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关东粮王

作者:关东老叟1 | 分类:历史 | 字数:86.6万

第二十四章

书名:关东粮王 作者:关东老叟1 字数:5018 更新时间:2024-11-13 02:02:47

第二十四章

郑庆义回到自己的小铺,又开始打点自己的买卖。这天,郑庆义坐在柜台前核打传票。吴善宝背一袋粮从后屋出来,倒进米柜。这时进来一个身穿青布褂,手里拎着个布袋子的老者。进屋后这里瞅瞅那里看看,踌躇的样子想买又不想买的。郑庆义上前招呼着:“您老想来点啥?”

老者道:“你这高粱米多钱一升?”

郑庆义答到:“一角五厘。您来多少?”

“能便宜点吗?”

郑庆义答到:“便宜不了啦,您看开春了,青黄不接,粮价眼瞅就一个劲的上涨,您要是明天来,这个价就下不来了。”

“那到是,转一圈了,还是你这便宜些。”边说边从兜掏出一个纸贴,递给郑庆义说:“你看这贴能买多少?”

郑庆义接过贴子,一眼就看到“富盛泉”三个字,富盛泉发的私贴,郑庆义头一次见着,感到很奇怪。

买粮的人解释说:“我原住梨树城不远,早年卖粮富盛泉给的,儿子来这开个铁匠铺,我岁数大了就奔儿子这来了。手里有两子儿都是这玩意。富盛泉那么大铺子也黄不了我的,所以也没着急花。你要是不收,我还是去富盛泉那兑银子去。”

郑庆义边看贴子边说:“您老别着急。不瞒您说,这贴子我还是头一次见着。富字号发贴子,那么大的铺子咋能说不好使。只是我没见过。您老拿来了,让我开眼了。”

只见这贴子上部,第一行从右至左“奉化县”,第二行中“富盛泉”字略大些;中部的字都是竖印的,右则第一行从上至下“字、第、号”盖半截戳印“富盛泉”,下又有“灯下不付”;中间一行有“凭票取大洋伍吊”, 五数是手书的,上面加盖棱形“富盛泉”红色戳迹;最后一行为“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手书)”, 加盖 “富盛泉记”长方形红色戳迹。整个贴子边缘上有龙形图案和去纹饰。私贴做得很严密,以防有人假冒。这种贴子在东北有些泛滥成灾,但在奉化县还就富字号发过,地户对富字号的贴子很信任。这是富字号掌柜们在钱周转困难时想的着,发贴子顶钱,因不注明持有人,谁拿着就是谁的,即可兑现又可购货,这样在一定的范围内,富字号的贴子顶银元流通。

郑庆义不禁想到,富字号东家曹廷璞真是把买卖做绝了,补助银元流通的不足,还只赚不赔,贴子一经发出,丢失不补,磨破损坏字迹不清不付,那就白拣便宜了。

郑庆义想的不错,每年富字号发的私贴,约有百分之三的所得。所以,发私帖只赚不赔。不过,奉天省现在为了整理金融秩序,已经明令禁止发行私帖了。

郑庆义见这私贴票面完好无损,字迹清晰。马上说:“你这贴子保存的很好,我收了。来我算一下。”

柜上两个人直摇头不让收,并小声地说:“你要收,瞎了咋办?”

郑庆义没有理睬,抓起算盘将珠子归位后,边拨了算盘边叨咕:“六百文大洋一元,一百六十四文一吊,折大洋两角柒分参厘,再乘上五吊,等于壹元参角陆六分五厘,除以一角五厘,可买一斗三升,再找你一分五厘。”算盘打得噼呖啪啦三响。

来人听说后,高兴地说:“行,零头不用找了。”

郑庆义说:“那可不行,一是一,二是二,差一厘也不行。”

郑庆义分咐斗官量米。直到装好给买米的人高高兴兴地打发走了。

吴善宝见人走了,上前看贴子并问道:“还能好使?”

郑庆义肯定地说:“有啥不好使的,没吃过肥猪肉,还没见过肥猪走?富盛泉那么大的铺子,还能黄喽?以后啊见着这玩意,有多少收多少,只要是真的,他能赖账?”

吴善宝摇摇头没吱声。郑庆义灵活的头脑又闪现新思路:“吴老善,你看富盛泉都了发私贴,市面上的钱太杂了,民国以来,东北三省那个省不自个儿发行钱,这和私贴没啥不同。东三省官银号的奉票;吉林永衡银行的官贴;哈尔滨的哈大洋;老毛子的羌贴;日本银行的金票;朝鲜银行的老头票;还有关里的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大洋;连老毛子、小鼻子也发自己的钱。在咱五站不能都好使吧。这么多样的钱谁能都带全啦。”

郑庆义说到这儿,抬起左胳膊指了指着车站方向:只见蒸气机车头冒着黑烟,拉着车厢吼叫着往南驶去。“咱这疙瘩银行多,钱铺子也不少,可兑换钱的少。火车南来北往,你寻思寻思,北边来的人大多都带哈大洋、羌贴;南面奉天省来的人用的是流通较广的奉票;从关里来的人,他们都带中国交通银行的大洋,到咱这儿想花就得换老头票、金票。想换乘南满小鼻子的火车,也得用金票、老头票;乘北满的火车不用说就得用老毛子的羌贴。钞票五花八门,咱不会这兑换率上赚点钱?”

