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 分类:科幻 | 字数:28.1万

第278章 不愧是徐教授!

书名:大国院士 作者:少一尾的九尾猫 字数:4212 更新时间:2024-11-22 21:43:45

第278章 不愧是徐教授!

在解决稳定性的前提下,提升中子的数量的来达到提升核废料衰败的速度,稳定电能的转化速度。

这是徐川从一场‘变质’的篮球运动上意外得到的灵感。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对直线粒子加速器的能级要求可以降低,至于能降低到多少,还要具体实验。

毕竟要同时兼顾到直线粒子加速器的能级和稳定性的确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粒子加速器会越修越大的原因。

比如CERN的大型强粒子对撞机LHC,其总长度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七公里,米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直线粒子加速器长度达到了三点二公里。

不单单是因为将一颗粒子加速到越接近光速需要的能量和管道越长的原因,也有着稳定性和控制性的关系。

徐川不可能为了‘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项目去修建一个大型强粒子对撞机。

那不仅耗费时间也耗费资金,而现有的直线粒子加速器就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不使用直线粒子加速器来催化核废料的衰变,但单纯的依赖辐射隙带材料来转换辐射电能有着各种缺点。

如转换效率低、发电量低、占用场地时间太长、转换不稳定等等。

而直线粒子加速器在中间起到的就是一个催化稳定作用。

原本要数百年数千年才能完成晒变的核废料能缩短到二三十年就能消耗掉里面大部分的辐射。

迅速赶回办公室,徐川打开了工程设计图,重新开始梳理思路,修改绘制图纸。

他并不是专业的工程人员,无法按照标准来进行修改设计图纸。

但以前他也主持过不少的大型项目,特别是在高能物理领域,很清楚粒子对撞机的结构。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徐川也不要求自己将工程图纸修改的完美,只需要标准清楚该怎么修改,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就够了。

至于如何修改,需要使用怎样材料,如何施工,那是工程人员需要考虑的事情。

折腾了好几个小时,几张被修改的面目全非的设计图重新出现在电脑中。

看着显示屏上重新设计的图纸,徐川认真的检查了一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次修改,主要改造的是大型分离扇回旋加速器的螺旋加速腔室节点和主环管道。

前者通过增加一个SMI控制尾场,达到对粒子流束稳定性的提升。

后者,则增加一份中质子增材。

通过粒子流束的撞击,衍生制造出更多的微观粒子,以达到高效启动核废料晒变的能力。

其过程有些类似于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一颗中子轰击一粒原子核,然后制造出更多的中子去轰击更多的原子核,一经启动就无穷无尽。

不过核辐射电能转换这个不同,它需要直线粒子加速器不断的补充第一颗中子才行。

毕竟,核废料本身就是已经将核燃料内部大部分铀235裂变完了的废料,不补充链式中子,就无法快速的启动链式反应。

带着重新设计出来的图纸,徐川发了个消息,召集了核工业园区的高管和研究员开会。

理论上来说,他构造的这种新方案应该能满足要求,但总得听听其他人的意见不是么。

更何况在核裂变领域他也不是真正的专家,尽管以前研究‘核能β辐射能聚集转换电能机制’技术的时候深入了解过核废料核燃料等东西。

但和那些深研专精此道的专家们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研究所的办公室中,收到徐川的消息后,韩锦和祁中兴立刻放下了手中的工作,联系手下其他有资格参加会议人员迅速赶了过来。

“这是我针对直线粒子加速器的稳定性和能级不够做的一份补丁设想,大家可以先看看,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交流。”

会议室中,徐川让工作人员将打印出来的修改设计图纸等资料分发了下去。

听到直线粒子加速器的稳定性和能级不够的解决方法,会议室中的众人都好奇迅速的拿起了资料翻看了起来。

直线粒子加速器的稳定性和能级不够问题,是他们最近一直都在研究的问题。

对于核废料发电站来说,这个问题目前影响的确很严重,但要是能想到解决办法,说不定能在眼前这位年轻的总工程师面前留下一笔浓重的记忆。

就国内的情况来说,诺奖+菲奖的独特地位让这位已经成为了新的独立学阀级存在。

若是能获取到他的好感,那简直是大赚!

然而遗憾的是,直线粒子加速器的稳定性和能级不够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解决的。

要同时兼顾能级和稳定性的办法有,但要在一台固定了基础的直线粒子加速器上改造,而且还有时间限制,这实在是太难了。

“从提升中子数量的角度来提升能级,这种代替性的方案简直绝妙!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你要是能想到,今天你就不会坐到这里了,你会坐在CERN的会议室中。”

“不愧是川神,我们折腾了大半个月都没答案的问题川神不到一个星期就搞定了。”

“用数量来代替能级,在普通的加速器中这种方法几乎不可行,不过咱们这个实际上并不追求能级,或许这个办法真的行得通!”

“那是,毕竟川神可是诺奖+菲奖双奖得主!今年的院士评选肯定有他!”

“二十二岁的院士,嘶···,这打破历史了吧。”

“.”

