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
作者:木子蓝色 | 分类:历史 | 字数:500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56章 平衡
姜还是老的辣。
秦珪对于大唐如今的局面,心如明镜。
“大郎刚才说的很好,宦官是什么?那不过是天子的一条狗,可这条狗是天子养的,打狗也得看主人,你不能因为这狗很凶,就要打死它。”
大唐历经六帝,如今形成的格局,有四大支柱。
开国以来沿续下来的军功勋贵集团,其中最大的山头就是瓦岗系。然后第二大势力是科举考试出来的士人文官集团,经过数十年的科举,这个士人文官集团的阶层势力也是非常强的,遍及朝堂内外。
第三大支柱便是外戚集团。
而这个集团一般现在就是专指秦家了,早年杨韦萧郑王等几家也很厉害,尤其是弘农杨氏和京兆韦氏跟皇唐李家代代联姻,形成紧密的姻亲关系,又有长孙、高氏等几家也很强,但最终都敌不过秦家。
军功集团中的领头羊秦家,扛过了历次权力斗争,数朝拥立之功,奠定了他们无以伦比的特殊地位,自世祖起,世祖高宗中宗以及如今的天宝皇帝,四任皇后都是秦氏女。
连现在还没加冠的年少太子李昚,都已经订了秘书少监秦孝恭的孙女为准太子妃。
第四个支柱,便是宦官集团了。
这四大支柱中,宦官势力非常特殊,高祖圣祖时期,都在大唐的朝堂政局中毫无影响力,甚至品级都不过四品。
但是在世祖李胤在位时,尤其是在清洗掉了长孙无忌一干关陇集团为主的元老派后,李胤开始大肆重用宦官,用这些家奴系统性的建立了内朝体系,以建立一个新的权力平衡,尤其是通过宦官插手军队,以削军功集团的权。
之后虽有短暂的反复,但在天后垂帘和中宗亲政时期,宦官势力进一步提升了,因为天后和中宗,都需要利用宦官来平衡其它几大势力,稳固皇权。
说到底,宦官其实不过是皇权的延伸。
是皇帝找的帮手。
明义上东西两府的宰执,以及计相、内相、御史大夫等当然也是皇帝的臣子,但是,以两府宰执为首的外朝官员们,并不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尤其是世祖之后,宰执虽然分权,但他们联合行使的相权,依然是隐隐压制着皇权的。
宰执代天子执政。
皇帝想掌控朝政,想削弱宰执,想控制军队,最好用最信的过的也就是天子家奴的宦官们了。
所以宦官势力空前大增,涉及到各个方面。
皇帝信任宦官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宦官没了命根子,没有儿子,他们必须依附于皇权,没有自己的意志。
虽然宫中也有宦官家族,但这种家族不能超脱于宦官这个体系,更无法超脱于皇权控制。
宣徽院使重新掌握批红权力,护军中尉们成了皇帝最信任的监军们。
宣徽院除了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外,他最大的职责或说功能,其实是上传下达,尤其是上传的功能。
朝廷中枢处理国家政务,本来就是靠以奏本为主的方式。
地方各道州县和中央的各司的事务奏报,都要求一正一副两本。其中副本直接送入宣徽院,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皇帝通过宣徽院的宦官们,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
虽然,皇帝出口为敕,是一种大众都认同的观念,但事实上,在大唐,皇帝的敕旨也必须经过中书舍人或是翰林院制诰拟制,并经过中书门下,方得为敕。
不经中书门下发出的敕旨,被朝野视为斜封墨敕。
哪怕是翰林院所分掌的草拟内制之权,他们草诏的内制诏敕也都有严格的范围限制,甚至最后同样也得经中书门下用印署名。
军国大事,两府议定,面奏获旨。
中书造命,门下审计,有未当者,在中书则舍人封驳,在门下则给事中封驳之,始过尚书奉行,有未者之,侍从论思之,台谏劾举之。
这些说的是决策。
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决策的过程,就是信息的汇集、分析过程。
皇帝居于深宫,想要做出正确的决策,那么首先就要保证对信息掌握的充足、全面,否则失之差厘,谬之千里。
皇帝设立宣徽院,可不是说自己懒,不想批阅奏章,交给宦官们代为处理。宣徽院最重要的一个职责,其实是收集信息,确定皇帝不会消息闭塞,堵塞耳目。
所有奏事的章奏的副本送入宣徽院后,宣徽院会有一个专业的宦官团队对这些奏章进行一个处理。
登记入档,然后整理分类。
把所有的奏章根据奏事内容不同,分门别类,甚至还要分出轻重缓急等,最终把这些整理好上报宣徽使,宣徽使则将其中重要的呈报天子。
这样一来,既过滤了一些小事杂事琐事,避免浪费精力,又能优先处理重要的事务。
当然,朝廷的六部九寺、三省、两府诸衙,本身也是一级级的过滤、整理、处置的机构,会把各种各样的信息、官员们的各种奏事的札子、奏本等整理、处理。
最终汇聚在政事堂,宰相们堂议,拿出初步的处置方案,一般就是贴黄票拟,然后上报天子了。
宣徽院和政事堂职能看似重叠,但实际上这是保证皇帝权力最重要的一步。