吴善宝想了想说:“理是这么个理,可能赚几个钱?”

郑庆义微笑着说:“小钱也得赚,没小钱哪来的大钱?车站那儿到是有几个钱桌子。”

第二十四章

吴善宝:“你啥意思,说了半天?”

郑庆义:“榆木脑瓜子,咱这儿离车站近,摆钱桌子!在咱门口兑换钱,方便来客,也方便咱自己。以后啊,等发了财,再开个钱铺子。”

吴善宝:“有的钱在咱这疙瘩也不好使,换不出去那不瞎了呀。”

郑庆义拍拍吴善宝的肩膀:“取引所有个换钱钞的,在咱这疙瘩不好使,咱到那儿换啊。把它换进来,再到取引所去换,中间总是有利差的。每天都注意点行情,没事的。”

于是,郑庆义铺开白纸,写上 “本店兑换各种钱币”,让朱瑞卿帖了出去。朱瑞卿帖出后回来就问:“这玩意儿管用吗?”

郑庆义胸有成竹地说:“大小都有点用处,一时谁能预备那么全克,说不定就有人来换。收点利钱也是个来钱道。这事就归你管了。”

朱瑞卿问:“那咋换呀。”

郑庆义开玩笑地对他说:“猪脑呀,车站前有摆钱桌子的,你不会打听打听?”

吴善宝说:“这事我帮他整,咋地也得两人,活计不多费事。”

就这样小小钱桌子支撑起来。俗话说“锯响就有沫”。五站这疙瘩虽说地方不大,可是来来往往的人可挺多。有来买粮谷的老客,有来逛窑子政客。从外地来的人大多在这里倒乘火车。所以天天是热热闹闹。小钱桌子在门口一摆,人来人往的真有不少人前来换钱,图个方便嘛。这个钱桌子一摆,在兑换中获取手续费。义和顺又多了一个来钱道。

天气渐渐地冷了,到了一年一度的收粮季节。郑庆义和黄三良、朱瑞卿正在收拾粮仓,准备抢收新粮。郑庆义说:“两位老哥,今年说啥也得多存点粮。”

黄三良说:“屁大个儿地场,咋存能多少。”

朱瑞卿说:“是啊,要是能租块地,专门加工储存就好了。”

郑庆义说:“眼巴的前事快点干吧。到时候的时候一定会有的。”

郑庆和捧着几条破麻袋过来说:“二哥,这破玩意儿还要吗?”

郑庆义说:“缝吧缝吧还能装。”

郑庆和问:“蒙哥他俩能不能来呀。”

郑庆义说:“能!,只指定能。我估摸着得把家安顿好。到时候的时候,有了钱多盖几间房子。”

郑庆和说:“我看你还是先把玉花接出来吧。她盼的两眼欲穿。”

郑庆义:“说实话,想接她出来,咬咬牙早就能做到。那以后咋办?到时候的时候再说吧。”

郑庆和看到一句话引起郑庆义心情不好,忙换了个话题:“要是象富盛泉大铺子,有地场多收点粮就好了。”

突然,门外吴善宝喊到:“寒山,你看谁来了。快出来呀!”

郑庆义大步奔向门外。一见正王贵、胡勒根,郑庆义不觉大喜。迎接进来:“新粮下来了,我正需要人手。来的太及时了。刚来,先歇着。”

王贵:“我俩就是赶收粮来了。”

王贵和胡勒根真的来,郑庆义非常高兴,就在小铺后院大摆宴席,以示欢迎两个哥哥的到来。同时,也给义和顺的伙计们介绍二人的情况。对王贵的手艺众人没有许呼,都是搞粮的没啥太出奇。而对胡勒根这个斗官,众人是很有疑问的。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没抖了真本事,谁也不能服。

胡勒根知道众人的心思,待郑庆义介绍完后就举起盅说:“今个东家特意欢迎我俩,做为伙计真是感激不尽。我叫胡勒根,在家排行老三,以后叫我胡老三也行,家那也都这样叫。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蒙人的名字起的很随便,胡勒根用汉话说就是老鼠的意思,小时爹妈起的,为的是好养活。趁着这会儿人挺齐,我也借着酒劲给大伙露一手,助助酒兴。”

说完放下酒盅,来到前屋,提起一个斗放在地上,往里装了几掀高粱,然后把身穿的布褂脱下来,往斗里一扔,刚往里放几掀高粱。王贵喊到:“等等,胡老三,用你的布褂不行。”边说边把自己的褂子脱下来扔进斗里。把胡勒根的褂子拿出来,抖了抖穿到自己身上。

