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翻地覆六十年首卷
作者:蓟州人孟凡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8.4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节 老县城的城墙
第一节 老县城的城墙
蓟县是历史文化名城,自春秋以来即设县置州,隋朝还被设为渔阳郡的郡址。但是,由于历史资料保存的不全,过去的郡城、州城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
根据《蓟县志》记载,元朝时,蓟县是蓟州下属的渔阳县,州治和县治都在这里,另外周边的玉田、丰润、遵化、平谷四县也归蓟州管辖。可是作为州治的渔阳县县城,却只是夯土城墙,而且这里的夯土城墙,是什么年代建造的也不清楚。明洪武四年,也就是公元1371年,对夯土城墙进行了砖石贴面。也就是把过去的土城墙的内外两侧和上面,用石块和大块城砖包裹起来。本文所说的蓟县老县城的城墙,就是明清朝代以来的城垣。
蓟县的城垣位于县境中部,形状为北圆南方,方圆九里十三步。北圆指的是北面的城墙是一条弧线,而东、南、西三面的城墙都是直线。
老县城的北面没有城门,东、西、南面城墙的中部各有一个城门,都是圆顶拱形城门,俗称城门洞。东门位于现在的气象局大门和农商银行(信用联社)办公楼北侧街道上,西门位于独乐寺西边停车场南侧街道上,南门位于南楼商场与建材局办公楼之间的街道上。城门洞的上方前后面都悬挂着知州手书的匾额,东门的东面称“永固”,西面称“东来紫气”;西门的西面称“永宁”,东面称“西拱神京”;南门的南面称“永康”,北面称“达津”。
老县城的东、南、西城门洞上都有城楼,都是斗拱飞檐的宫殿式建筑,是长方形的屋子,相当三四个鼓楼上的楼室大。城楼是守城士兵的宿舍,里面要住好几十人呢。这三个城门楼一直保存到1945年9月。北面的城墙没有城门,但在北城墙的中部有一个城楼,俗称“北极楼”。
据记载城墙上还有两座敌楼,但是在城墙上的什么位置不清楚。
在城墙的四个转角处,也有楼阁样式的士兵宿舍,俗称“转角楼”。
由于清代蓟县县城已经失去抵御外敌侵入京师的作用,驻守城墙上的士兵人数减少,作为守城部队宿舍的城楼和角楼作用渐失,两个敌楼、北极楼和东北角、西北角、西南角的转角楼因年久失修而损坏拆除,到清末年间,只剩下一个东南角处的“转角楼”了,位于现在四正街北口东北侧的财政局家属院处。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东南角的转角楼被拆毁了,城墙上只剩三个城门楼。
三个主城门外边还有瓮城,俗称月牙城,瓮城只有城门洞,上面没有城楼。南门的瓮城城门朝东开,西门、东门的瓮城城门都是朝南开。出城需要拐两个九十度的弯,才能再往前走到三个关的大街上。
城门洞大约四五米高,三四米宽,每个门洞里都有两扇二十公分厚的大木门。主城门洞里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登上城墙顶部的台阶人行道和斜坡型的大马车道,登城车道及与其相连接的地面道路,被人们俗称“马道”。城墙顶部的中间是供人和大马车行走的通道,外侧是作战用的垛口,内侧是半人高的护栏墙。
老县城的城墙不是普通院墙那种与地面垂直的建筑,而是略有坡度(80多度)的等腰梯形体。它的高度大约十几米(县志记载为三丈五尺),比现在城里的鼓楼基座要高得多,而是与鼓楼的房檐差不多。城墙顶部一般有三四米宽,到城门处就更宽了。因为城楼的楼室就比普通城墙还宽,再加上楼室前后的行人走车的通道,当然就更宽了。城墙的底部俗称“城墙根”或“城根”,为防止非法登城,城根的两侧没有与其相连的其他建筑物。城根的外侧是一条三四米宽狭长的空地,再外边是一圈护城河。城根内侧除去城门附近的城根有可以行车的道路与城墙的马道相通外,就是空地或者园田,临近的建筑只有庙宇,没有民宅。
蓟县的老县城规模不算太大,但是,与周边几个县的老县城相比,还算是比较大的。据老人们说从东门到西门的大街长三华里,从南门到北城根也是三华里。可是据我的观察,东西方向可能比南北方向要长些,要相差二百米左右,不是标准的正方形十字街道。
城里的居民区以鼓楼为中心,按街道划分为四个村,即东南隅、西南隅、东北隅和西北隅。三个城门外的居民区称为东关、西关和南关。过去俗称的“城里人”,就是指的三关四隅七个村的人。
蓟县县城的城墙在1945年以前一直保存的是很好的。虽然自1644年清军入关后,蓟县就成了内地城市,城墙也失去了抵御外敌侵略的作战功能,但北部山区里的响马(窦尔敦一类的山大王)还是有的,他们没有攻城掠地的能力,却有打家劫舍的本领。因此,过去的城墙在防盗抢方面,还是有作用的。所以,一直有守城士兵,城门也是白天打开,供人们进出(持枪挎刀的响马肯定不许进城)。晚上关闭,任何人不许出入。在日伪时期,进出城门还要持“良民证”(类似现在的身份证),以防止八路军和游击队进入。
