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抬棺进谏,祖龙麻了!
作者:乙醇迷 | 分类: | 字数:53.2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1章 全军出击
第31章 全军出击
许多官员都倒吸一口冷气,面露震惊之色。
“两千斤的产量仅仅是最保守的估计。“
“如果天气和煦,风调雨顺。“
“土豆的亩产量基本可以达到三千斤左右,甚至可以突破四千斤。“
赢臻开口补充道。
“四千斤!“
朝堂之上的官员们震惊得目瞪口呆。
一时之间,殿内鸦雀无声。
亩产四千斤,这几乎是一亩地稻谷产量的八倍。
如此之高的产量,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如果我们的土地大规模种植土豆,秦国的粮食问题便可彻底解决,我们的百姓再也不必忍饥挨饿了。“
朝堂之上,每个人都深感激动。
连秦王赢政也无法抑制内心的震动。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土地都用来种土豆,我想秦国的粮食问题应该就能彻底解决了吧。“嬴政深思熟虑后说道。
“恐怕并非如此。的确,土豆产量高,但其保存和运输问题不容忽视。土豆最多储藏半年就会发芽和腐烂。因此,秦国不能放弃五谷的种植,只种土豆。“
赢臻语重心长地回答。
实际上,与土豆相比,红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红薯的产量也非常高。
而且,晒干的红薯片可以储存很长时间,即使一两年也没有问题。
然而,此刻已经过了红薯的种植季节,而现在的时间恰好适合种植土豆。
“你是从何处得知土豆这种作物的?“嬴政好奇地问道。
“其实,西域的商人带给我这种土豆。“赢臻解释道。
“如果土豆真能像你所描述的那样,那无疑将成为大秦的福音。“嬴政感慨地说道。
“豫南的农民们原本主要种植稻谷。在十一月份收获土豆之后,他们可以在田地上改种北方的小麦。农民的土豆收获可以撑到来年小麦成熟的时候,然后再种植稻谷。“赢臻继续解释道。
“出色!这个策略简直是绝妙无比!“嬴政赞叹道。
“但是,农民们种植土豆后,还需要等待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收获。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需要朝廷的救济。为此,我愿意捐出二十万两黄金,用于赈灾,来帮助豫南的灾民。“赢臻坦然说道。
听到赢臻的话,朝堂上的官员们都感到非常震惊。
二十万两黄金,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赢臻能够毫不犹豫地拿出如此大笔的资金用于赈灾,真是令人赞叹。
“你这个提议太好了,我很欣赏你为国家分忧的精神。我将再拨款三十万两黄金,用作赈济灾民和治理蝗灾。“嬴政高声宣布。
在赈济蝗灾的金山之中,赢臻勇敢地提供了二十万两黄金。
而秦国的国库也贡献出了三十万两黄金。
总计五十万两黄金,虽然这个数目在一般人眼中看起来天文数字。
但对于治理蝗灾的任务来说,实际上并不多。
“陛下,我愿承担起这次的蝗灾治理任务,你能信任我吗?“
赢臻抱拳恭敬地提出问题。
嬴政皱眉思索,随后转头看向吕不韦,用询问的眼神寻求他的建议。
“仲父,我打算让臻子去处理蝗灾,你看呢?“
嬴政尚未完全掌握国家大权。
对于大事,他习惯于征询吕不韦的意见。
毕竟他的建议在许多时候,都能影响嬴政的决定。
吕不韦微笑回应:“臻子无疑是最好的人选。治理蝗灾是个艰巨任务,很少有人会主动承担。既然赢臻自愿去,那我们又何乐而不为?更何况,他不仅提供了资金,还提出了策略,拒绝他就太说不过去了。“
况且,赢臻离开咸阳城,就为吕不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一个可以派遣刺客暗杀赢臻的机会。
在咸阳城中,吕不韦并不能明目张胆地行动。
而赢臻一旦离开,就成了他的最佳目标。
“那就决定了,这次的蝗灾治理任务,就交给你了。“嬴政宣布。
赢臻欣然接受:“那么,请陛下准我调配一万士兵,我怕只依靠老百姓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灭蝗虫。我需要这一万名士兵,一同前往消灭蝗虫。“
“你的请求,我同意了。“嬴政点头。
咸阳城外,赢臻骑在战马上,身后是一万军队的壮观队列。
他们一同承担起了这次重大的任务。
赢臻身着璀璨的黑色战甲,英姿飒爽,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无尽的黑夜中的一盏明灯。
虽然赢臻的脚步从未踏过战场。
但他身着铁甲的形象却带着一股无可挡的将军之气。
这是他首次率领军队,他要带领的是一支一万人的铁流,目标是蝗虫肆虐的豫南城。
那里等待他的是一场与灾难的较量。
渭阳君与渭阳夫人,他的父亲和母亲,他们来到这里为赢臻送行。
眼中满含着自豪与期待。
他们的儿子在朝堂上成为了焦点,得到了秦王的高度赞誉。
这一次,他又将向更艰巨的挑战发起冲击。
“该走了,你们回去吧。“
赢臻轻声向父母告别,然后挺身骑马,大声下令:“全军出发!“
随着他的令下,一万名士兵的脚步汇成了一股澎湃的洪流,向着目标地豫南城推进。
这次离开咸阳,赢臻并不担心吕不韦会趁自己不在对渭阳君府下手。
毕竟,渭阳君的身份在那里,吕不韦还没有胆子妄动。
豫南城并不遥远,距离咸阳城只有两百多里。
骑马的话,半天时间就能赶到。
然而,赢臻此行带领的队伍除了士兵外,还有大批的赈灾粮食。
因此,队伍的速度并不快。
估计要到第二天才能到达豫南城。
这些粮食是他购买的赈灾物资,要送到灾区,用来救济灾民。
到了第二天。
大军终于抵达豫南城。
豫南郡的郡守亲自前来迎接,并引领大军进入城中,安营扎寨。
郡守详细地向赢臻介绍了豫南地区的灾情,蝗灾的严重程度远超他的想象。
大量的灾民已经在豫南城内集结,还有更多的人持续涌入。
蝗虫的破坏力惊人。
豫南以南的地区已经开始有人因为饿死。
那些无家可归的灾民,不得不离开家乡。
经过千辛万苦之后,他们这才来到豫南。
郡守的讲述如同一把炽热的火炬,照亮了赢臻心中的决心。
没有丝毫犹豫,他便启动了抗击蝗虫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