
屋外头的二冷听着这语气,眉头一冷。
屋里的黎长乐怪异地看了这位姑娘一眼,据说是孙大兴的妹子。
“孩子太小,远行的话,的确是要挑个合适的时候。
我以为,你们得到年后才会来。”
“大少夫人这话说的,您的信都往京都送去了,咱家不听着还能怎地?”
说这话前,她已经站了起来。
说完这话就被一旁刚把侄子交还给大哥的孙大盛又扯回地上跪着,低声训斥,“你是不是有毛病?”
他赶紧给黎长乐磕了个头,“大少奶奶,妹妹她脑子有些不清醒,言语有冒犯之处,还望大少奶奶大人不记小人过,饶恕她这一次。”
黎长乐摸了摸方才有些被吓着了的鱼儿的发顶,道:
“嗯,我不跟脑子不清楚的人计较,但你们把她带来我这是个什么意思?
一来就冲我发脾气呢?
我是你娘还是你爹?我要惯着你?”
“还有个事,得跟姑娘你说清楚了,往京城送信的可不是我,是你们家大少爷。
我本没想要人,也想着路途太远,不需你们这样背井离乡专程过来这穷山恶水之地伺候我一个女主子。”
“但你家大少爷拳拳心意,我也不好辜负啊。”
“姑娘即是如此委屈,为何不留在京都那。那京都的庄子上,可没人敢给你委屈受了吧?”
说完这些话,叫过黎世熹,让他带着鱼儿去逗兔子玩。
鱼儿扯着黎长乐的袖子,小小声地问道:
“娘,……死了?”
黎长乐气笑:“ 呸呸呸!不准说晦气话!人家好好的呢!去玩吧。”
等俩孩子都出去了,孙巧巧在孙大盛的瞪视下勉勉强强给黎长乐磕了三个头。
“奴……奴一时冲动,冒犯了大少奶奶,望您大人大量,饶了奴这一回,奴下回不敢了。”
“我说过了,不跟脑子不清楚的人计较。你一边儿待着去。”
她走到那孩子身前蹲下,身上的保暖衣物倒没什么问题。
但脸上苍白,没什么血色。
“这一路,孩子吃得可还好?”
马氏眼眶红红的,“回大少夫人的话,刚开始时吃喝都挺好,就是后头这一段,经常食欲不振,有时一天就吃个包子或馒头,或者干脆吃完了没多久就吐了。”
黎长乐听着有些愠怒,“为着赶路?孩子的身体你们都不顾了?”
“不是的,大少夫人,后头有时也停下来住店,熬着粥水给他改善下,但孩子还是不太能吃得下。”
马氏也是没辙了,以为到了地头,孩子慢慢就能缓过来。
谁知道这才第一天就出状况了。
黎长乐听来听去,反正这孩子多多少少是有点肠胃疾病。
头更疼了。
她招来冷一,让他跑一趟腿,去村里把李老大夫请过来。
随后让孙大兴把孩子抱到厢房的床上去,看着精神头,一路上也是没怎么能休息好。
孙大兴夫妇担心孩子的身体,这会儿也没推辞主子的好意,抱着孩子就出了屋里,往厢房去。
冷二领着几人到他和冷一睡的床边停下。
孙大兴他们也没多想,就把孩子放到了床上。
屋里还有张看起来和这间房子严重不搭噶的拔步大床。
孙巧巧一眼就先看到了,眼观六路的孙大盛也发现了,但他拧着妹子的手臂,严禁她再出声。
他这妹子完全就是有狗改不了吃屎的尿性。
冷二冷眼瞧着,这家子好彩只一个有毛病的。
他见孩子躺好了,就回正屋门前待着去了。
他领着人进来,就是看哪个不长眼的敢把孩子给放那张拔步大床去。
黎长乐可没管孩子躺哪一张床,她端着一碗红糖水递给冷二,“给孩子送去吧。”
要走远路,还在这种天气往北走,临行前就该把孩子可能会遇上的问题考虑到。
只能说,大人若不是心大,那就是抱有侥幸心理。
厢房里,马氏一勺一勺地,给孩子喂进去了大半碗红糖水,期间孩子已经恢复了意识。
孙大兴重新把孩子放平躺下时,李老大夫也赶过来了。
“是哪个身子不适啦?”李老大夫依旧是两手空空,只来了人。
黎长乐见怪不怪了,“是个家仆的孩子,今日刚到的绿水村,您老先给他看看。”
李老大夫边走向厢房,边说着:“老头子就只能给把把脉开开方子的,药材还是得你们自己弄去。”
黎长乐应着,“是,您能给开个方子,都是好的。”
她没有跟着进厢房,只是提了只篮子,收拾了两个水萝卜,一些蔬菜,两斤玉米面,两斤粗面,鸡蛋10来个,猪肉一条。
她知道李老大夫家中没有妇人持家,日子也过得清贫。
唯一一个儿子也是身体一时好一时坏的。
孙子又太小。
儿媳是在逃难路上没了的。
真是千人千样苦,没人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