自明代以来,蓟县的老县城就变成一座砖城了,城墙的外皮是用大块城砖砌成的(内侧墙皮也有的部位是块石砌的),里面用黄粘土夯实。城砖是43公分长、20公分宽、10公分厚的青灰色粘土砖,重14公斤(现在普通红粘土砖是24公分长,12公分宽,5公分厚,重2,5公斤),是一种特制的专用材料,什么年代烧制的也说不清。我估计应该是明朝末年维修时留下的的,因为在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兵避开山海关,侵入蓟州时,拆毁城垣。清兵撤走后,需要重修。而在明末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占北京后,以及李自成与吴三桂和清军的战斗中,蓟县县城没有战事,城墙不会损毁重修。所以,这种大块城砖应该是明代生产的,现在老城里有的农户家的砖头墙里还可以看到。
老县城的城墙最后损毁,主要还是由于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占据了东三省,并开始进犯华北。1933年“长城抗战”失败后,国民党政府与日本人签署了“塘沽协定”,蓟县就落到亲日汉奸部队的手中。1935年“何梅协定”签署后,蓟县成为冀东22个汉奸自治政府之一,彻底成为日本人的殖民地,蓟县城里也有了日本指挥官。1938年7月,在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领导下,冀东地区掀起了抗日大暴动,蓟县人民也在此次暴动中组建了抗日武装,俗称“便衣队”(没有军装)。当时蓟县城里没有日军作战部队,只有几个日本官员,一听说下边各警察所被端,吓的往北京跑了。抗日队伍便衣队没费事就占领了蓟县城。但是没过几天,日本人的援军满洲队(伪满洲国的军队)到了。满洲队攻城,便衣队守城。便衣队虽然有一千多人,却只有少数步枪,其余的是鸟枪(散弹火枪)和大刀长矛,没有炮。满洲队虽然几百人,但是武器好。他们在城东离城很远的地方架起了小钢炮,先把东面的城墙给打坏了,然后又用机关枪掩护攻城,便衣队在城上哪里守得住。在牺牲一些人后,赶紧撤退了。日本人又占领了蓟县城,并组织建立汉奸武装警备支队(下辖四个大队),加强了县城的防卫,又对损坏的城墙进行修补。
1943年以后,抗日战争相持期间,八路军攻打过两次县城,不知是真打还是佯攻骚扰,打的不太激烈,也没有打下来。最后是在1945年9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蓟县的伪县长李午阶为等中央军接收,拒绝向八路军投降。为防备八路军攻城,李午阶强令城里13岁至65岁的男子,全部出动到城墙上去挖战壕和修暗堡。城墙垛口是第一道防线,因当时八路军已经有了机关枪和迫击炮,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光靠垛口很难阻挡对方登城。挖战壕就是把城墙顶部的地面城砖起开一溜,挖几条半人多深的壕沟,准备在八路军架云梯登上城墙后,作为第二道防线继续抵抗。修暗堡则是在城墙中间的夯土部位掏洞,把城墙掏空,在城墙外层砖皮上掏枪眼,以阻止八路军靠近城墙。这些暗堡不怕机枪和炮弹,因为枪弹打不透城砖,炮弹不能直射,也炸不到暗堡(迫击炮炮弹是弧形弹道往下落地爆炸,无法朝暗堡发射炮弹)。只能用绑在木棍上的炸药包,靠在暗堡枪眼下面来炸,但是靠近城墙又不容易。由于在城墙上修建了许多暗堡和壕沟,确实给八路军攻城造成很大困难。八路军大部队攻城时,从9月15日至17日,经过两天一夜的激烈战斗,才打下了蓟县城。击毙了李午阶,俘获了1100多个日伪军。这时的城墙和城楼,自然是千疮百孔破烂不堪了。
共产党进城后,蓟县成了解放区。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成功,签订了《双十协定》。当时的中国进入了“和平民主新阶段”,政府也没必要再耗费钱财对残破不全的城墙进行修复了(那时顾不上发展旅游业),于是就组织老百姓拆城。城墙上的砖和城楼上的砖瓦木料,谁拆走归谁。这么便宜的事老百姓能不干吗,所以,很快就把残破的城墙外皮的砖石及城门楼子都拆了。
1946年9月,蒋介石背信弃义,派兵进攻冀东解放区,蓟县县城及几个大村镇又被国民党傅作义部队占领,建立了国民党县党部和县政府,县长是李维周。1947年2月开始,李维周下令修城,准备抵抗解放军的反攻。因为拆城时难免土胎和碎砖头上压下盖,城墙下部大砖拆的并不太彻底,清除淤积垃圾后继续砌砖。又因为大城砖特殊,容易辨认,就让城里城外的老百姓交回以前拆走的城砖。不少老百姓已经用城砖盖房或者打墙用了,国民党政府毫不客气,强行把城砖从房或墙上拆走。当然已无法“原土打原墙”了,又摊派大车去山里运来不少块石,总算把城墙修复上了。但是城门楼没有恢复,可能城楼的军事意义不大,而且也无处寻找宫殿式建筑材料,才没再修复吧。
