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启修仙时代
作者:墨墨吃馍馍 | 分类:历史 | 字数:37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九十六章 万世明君
“我大唐律法要改改。”李承乾平淡的语气却在众臣之间炸开了锅。
“这...这,这有点不妥。”
“是啊,是啊。”
“长孙大人,赶紧劝劝殿下。“一个李承乾并不熟悉的大臣凑到长孙无忌身边让他劝劝太子。
在这个大臣看来,长孙无忌是太子的亲舅舅,说话多少有点用。
“殿下三思!”众臣议论纷纷,房玄龄当先跪了下来,请求道:“殿下,这律法百姓已经习惯,贸然改制大有不妥。”
“臣等附议!”
下面为数不多的人一起跪下附议。
留下的这些除了个别的投机倒把的,基本都是一些忠臣或者一些为百姓着想的臣子。
在他们看来,李承乾已经有点暴君潜质了,动不动就杀人,现在还要改律法,指不定大唐就祸害在他手上。
只有少数几个知情的人才知道李承乾并不是什么暴君,现在改动律法必然有理由,但即便如此他们现在也一起劝李承乾不要妄动大唐的律法。
鬼知道后面的连锁反应会是什么。
李承乾高高在上,看着跪倒一地的臣子,眉头紧锁,看起来大为不妙。
“你们起来吧,我先想想。”李承乾摸着下巴,陷入了沉思之中。
下面众人则是小心翼翼的站起身,也不敢说话,都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自己要改律法,众臣绝对会阻拦,而且后面的连锁反应确实不可控。
但不该律法...不该律法貌似现在也没什么损失...
李承乾想明白,开口道:“那就先不改了,官员召集起来,下一级堤上填补空缺。”
“没别的事情就下吧。”
说完李承乾就走了。
含元殿只留下二三十人个个都望着对方,不知道该说什么。
“唉,我给吓得忘了说登基事项!”一个国字脸肤色有些黑的中年男子突然说道。
他也是忘了,这件事本来是要他的上级说的,但他上级已经告老还乡了,同职位的差不多也都是跟着上级回家了。
也不知道能不能在地府相见,所以就只能他说了,但他却给忘了。
听他一说,一些人反应过来。
“我也忘说了!”
“我也是!”
“走走走,咱们去和殿下说清楚。”
“走走!快点。”
一时间十七八个人都走了,看样子是去找李承乾上奏了。
剩下的人,长孙无忌等人也是面面相觑,虽然知道会有大动作,但没想到这么大。
整个朝堂差不多都空了,相信这件事情很快就能传遍整个大唐。
“走吧。”房玄龄开口,几人闻言,跟了上去。
他们是一起的,自然要一起走。
这样一来在原地留下的只有三四个人了。
“唉,不知道殿下是千古暴君,还是千古圣君。”
一个老头突然开口。
“呵呵,自然是千古圣君,你看房大人和长孙大人他们就知道了。”李淳风笑呵呵的说道:“你也别纠结了,我观殿下面相,这是前所未有的万世明君。”
老头:“???”
“你这么说,那老夫就信你的吧。”
“李淳风没说错,殿下是万古圣君,刚刚紫气通天闪耀苍穹,我大唐国运甚至我神州大地的气运都大涨了。”袁天罡在后面幽幽开口。
李淳风和袁天罡自然就是后世大名鼎鼎推背图的创始人。
两人一起把华夏大地的国运推到了二十一世纪,甚至还有一些图都没有解读出来。
在后世有很多人都认为这两人是有本事的奇人。
袁天罡说完便朝着门外走去,李淳风则在后面小跑着追上去。
“袁师兄等等我!”
“唉,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老头摇了摇头也走了。
整个含元殿一时间寂静无比。
此时长安大街上,俳儿带着一些人在到处贴公告。
每一个识字的看过后都站在原地久久不语,即使周围有人不停指指点点也没注意。
只见公告上写着:“五姓七望除陇西李氏外,欲起兵造反,今以被灭,夷三族。”
然后在下面列举了几十条世家犯过的大罪和数百条小罪,数千条要被关监禁的罪,大罪每一条都可以诛九族,小罪则是偿命。
在这些下面还有一些道德层次的事情,比如闹灾荒不仅不救还剥削百姓。
朝堂派遣下去的救灾粮被中饱私囊等等。
世家的名声差不多已经臭了。
李承乾之所以会贴出来就是怕百姓被某些居心不良的人给蛊惑然后造反。
至于这些罪证是什么地方来的。
作为一个带金手指的穿越者,不靠金手指靠什么?
这一招李承乾一开始是没想到的,但在沙雕群吹水的时候,一个叫落落的沙雕萌妹说出一句,你怎么不把世家的罪证发出去。
李承乾瞬间反应过来。
自己有金手指为什么要靠自己去想?
这让李承乾想起来自己刚穿越的时候,说好论坛当智囊团的呢?
李承乾仔细想了很久,可能是论坛的沙雕太多,没啥用吧。
不过沙雕多归沙雕多,以后有奖问答也不怕那些有建议的不出来。
“hetui,没想到啊!看起来颇为友善的世家居然在暗地里做出这些事情。”
“可不是吗?你看看这个,第四十七条,暗中勾结突厥,把我大唐的士兵出卖给突厥,这简直就是卖国贼啊!”
“唉,看起来人模人样没想到背地里都是这样的。”
“多亏了太子殿下揪出了这些卖国贼,不然他们指不定卖了我们多少士兵。”
“我儿子之前就在当兵,后怕不已,幸好回来了,不然就被这些人给卖了。”
“你们再看看这...”
......
长安张贴公告皇榜的也就几个地方,但李承乾为了传播的快点,让俳儿把长安每隔一段就贴一张。
没有多久整个长安都在讨论这件事情。
一些聪明点的商人则抄了一份连忙出了长安,到处去卖了。
这种文字消息,基本都在公告前面抄一份,然后在马车上或者再路上慢慢抄。
虽然消息早晚会传遍整个大唐,但他们就是要打一个时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