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一路泣语一路歌

作者:王贞一 | 分类:历史 | 字数:4.5万

第15节 初到秦地

书名:一路泣语一路歌 作者:王贞一 字数:2554 更新时间:2024-11-25 22:42:27

柳伯懿被一把火铳顶住了脑门,持枪人竟然是自己在开封的好友——慕九夫。

慕家和柳家一样,在开封府都是人前显贵的名流,慕家主营药材生意,商通黄河两岸,据慕家祖训有传,慕府藏有一颗名贵的人参,能治百病,千金难换。

“慕大哥,你怎么会在荆子关?”柳伯懿连忙问道。

“还不都是饥荒闹得,你可不知道,开封现在乱成了一团,官府根本控制不住局面,我听说你全家都搬走了,就想跟你搭个伙,不过你可不够朋友啊,走的时候都不打个招呼。”慕九夫收起了火铳,滔滔不绝地说着。

柳伯懿叹了口气,将自己和弟弟手刃方朔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慕九夫。

慕九夫听完却吸了口凉气,说:

“原来官府通缉的人就是你们兄弟啊。”

柳伯懿连忙做出了禁声的手势,示意他不要声张。

慕九夫会意,他告诉柳伯懿这一次全家人都离开了开封,准备跟柳员外一起结伴进秦川,又或下江南。

“贤弟,你怎知我在此处啊?”柳伯懿觉得疑惑,问道。

不想慕九夫听完却哈哈大笑,回答说:

“我怎会知道你在此处?这一夜湘帮把荆子关搅得鸡犬不宁,街上又传言死了一个当官的,我便出来查看,谁曾想就看见你背着个大姑娘鬼鬼祟祟,我还以为碰上了采花贼呢!”

柳伯懿听完后哭笑不得,自己明明是救人于水火,却被误会成了个江洋大盗。

“伯懿,你和那女子是什么关系?”慕九夫不怀好意地笑了笑,试探着问。

柳伯懿又把为躲避湘帮而误入烟花柳巷的过程说了一遍,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竟然还不知道那姑娘的芳名。

“你们俩说谁是采花贼啊?”兄弟二人在屋顶上你一言我一语,惊醒了睡梦中的柳彬,老员外披上外衣走到天井院向上一看,见儿子和慕九夫在房在相谈甚欢,这才问道。

一夜风波暂时风平浪静,眼见天光隐隐泛白,东方蠢蠢欲动,似乎随时都会吐露晨曦,柳伯懿索性向父亲和盘托出了实情,并劝说柳彬即可启程离开荆子关,带领全家人赶赴陕西。

柳彬听完经过后并没有大发雷霆,儿子大闹湘帮的赌场是为民除害,手刃逼良为娼的总兵官也算情有可原,可唯独柳伯懿将那女子带回客栈让柳彬心中不悦,他暗想我柳家好歹也是开封府的望族,儿子与这等女子拉拉扯扯,岂不坏了家族的名声?

想到此,柳彬清了清嗓子,说道:

“儿啊,给那女子些盘缠,让她投奔他处吧,万不可与我等同行。”

“这...”柳伯懿有些为难,回答说:

“爹不是教导我生而为人,当有所敬畏吗?难道要把她送回窑子里受人蹂躏吗?”

“那也轮不到你来管!”柳彬把眼睛一瞪,不容儿子争辩,气冲冲地扬长而去。

崭新的朝阳还在半遮半掩,长长的柳家车马队伍已经准备停当,柳伯懿催动的卢马绕着队伍来回巡视了两圈,发现除了慕家人外,还多出了很多张陌生的面孔,他连忙去问父亲:

“爹,这些人都是...?”