不过这次修城却白修了,到1947年6月,国民党收缩兵力,全部西撤北京,同时协裹城里的六十一户商铺掌柜全部西逃。国民党军队没有守城,解放军也没有攻城,城墙多坚固也没用啊,这不是白修复了吗。
国民党的县政府走了,共产党的县政府也没有立刻进来,蓟县城里出现了几天无政府状态,有些商铺里没带走的商品,也被有些胆大的穷人给拿走了,共产党的县政府进城后才制止了这种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那些被从房屋和院墙上拆走城砖的老百姓,必然要从城墙上拆回城砖,以修补自家房屋和院墙。对这种“正义”的拆城行为,后来进城的县政府也未表示反对。所以,这次不用政府组织,大家就自发的把城墙的砖和块石都拆了,而且这次比前次拆的更彻底。
1948年7月,国民党部队对冀东解放区开展“大扫荡”,共产党的政府转移撤走了,国民党孙殿英的部队又占领了蓟县城,这次他们在蓟县城里只呆了二十八天,又撤走了。由于来和去都没动武,对破城墙也未变动。
解放后,我在上小学之前所见到的城墙,是满布被拆砖痕的土城墙和土门洞,瓮城的半圆城墙和门洞也都是土的了,进出城门还是绕着瓮城走(注)。后来,大概是1955年农业合作化之后,为方便交通和防止城门洞垮塌,就把城门洞和瓮城都拆除了。三个城门变成了三个城墙豁口,城内的街道直通城外护城河石桥,连通三个关的大道。
那时的土城墙,多数地段还是很陡峭的,只有些人们为出城干活方便而踩出来的羊肠小道。因为拆城砖时造成墙体土胎散落下滑,使城墙的高度降低了,宽度加大了。顶部的墙面,已成为宽窄不一高低不平的荒草地。1958年,在城外西北角修建了三八水库后,在西北隅文庙胡同西头路口修了一条斜上城墙的简易大车坡道,往北通过水库大坝,与城西面的国道——天津至承德的公路相通。1962年党中央提出三自一包的政策后,老城墙上也有不少地段被附近的农户开荒种地,有些地段的城墙斜坡还被开成层层梯田。1969年战备活动中,还有的生产队在城墙上挖过防空洞。
老城墙及其两侧包括“马道”在内的空旷荒芜的地皮,过去被视为无主土地,实际上应该是归属当地政府所有的“官地”。因为那时没有《土地法》,城墙及两侧的空地,究竟是国家的还是所在村集体的归属不明。所以,解放后老城墙逐渐被瓜分为公家或私人的建设用地了。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城墙东南拐角的转角楼北侧,首先建立了县气象站(后来气象站又改建在东城门豁口南侧的城墙上,转角楼处改为财政局家属院)。六十年代后期又在西城门豁口北侧修建了城关医院。
后来,主要是1970年以后,城里人口膨胀,大兴盖房之风。老城墙有的地段建成机关单位,有的地段建起职工宿舍,有的地段则成为城里社员的房基地,盖起了个人住宅。后来城区的建设范围扩展到老城墙外边,不少的地段的城墙又被掘开成为通道。
1980年改革开放后,有些社员家庭和国家单位(建材局、外贸局)又在城墙上建起大楼房。
现在,原来县城里的老城墙,早已丧失了“城墙”的形状。南关的城门两侧,被挖平修建了商贸大楼、建材局、外贸局的办公楼。东关的城门两侧被挖平,修建了供电局家属楼和气象局。西关的城门两侧被挖平,修建了古街商贸店铺和独乐寺停车场。其它地段也有的被挖成了平地,在上面建起了房屋。那些没有挖平的部位,为了建房,也被削去了较窄的城墙顶部,变成了较宽的土岗。
从城外看,老城墙的北半部因三八水库的存在,尚可看到护城河上陡峭的土城墙遗迹。可是从城里看,除了西北部,即渔阳中学至一中体育场一段,还保留着高出地面的土埂之外,真正像墙的地段已经看不到了。
东南角和西南角以及白塔寺西侧等处的老城墙上,都盖了民宅。从老城墙外的街道上看,民房下的地面是个土岗,比外面的街道高出许多。可是从老城区里面看,老城墙部位的地面已经与其它地面无异了,因为大家盖房都讲究垫高地基,老城墙的夯土大多被城里人建房使用而挖走了。所以,从老城区里面来看,夯土城墙早已踪迹全无了。
现在,如果没有老年人作介绍,大多数生活在城区的人,已经不知道蓟州老城墙的位置在哪里了。
注:1991年版《蓟县志》中记载:“1945年10月,城附近居民拆除大部城墙砖石,东、南、西3门瓮城无存。1946年,再次拆除城垣砖石。”此记载与实际不符,第一次拆城墙砖石确实是1945年10月,第二次应该是1947年6月。而且瓮城也只是被拆除砖石,夯土城墙门洞和瓮城都存在。我是1948年出生,我小时候步行出城,见过西关和南关的城门洞和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