胡勒根笑眯眯地说:“你的褂子比我的值钱。”说着往里又添高粱米,直到冒出一个小尖来。然后,胡勒根用斗板麻利地一刮,斗面平平。众人看了半天也没明白啥意思。只见胡勒根把斗周围的高粱米清理利索后,把斗轻轻提起放到一边,把褂子捡起来,扔给王贵。又飞快地把高粱米装到斗里,待把地上的高粱一粒不剩地放入斗里后,再用斗板慢慢地一刮,斗里的高粱米和以前一样溜平。半晌,众人哗地齐鼓起掌来。这才服气地说:“真正的斗官。”“要不人家都管斗官叫粮耗子。”

胡勒根见众人这样说,就清清嗓子说:“你们听说过吧,‘有准斗,无准手’。打斗趟子时技巧全在这手劲上,没个几年功夫是不行的。我放褂子时用重手,侧平打斗趟子,虽然有衣服,然我手劲大使斗内高粱米密实。斗内高粱米当然就多些。把褂子拿出来了,我就立直打斗趟子,斗仍然是平的看不出来少米。”

王贵把褂子扔给胡勒根说:“人送他外号杀人刀,在张家烧锅那儿,卖粮的都得溜虚他。要不一大车粮谷少个四斗五斗的那很平常。”

众人听了很惊奇,特别是年青的,当场就要拜要师。胡勒根穿上褂子说:“今天我是让你们见识见识。想学这个不难,有两年功夫就出徒。难就难在做人上。相当初,我围师傅转了五年,直到最后才教给我,他说:‘我老了本来想带进棺材里,见你心地不坏才想传你。必须记住,佃户种点地粮,不容易,不能坑人家。’所以说,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尖滑使坏。当斗官不能丧良心。我为什么学这个,我爷爷是斗官给害死的,才使我下决心学的。我就是不能让斗官坑人。”

郑庆义这时接过话头说:“一招鲜吃遍天。诸位来来,接着喝。今天破例大伙陪着蒙哥喝好。真得谢蒙哥给大家祝酒兴。在坐的诸位都听好了,我的哥儿们都是这样,跟我干就得正正当当地做生意。坑、蒙、拐、骗成不了大事。现在别看铺小,维持咱十来个人生活还是行的。我不靠欺诈发财,那长不了,到时候的时候,要靠真本事发财,那才长远呢。来为二位入号干一盅。”

大家高高兴兴地陪胡勒根、王贵尽情地喝酒了。

郑庆义看看看大伙喝的十分尽兴,就拿起酒壶对黄三良、吴善宝和朱瑞卿说:“我敬三位哥哥,我爷爷刚去世,这第一盅酒敬我爷爷在天之灵,让他老人家保佑我发大财。”说着往上一举,然后倒在地上。又倒满一盅后说:“这第二盅酒,敬三位大哥。小铺开张,受累了。”

吴善宝、黄三良和朱瑞卿都干了。

郑庆义又开始倒酒:“这第三盅酒,还是敬三位哥哥的,我开了小铺,能实心实意出号跟着我干,我很感激。现在还不是啥,身不身股的还谈不上,不过赚钱大家一起分,年年有账期。小铺就是咱们养家糊口地场,到时候的时候义和顺发展起来,赚大钱!来干!”

喝头两盅酒,三人一直没说话,第三盅喝完,吴善宝说:“寒山说的话我信,今后,你就是我们的东家,我们哥仨儿就跟定你了。你发财,我们借点光,兄弟们是不是?”

黄三良和朱瑞卿点头称是。

吴善宝又说:“寒山这是话里有话,哪里是你郑老寒的性格,啥事说吧!”

郑庆义想了想用商量口气说:“小铺开快一年了,投机倒卯还活润点。现在取引所不让入场交易,想发财别想,糊口也有点难。田中说铺子资本必须得四千元,到时候的时候,还得有四千元交押金。我原说有钱时再说,可眼下大好时机就溜了。所以,我想了好一阵子。爷爷临终给我留下五百元。请你们能不能出钱入股。我想等咱发财了,义和顺扩大了。你们就是大掌柜。这没啥说的,入了股还是东家。你们看?相信我郑老寒的就拿钱,不相信也没关系。到时候的时候,可别后悔。”

吴善宝说:“都这个时候了还后啥悔。这股咋个入法?”

郑庆义:“一千一股,你们看着拿。”

吴善宝:“这一千元我拿了。”

黄三良:“我也出一股。”

郑庆和、郑庆恭一直没说话,这时郑庆恭插话说:“铺子是你俩兄弟的,我也没钱。我不跟你们掺乎。”

朱瑞卿:“我也拿一股。”

郑庆义说:“黄老三,黄三哥。你是最先进我的铺子的,咋也得多认一股呀。”

黄三良见郑庆义这么说,半天没吱声。

吴善宝说:“哎呀,寒山,你这是给他机会当大掌柜的吧。要不我咬咬牙再交一股。黄老三就让给我吧?”

黄三良这时马上说:“寒山看得起我,那能让给你,我出。”

王贵和胡勒根私下里商量一下,王贵说:“我哥俩刚来,赶上这事儿,多少也出点。我哥俩算一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