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大帝
作者:大石浪 | 分类:历史 | 字数:41.2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一二八章 曹操是个热血青年
牛弘这一段时间在后宫有点提不起精神。对于牛弘来说,精神状态最好,最富有斗志的是穿越后的头两年。那个时侯,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必须随时应对挑战。这更容易激发男人的斗志。
皇后和嫔妃们还乐于接受,必竟生活不能重来。牛弘总不可能把嫔妃们退回去,再来一次选秀,要是那样,自己的皇子公主往哪儿退。男人总不能一辈子活在少年,得有女人,有家庭,在享受家庭带来的充实和快乐的同时,承担家庭的责任。
最让牛弘感到别扭的是建章宫,更确切地说是建章宫两个贴身宫女暹儿黛儿。尽管她俩更漂亮迷人,牛弘没法在她们身上找到辰儿鄂儿的影子。牛弘也知道,这世上的人都是不一样的,是不能复制的。既然人家来到了建章宫,全身心地都在自己身上,就应该根据新的对象,打造新的氛围。
辰儿是嫁出去了,见不着。还有鄂儿在呀。要是怀念过去,就多去看看鄂儿就是了,又没人拦着。牛弘也没有这样做。
鄂儿还是那个鄂儿,怀孕和册封对她的性格影响不大。主要是牛弘与嫔妃们相处,坚持一种管理的理念,尽量不厚此薄彼。这也是牛弘很快乐地周旋于众嫔妃之间的关键,牛弘可不想为了一个鄂儿,去打破自己精心建立起来的秩序。
说白了,牛弘是在跟自己较劲。为什么呢?牛弘也不清楚。
人们常说,女人心,海底针,不可捉摸。这话肯定是站在男人的角度来看问题的。有时女人也会碰到同样的问题,就是男人不可捉摸。
现在暹儿和黛儿肯定有这样的感觉。不过她俩无怨无悔,她们不愿放弃,不想混到年龄大了就出宫嫁人。鄂儿是她们的人生目标,她们必须努力,她们知道最后胜利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窦妙是比以前更富态了。牛弘本来没有觉得有什么大的变化,人对自己身边人的变化一般不大敏感。无论是出于礼节还是关心,牛弘一直坚持隔几天就去向窦妙请安。有一次看到窦妙和董氏在一起,才发觉两人的气质神态易了位。窦妙由一个气势逼人的女强人变成一个养尊处优,需要找些事情来打发无聊的人。而董氏则变成更为自信和从容。
好在窦机经常来探望,给窦妙带来不少欢乐。窦机现在领导着一个小组负责编写帝国稚学和初学的语文课本。这让窦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窦机编在课文里的小故事,姐弟俩讨论的兴致勃勃。
窦机在大汉帝国,现在已经是名人了,他的名声直追当代大儒。他组织编写的《解字注音》一书,是帝国书局发行量最大的一本书。尽管帝国还没有版税一说,但他已经赚够了名声。连很多官员都眼红。不过他是窦家留在帝都的一员,多少有点照顾性质的。相对于窦家曾经的辉煌,现在还真不算什么。除非是二楞子,否则没有人是会跟窦机去比拼的。
曹操回到了帝都。那是他们一帮帝国文化使者,根据掸人区的特点,编写了一些文化教材和宣传画,拿来帝国书局刻印。因为书局刻印要审核内容,有可能要求修改,所以曹操亲自跑一趟。离开帝都才一年多时间,曹操看上去老练多了,再也不是那个耍点小聪明,偶尔闯闯祸的官宦子弟了。
曹操这次回来,还带了个掸女招遥过市。相对于中原女人的高头大马,掸女显得小巧玲珑。尽管人长得比较粗壮,但很均称,不乏妩媚,骨架较小。这样的女人在大汉传统的审美观中,只能算是一般。但曹操不这样想,他是第一个把掸女带回帝都的汉人,那一份荣耀是别人无法争锋的。
因为曹操是从掸人区回来的。牛弘知道后,就召见了曹操。
曹操说,掸人区真是个好地方,那里土地肥沃,雨水丰沛,种粮食基本上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帝国的优质铁制农具过去后,耕作就变得比较容易,粮食单产也有望增加。
牛弘问他,文化教化的事情进展如何?
曹操说,那里民智未开,教化起来就比较容易。因为那里原来几乎没有文字,现在帝国文化使者在那些教掸人读书识字,将来那些掸人就成了那里文化素养最高的人了。一旦这些写汉字,说汉话的人成了气侯,那里就逐步汉化了,与中原的区别不大了。
曹操说,那里因身毒文化的影响,有些人信佛。但这些影响抵不过大汉的文化。因为蔡邕编的《续汉境志》里根本没有佛,只有汉人的祖先炎黄二帝。曹操让所有文化使者统一口径,说那佛只是炎黄二帝的后代,因远赴西域与汉人失去了联系才自成体系,繁衍延续。就象百川归海,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归汉人这个大家庭的。
这样一说,那些信佛的人不再坚持了,反而有荣誉感。因为自己能够比其它人早一步回归汉人这个大家庭。
牛弘说,贵在坚持。文化教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贵在潜移默化。
见曹操不提移民的事,牛弘到要追问。向掸人区输出光棍的计划是曹操提出来的,要是移民找不到女人,就没法在那里长期安家,还是会回来的。
因为曹操这次带了个掸女回来,没敢在天子面前提掸女之事。怕落个在天子面前显摆之嫌。见牛弘问,曹操就来了劲。
他说,帝国的开发区和移民村庄建起来后,掸女成群结队地涌来。汉人的文化对掸女很有吸引力,男耕女织,男人干重活,女人持家。对于那些被生活责任压得很累的掸女来说,这无疑是福音。
曹操说,现在帝国对移民的政策是,成家后每户给两间房,三十亩田。这对帝国的移民有很大的吸引力,甚至比他们原来在中原的一般自耕农还要优越。现在第一批移民有一大半男子已经成家了,剩下的也不成问题。
曹操说,与中原不一样,掸人区女人比男人多。小孩中女童就比男童多,移民的规模只要适度,还不大会激起移民与当地人的矛盾。这是与他去之前的想象不大一样。
牛弘也觉得奇怪。后世有人作过大量的研究,人类自然出身的性别比例是男略大于女的,那里怎么会反常。也许那里在文化上重女轻男,才造成出生活下来的婴儿中女多男少。
曹操说,今年帝国平南大军没有继续南下。平南护掸校尉刘虞将军组织将士加宽道路,兴修水利,使得帝国可进行移民开发的区域又增加了不少。
刘将军还组织对掸人区与日南中间的那一大片区域的调查。是徐晃带的队,徐晃出发前还说要到那边河里捉一条大鱼回来的。也不知他们调查队能不能捉到。
牛弘问曹操,这次回来是走那一条路线。
曹操说,走荆州,比蜀道好走多了。
牛弘对曹操一番勉励,就让曹操回去了。
曹操的与众不同在于他这个人在帝国高干子弟中相对有点另类。大多数高干子弟要么玩得昏天地暗,要么随大流。自己的将来一般由父亲来安排。这样说并不表示那些人都是禄禄之辈,他们中有的人也会冒头的。但冒头的时间常常出现在父辈的光环失去后。
曹操这个人的本质不坏,还真是个有点调皮的热血青年。他现在满怀激情,一心想着在帝国的大环境中,如何发展自己,成就一番事业。所谓时势造英雄,只要帝国稳定发展,相信曹操会走另外一条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