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大帝
作者:大石浪 | 分类:历史 | 字数:41.2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十一章 张奂将军
太傅陈蕃还是一如继往地下午两个时辰给牛弘授课。
一日,牛弘与太傅谈起帝国对叛乱羌人的战事,问太傅:“羌人归附已久,为何明知不敌而累叛?”
太傅答道:“羌人遂草而居,行无定所,实异于大汉县郡。然我大汉靖边法度,因人而异,无助于羌人王化。”
牛弘想想也对。咱大汉这百多年间,皇权旁落,都是外戚与宦官在斗法。靖边策略肯定也没个准了。虽说在战术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但在战略上帝国应该有一个长期的策略,才能确保边境的安宁。
“张奂将军能捉到蝗虫吗?”牛弘还在关注自己的蝗虫计划。
太傅说:“陛下,草原大漠蝗虫多发。蝗虫果能喂猪,大汉边境屯军粮晌无悠也。为取信于然明(张奂字),老臣已让少府把风箱税收留中备用。”
看样子尽管太傅对蝗虫能否喂猪持怀疑态度。但太傅已留了后着,要是一旦证实蝗虫能喂猪,他准备让大汉帝国的屯边部队都去捉蝗虫。牛弘开出的价格,还足以解决粮晌。
远在金城的护匈奴中郎将大营内,张奂将军接到战报,尹端、董卓二将率领的帝国大军已把几个溃逃的叛羌部落合围在石城一线,不日将发起攻击。
看上去颇有儒将风度的张奂将军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岁月不饶人,常年的练武使老将军看上去精神抖擞,但耐力已大不如前了。要是碰上旗鼓相当的对手,要是一百招之内不能取胜的话,就会落败。不过近十年来,大大小小的战阵中,敌将从来没能冲破中军护卫与张奂将军交上手。
张将军几十年来与胡人的战役中能克敌制胜主要有三点。一是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将士;二是军纪严明;三是在决战前尽量分化瓦解敌人,打击对方的士气。在帝国的靖边大将中,张奂将军的军队丧亡是最少的,却能保持边境的安宁。
在对待胡人的策略上,张奂将军与同样的凉州名将的段颍将军区别很大。段将军的策略只有一个字:剿!段将军策划的战役杀敌多,军功显赫,但自身的丧亡也大。虽说是一将成名万骨枯,但死亡名单中还有大量的帝国军士。
因为策略上的分歧,张奂与段颍几次发生剧烈的争吵,谁也说服不了谁。
张奂将军把这次围剿叛羌部落的战役当作自己的收官之战,所以更是力求完美。在策划战役之初,就把目标定在彻底剿灭参与这次反叛的有关部落首领和贵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震摄其它大小部落,为这一带的边境带来相对长一点的安宁。虽然朝廷把张奂将军和皇甫规将军的对胡策略划归以抚为主的一派。但对那些敢于反叛大汉的部落,张奂将军也是重拳出击,决不手软的。
张奂的家乡在帝国最西端的敦煌郡。自己的两个儿子略显文弱,不适宜征战沙场。此役后张奂将军希望获得朝廷的恩准,把家迁往关内(帝国实边策略中规定,大的家族从边郡迁往关内需上报朝廷批准)。
半个月前,张奂将军收到太傅的信,让他颇感意外。因自己早年曾做过梁冀府中的属官,党人至今仍耿耿于怀。自己跟党人领袖的太傅陈蕃实在套不上交情。
当年受梁冀倒台的牵连,满朝文武包括自己的故旧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自己说句话。只有平时交情不深的皇甫规七次向朝廷举荐,这才重新得到任用。
张奂将军常常对此忿忿不平。那些自命清高的党人把自己曾依附外戚作为污点,那你们现在还不是依附外戚,又能清高到哪里去呢。
读罢太傅的信,让老将军感到一阵暖意,原来是千里之外的陛下牵挂着自己。陛下还是个孩子,能体恤前方将士,大汉帝国中兴有望。
信中陛下还托张奂捉蝗虫,开始张奂还有点不太相信,还以为太傅另有所指。信中要求把蝗虫烫死晒干,帝国以每石一百五十钱收购,不象是戏言,张奂渐渐信了。大漠和草原几乎每年闹蝗虫,只是地点不定,规模有大有小而已。成群的蝗虫对农作物是个灾难,地处西北边疆地区的庄稼人深受其害。对受害地域的损害常常比旱涝灾害还要严重,蝗虫过境能把地里的庄稼吃个精光,颗粒无收。
蝗虫能卖钱简直跟地里捡金子差不多,不需要耕种就有收获。把这样天大的好事交给自己做,张奂将军有点受宠若惊。
要是把捉蝗虫的事办好了,能为军中增加大笔的钱。抚恤阵亡将士的钱就可以多发一点,还可以用来奖励有功将士。这一仗打了近一年了,帝国的将士都是好样的。
现在剿敌已进入尾声,应该好好地准备一下捉蝗虫了。
“来人!”张奂将军喊道。
“将军”,营门外的卫兵一路小跑进来应声道。
“去把杨军曹和斥侯队长叫来”。张奂吩咐道。
“喏”,卫兵答应一声就去找人了。
一会儿功夫,斥侯队长和杨军曹进了将军的大帐。杨军曹是负责后勤的曹官。
“仗快打完了。本将还有一场大仗要打,捉蝗虫!”
张奂命令斥侯队长,在派出斥侯侦察时,随时注意哪些地域今年蝗虫孵化出土多,有集中暴发的地点要随时回来报告。
“喏”,斥侯队长应声去了。
张奂将军接着跟杨军曹商量起怎么捉蝗虫来。初步商定,先制作三百条两匹马拉的拖网,二千只单兵捕虫网。杨军曹按计划准备去了。
安排完这一切,张奂将军大喝一声:“该死的蝗虫,看本将怎么收拾你们!哈……”伴随着爽朗的笑声,走出大帐,散步去了。
洛水河畔的皇家劝农庄这几天也格外忙碌。整个庄园紧靠洛水,顺水势挖通的沟渠能灌溉所有两千多亩庄田。田里的麦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
庄里有近三十户佃户。虽说是佃户,实质上比一般的自耕农过得多好。除了吃得饱外,每年的赏钱够家人添置新衣和其它生活必备品。庄主周赢是朝廷食秩六百石的官员。虽说劝农庄只是一个皇家的礼仪设施,不以产粮多少为目标。但庄主还是把庄园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年打的粮食也不低于附近的同类上田。这关系到皇家的体面。
近些天宫里传下话来,陛下要在劝农庄建一个大型牧场,养猪养鸡养鸭。庄主周赢可不敢马虎,找下属几个经验丰富的佃户反复商量,确定了一个详细的方案。
要修建成排的猪舍、鸡舍和鸭舍,饲料仓库。还要开垦出一片地来种植青饲料。御医还专门交待,为了预防禽兽疫病,应定期在饲料里加些大蒜(古代医者知识面广而杂,人兽不分)。
佃户还说猪和鸡鸭粪是肥田的好肥料,比牛马粪肥肥力更大。还得留一块地作堆肥场。现在帝国的粮食产量不高除了不能精耕细作外,没有足够的肥料,地力不足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尽管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但想到以后劝农庄的庄稼能获得高产,庄主周赢脸上挂满了笑容。那可是实打实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