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抬棺进谏,祖龙麻了!
作者:乙醇迷 | 分类: | 字数:53.2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2章 扫六合的构想
第142章 扫六合的构想
嬴政表示要灭六国,这对韩非来说,无疑是一记晴天霹雳。
如果秦国真的决定发动灭六国的战争。
那么他的故乡韩国就会身处险境。
所以,他必须竭尽全力阻止秦国启动战争。
“何出此言?“嬴政出声询问。
“陛下,如果秦国真的决定对六国发动战争,其他六国一定会联合起来,携手对抗秦国。虽然秦国强大,但如果六国能够真正联合起来,共同抵御秦国,那就难说了。“
“因此,我认为,现在并非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最佳时机。“韩非解释道。
“陛下,成大事者必须把握住时机。尽管秦穆公时期秦国强大,但并未能完成统一大业,主要原因就是时机不成熟。“
“自从秦孝公上台,周朝的力量开始走向衰落。“
“诸侯国家纷争不断,秦国才有机会逐步壮大。“
“如今,秦国已经强大到无人能敌,陛下明智又贤德,消灭六国就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一般轻松。“
“现在正是秦国实现霸业,统一天下的最佳时机,千万不能错过。“
李斯再次发言。
李斯的这一番话,又一次深入嬴政的心里,让嬴政兴奋不已。
“那如果六国真的联手抗秦,我们该怎么办?“嬴政提问。
目前,秦国无疑是七国中的翘楚。
如果其他国家不联合,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与秦国抗衡。
然而,如果六国真的联合起来抵抗秦国,那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
“陛下可以派遣使者,向各国权贵行贿,破坏他们的联盟。同时,也可以派人拿着贵重的金玉,去各国收买人心,离间六国的君臣,千万不要吝啬金钱,只用五十万金,就足以达到收复各个诸侯国的目标。“李斯出谋划策。
“此计甚好,就由你去执行吧。“
嬴政听完李斯的建议,非常满意,立即决定采纳他的建议。
“是,陛下!“
李斯恭敬回应。
听到李斯的策略,韩非心里一阵震动。
李斯的计策狠辣而巧妙,足以成功破坏六国的联盟。
对于本来就不齐心的六国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此时此刻,他已经无法再阻止秦王发动战争了。
看来,灭六国的大战即将到来。
韩非只能希望他的故乡韩国能多撑一会儿。
“关于统一六国的战争,你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嬴政再次问道。
“陛下,我建议,秦国可以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
李斯再次出言建议。
“哦?详细说说。“
嬴政对李斯的建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所谓远交近攻,即我们优先攻击邻近的国家,对于远离秦国的国家,我们则尽可能地保持友好。“
“一方面,临近秦国的国度能让秦军在战场上旗鼓相当,因为他们可以快速赶到战场。另一方面,那些远离我们的国家,让秦军需要跋山涉水,跨过其他的领土,冲向远方的战场,对我们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劣势。“
“为什么我们不首先与那些距离较远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样,当我们在攻击其他国家时,他们不会背后给秦国带来威胁。“
“我们首先消灭附近的国家,当秦国将他们统一在我们的麾下后,再转身挑战那些较远的国家。“
李斯提出了他的观点。
“绝妙的策略,用远方的朋友遏制近邻的敌人,这个策略真是绝妙。“
赢政听完李斯的观点后,不禁赞叹不已,对李斯的赞扬之词无法停止。
他对李斯的欣赏之情愈发浓厚。
虽然李斯的文采可能不及韩非。
但在决策和建议方面,李斯总是能给他提供精妙的策略和建议。
相对于李斯的活跃,韩非在大殿中一直沉默不语,让赢政有些失望。
“秦国有四个近邻,你们认为我们应该首先攻打哪个国家呢?“赢政询问。
秦国的近邻有四个:楚国、韩地、魏国和赵国。
远离秦国的国家有两个:燕国和齐国。
按照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国应该与燕国和齐国结交。
而楚国、韩地、魏国和赵国,则应该是我们首先攻打的目标。
“陛下,我建议,先取韩地,以震慑其他国家!“
李斯发表了他的观点。
“说说你的看法。“赢政淡然回应。
“首先,韩地离咸阳最近,秦军进攻最为便捷。其次,韩地是七国中最弱小的,是最容易被我们消灭的国家,秦军可以轻易地将韩地并入。最后,韩地与秦、魏、楚三国相邻,地理位置极佳。一旦我们拿下了韩地,对秦国在魏国和楚国的战争中就更有利了。我们先消灭韩地,能让其他国家对秦国心生恐惧。“李斯阐述道。
“你的建议,仍旧独到啊。“
赢政点了点头,对李斯的建议大为赞同。
“陛下,我持反对意见,认为应该保留韩地,首先消灭赵国。“
这时,韩非开口了。
如果他再不说话,李斯的计策就会让韩地成为第一个被灭的国家。
“告诉我你的看法,为什么要先消灭赵国?“赢政问道。
“首先,韩地的确是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但同样,它也对秦国构成最小的威胁,我们随时都可以消灭它。陛下可以将韩地先保留下来,让其作为秦、魏、楚三国的缓冲区。我主张先灭赵国,是因为赵国与燕国和齐国接壤,如果秦灭赵国,将更有利于我们进攻燕国和齐国。“韩非开口解释。
“我明白了,你先下去吧!“
听了韩非的话,赢政对他有些失望,显然韩非的话并没有打动他。
相比之下,李斯的建议更让他动心。
“是,陛下!“
韩非轻叹一声,显然他意识到秦王并不打算采纳他的建议。
然后,他离开了大殿。
“李斯,你的建议确实符合我的意愿,我现在封你为长史。“
在韩非离开大殿后,赢政说道。
“谢陛下!“李斯向赢政深深地鞠了一躬。
“你认为,韩非主张保留韩地,消灭赵国,是因为他有私心,还是真的为秦国考虑?“赢政问道。
“陛下,韩非身为韩国的贵族,您此时欲吞韩国,他的支持本是人性使然。即使陛下暂且放过他,若他在秦国待得太久再让他离去,也会给我们留下潜在的麻烦。不如直接对他定个罪,依法将他斩了。“李斯建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