虽然吹嘘夸赞的的很多,但对于徐川另辟蹊径提出的办法众人都还是赞同认可的。

从理论上来说,这的确是可行的办法。

当然,实际效果会如何,还需要经过实践考验才行。

会议室中,众人拍了一顿马屁后也停了下来,开始认真的讨论这套方案的优缺点及能改进的地方。

毕竟都是专业人士,在没有合适的办法前可能会无从下手,但从一套方案中挑一下可以优化的地方,提一下建议,还是能做到的。

毕竟创新才是最难的地方。

徐川也从会议上得到了不小的收获,比如SMI控制围场的调整方案、比如螺旋加速管道的紊流控制等等。

这些东西对他来说还是有用的,因为不仅仅是这一个项目,后续还有国内的大型强粒子对撞机要建,而这些东西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对撞机的性能。

经过交流,一行人最终确定了一套最为合理的方案。

通过内置SMI控制尾场来提升粒子流束的稳定性,再通过铅板来提升数量,来达到预期效果。

正好,这两天订购的离子直线粒子加速器通过特种车辆运送到了,还没开始安装调试,可以对其进行改装后再处理。

工业园区中,庞大的车队停靠在马路边上,等待着前面的运送车辆完成卸货。

这台直线粒子的总长度达到了近八百米,如此庞大设备自然不可能整体运送过来。

不过在国家的支持下,利用特种货物运输车辆来运送倒也不至于将其拆成一个个的零件运送。

抛开长度来说,直线加速器其实并不算很大,那些运输车辆完全能够一节一节的将拆分开来的直线粒子加速器运送过来。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加速器比较灵敏,需要使用顶级的防震手段来进行防护。

此外,再就是经过收费站上高速什么的比较麻烦了,中间拆了好几个收费站和关卡之类设备才成功上路。

事实上,这台直线粒子加速器的运输从去年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了,经历了整整四五个月的漫长时间,才从京城一路平安的运送到启东。

而现在,是时候将其重新组装起来了。

即便是有足够的人手,这也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组装完后还需要检查调试什么的,即使一切顺利,等到开始运用它进行首次测试实验,估摸着也要等到六月初了。

不过徐川不可能在启东这边呆这么长的时间,毕竟五月初他还有一场关于NS方程阶段性成果的报告会要开。

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不能对这份解决方案做测试了。

带着几个研究员,徐川赶到了魔都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

这里有一条小型的直线粒子加速器,尽管性能远远达不到要求,但做个简单的实验还是没有问题的。

SMI控制尾场生成器虽然珍贵,但在魔都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这种重点国有核能研究所中还是有的。

至于用来链式生成更多中质子材料铅板,就更不用多说了。

一家原子核研究所,可能缺任何东西,唯独不可能缺少铅金属。

在他研发出无铅纳米复合重构防护材料前,铅防护材料可以说是核能研究实验中最常见的材料了。

花费了一些时间,徐川对魔都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的小型直线粒子加速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

当然,这种改造是是可以拆回的,只会损失一些临时加工出来的配件而已。

毕竟要是改装了拆不回去人家也不会干。

将准备工作做好后,实验很快就开始了。

在魔都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的操控下,用于实验的直线粒子加速器、探测器以及存放核废料的小型实验黑箱缓缓的组装到了一起,拼接成了一个形状怪异的设备。

看上去有些像方形的哑铃?

形状有些怪异,不过徐川也没有在意,这东西只要好用就行,外观什么的,反正都是试验品,搞那么好看干啥。

“报告,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随时可以开始实验!”

观测室内,一名工作人员大声的汇报着。

徐川点了点头,沉稳的开口道:“开始实验!”

“是!”

“各组准备,实验正式开始。”

“A07螺旋加速腔电压已完成提升!”

“主控计算机辅控程序运行正常!”

“LIGHT加速器确认已达载荷,可以注入粒子流束!”

“粒子流束完成添加,释放开启!”

“.”

一连串的汇报声在控制室内响起,随着最终的指令确认,束缚在粒子腔室内的粒子流束被强磁场迅速加速到极致,最终宛如子弹一般发射了出去。

在那肉眼看不到地方,部署在小型实验黑箱前的铅板遭受了强烈的撞击,一瞬间,无数的中质子被拆分了出来,进入到黑箱中核废料内部,撞击着残余的铀料。

控制室中,徐川和其他的研究员与工程师们站在一起,安静地等待着实验的结果。

一旁,负责核能项目工作的韩锦看了眼身旁的徐川,那淡定的神态让他佩服不已。

老实说,他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

毕竟这可是涉及到数百亿项目的重点工作。

如果没法解决的能级和稳定性,且不说耽搁的时间,光是后续对直线粒子加速器进行重新改造,都可能需要数千万甚至是上亿的资金。

而现在的实验,尽管只是模拟,却差不多也能证实这个想法是否正确了。

到了这个点上还能这么淡定,只能说不愧是大名鼎鼎的徐教授。

深吸了口气,压下跳动的情绪后韩锦重新看向监控屏幕。

一旁,徐川淡然的看着监控画面,对于这个实验,他的确不是很慌。

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他主持过的大项目,见过的大世面海了去了。

别说对直线粒子加速器的改造了,就是整个核废料重新利用项目在他主导过的项目中也不算什么是事。

更何况,即便是这次实验失败了,他也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所以他的确不怎么慌。

随着实验的正式开启,各种监控和探测器的数值开始变化,专注着的工作人员也开始汇报情况。

“检测到辐射强度上升!”

“检测到转换电流输出上升!”

“当前LIGHT加速器输出稳定,按照计划将在五秒后提升粒子流束数量”

“.”

一系列的声音在监控室中响起。

盯着监控屏幕上跳动的数值和曲线,徐川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容。

尽管实验测试还没有完成,甚至一轮调试都还没有稳定下来,但从那些跳动的数值和曲线上,他已经看到了结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