柳彬哦了一声,回答道:

“这几日住在客栈里,我结识了个挚友,我们决定结伴同行。”

柳彬所说的挚友名叫蔡钟馗,蔡家久居洛阳贩茶,家资雄厚,柳伯懿与蔡员外打过招呼,心说此去秦地多个人相伴也算是幸事一件。

三家车马浩繁,陆陆续续驶出了客栈,直奔西北方向而去。

季秋九月,适逢白露,但看云散青天,一带 澹烟伴红树,半庭香雾绕阑干,荆子关尚半睡半醒,满城尽悄然。

车马队伍刚刚行走出几里地,就看见路边立有一块石碑,上写着“陕西”两个字,而在石碑旁,一个壮汉正就地酣睡,那壮汉膀大腰圆好似一块横卧的巨石。

柳伯懿盯着那大汉仔细打量了片刻,眉头渐渐舒展,他翻身下马小跑到那人的近前,呼唤道:

“贤弟快醒醒,哥哥来了。”

黄咸三慢慢地睁开眼,睡眼惺忪地看着柳伯懿,抱怨说:

“你怎么才来啊,我等了你大半宿。”

此时柳俊生和薛玄也围拢了过来,四个人哈哈大笑,黄咸三直言不讳,对柳伯懿等人仗义出手极其钦佩,他有心跟随,一同结伴四海云游,随遇而安。

柳伯懿求之不得,荆子关不虚此行,薛玄和黄咸三的加入让柳家声势大振,俨然成为了三大家族此去西行的领路人。

荆子关与陕西接壤的土地,是被誉为“秦楚咽喉”的商洛,清时简称“商州”。柳彬事先做足了功课,商州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是秦地的一方沃土,倘若能在此安身,不失为一条上策。

三大家族沿着丹江水一路前行,从商南进入了商州地界,两岸是一望无尽的平原,天边云蒸霞蔚,将湛蓝的天空染成了淡淡的橘红色,众人无不放慢了脚步观看,纷纷感叹八百里秦川果然别有一番风采。

浩浩荡荡的车马队刚刚拐进了官道,就见前方上人山人海,绵延不下几十里,将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柳伯懿见状不禁眉头一皱,他连忙吩咐家丁打探消息,不多时有人回复说,商南一带城关封锁,不准逃难的百姓进城,故此官道上才聚集了这么多民众。

出师不利,初到秦地就吃了闭门羹,三大家族的员外们凑在一起商议对策,大家都隐约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看来饥荒已经波及到了秦地,不知道其它府县也是否如此。

既然县城进不去,柳彬提议只能前往乡镇立脚,柳伯懿找来向导询问周边情况,向导说饥荒肆虐,秦地也未能独善其身,从河南迁徙至此者数以万计,商南县已经闭关,但临近的丹凤县却没有锁城,可以暂且一去。

“哦?这是为何?”柳彬问道。

向导说“商洛”之名来自于境内的一座山和一条河水,山叫做“商山”,水则叫做“洛水”,自夏商伊始,商山和洛水就构成了商州的脊梁,养育了一代代秦人,而丹凤县就是商山的所在地。

说到此处,柳彬已经明白了向导话中的含义,逃荒避难者通常会选择州府这些大邦之地,那里衣食无忧,又有谁会进山呢?

“爹,我到是觉得可以一试,虽说商山在丹凤县境内,不像商南地势平坦,但只要让我们能够安身立命,渡过灾荒家族就能重振声势,回河南繁衍生息啊。”柳伯懿说。

柳伯懿觉得儿子的话很有道理,他赞成先去商山扎根,慕家和蔡家也都表示赞同,三大家族的车队随即调头继续向西,赶赴丹凤县。

一路车辙,尘烟滚滚,车马队渐渐起消失在与天边接壤的秦岭南麓深处,融化了在流云低垂的蓝天下。

广袤无垠的南麓,透露着粗犷豪迈的神韵,红彤彤的艳阳冲破云霞,惊鸿一瞥,双眼已被金色的光芒深深地刺痛。

平原上还保留着秦代修建的屯兵墩台,一直向西延伸看不到尽头,虽然如今早已荒废,但依稀可以感觉到那个金戈铁马的战国烽火,是是非非后人自有评说。

车马队沿着墩台的方向西行,翻过一个个黄土堆,夕阳西下时便到达了丹凤县的边缘,柳伯懿催马跃上墩台,遥看对岸的商山,就见悬崖垂直,壁立万仞,真是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