若是没这一步,那么皇帝虽是天下之主,但他所能看到的听到的信息,就已经是经过宰相们过滤甚至是删减、编辑过的了,这对于皇帝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皇帝通过宣徽院的宦官团队,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处理机构,保证信息的全面和真实,甚至由宣徽使等高级宦官们提供处置建议,做为决策参谋。当两府汇报相应事务时,皇帝这边其实已经有了准备,应对也更从容,甚至不会被期瞒。
而宣徽院的批红权等,其实都反而还不如前面那个更重要。
北衙护军中尉,以及边镇节度的监军使,则都是皇帝试图加强对军队兵权控制的直接表现。
毕竟李世民之后的大唐天子们,不管是见识还是能力,甚至是威望都远远不如,他们必须通过这种团队的操作,来保证权力。
秦珪就早看透了这里面的逻辑。
知晓了宦官们权力来源的根本,所以他才不会跟秦伦一样喊着要干死没卵子的阉竖们。
你要干倒某一个行事嚣张不法的宦官可以,但你不能冲着所有宦官去,因为这些人是皇帝甚至不是某个皇帝弄起来的,而是如今大唐皇家,是整个皇权需要的走狗。
谁敢向整个宦官体系下手,那谁就是在干皇帝,干整个皇唐李家。
这是相当愚蠢的行为,秦家虽然在朝中既是最大的外戚,又是军功集团的领袖,但也不能去做这种事情。
到如今,皇帝、皇家、朝廷、文武、宦官、外戚各种势力交集,早就已经十分复杂了,现如今四大支集的支撑下,朝廷是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皇帝也起码是感觉到些安全感的,可如今这时动宦官集团,那皇帝就可能感受到皇权受到巨大的威胁。
“宦官们虽有些嚣张跋扈,但也狂不到哪去,还能凌驾于皇权之上吗?朝中的两府宰执,甚至是军功集团、官僚士人阶层,是那么好凌驾的?我们秦家不要做这个出头鸟,也没必要。”
“真有个别太嚣张的,我们可以直接搞死搞残,但别想着对所有宦官下手。”
秦伦有些惊讶的张大着嘴。
五十岁的他人生一帆风顺,崇贤馆学生、科举进士、秘书省校书郎、政事堂堂后官、长安县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太子通事舍人、中书通事舍人、中书舍人,陕州刺史、安西节度使司马、安西道观察使、兵部尚书、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仕途之顺利,每一步都踩的刚刚好。
正因太过顺利,所以有些事情的见解,确实不如秦珪和秦孝忠,他们都曾长期镇守西域,比起每任职务担任时间不长的秦伦,确实不一样。
“那就这么算了?”秦伦良久才道。
秦珪呵呵一笑没回答。
“二十一叔,你想想为何高祖朝和圣祖朝没有宦官得势、专权?为何世祖当年要重用宦官?”
说白了,就是因为军功集团势力过强,就是因为相权过强。
哪怕相权几经拆分,但东西二府加上计相、内相依然还是外朝,他们联合起来后,皇帝依然掌握不住。
所以皇帝才会需要宦官掌权,需要用宦官们建立起一个庞大而全面的内朝体系,甚至是监军体系,这都是为了平衡权力,加强皇权。
搞明白了这个出发点后,再来看当前局面,就很明了了。
“或者,再想想历史上的后汉朝。”
秦伦对这个答复并不满意,“后汉朝宦官专政甚至废立天子,后汉之亡难道不是宦官专政导致的吗?难道我大唐还要走这条路?”
“后汉灭亡可不全是宦官干政导致的,或者说,若是后汉没有重要宦官来加强皇权,后汉说不定灭亡的更早。当然,后汉虽然重用宦官,利用宦官确实加强了皇权,但最终后汉的灭亡,宦官专政也是一大亡因。”
秦伦沉默。
如今的大唐真的在往汉朝的老路上走了,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然后士族、豪强并起。
“其实也不必过于担忧,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的。”
宦官既能加强皇权,也会危害皇权,就如强力外戚秦家,几次定策拥立,保大唐社稷安宁,但秦家的庞大势力也潜在的威胁着皇权。又如朝廷推行了几十年的分封制度,既减轻了宗室和功臣们对朝廷的直接威胁,但边疆的这些封藩诸侯,也在慢慢的变成新的隐患。
十三节度边镇为大唐守边护疆,却也同样有强枝弱干的危险。
如何维持一个权力的平衡,这很重要。
只要不打破平衡,某一方势力不越过界限,那么就还能相安无事。
宦官专权?
秦珪端着茶杯笑笑,现在说大唐宦官专权还太早了些,他们现在还真只是大唐皇家养的一群看家守门的犬而已,恶犬都还不算,因为这些宦官虽然在十三节度边镇都派了监军使,北衙各军也派了护军中尉,但他们现在仍然对军权没有什么影响力,并别说控制力了。
暂时还只是一个监督的存在。
只要宦官一天还不能直接染指兵权,宦官就始终是一群外面凶恶实则没什么威胁的看门狗罢了。
同样的,宣徽院的宦官们虽有批红之权,但这个批红之权跟中书门下和枢密院的军国决策之权可不同,他们只是代皇帝行批复之权而已。
决策文武的,还是两府宰执。
从某个角度来说,外戚和宦官都是皇帝信任倚靠的两大势力,甚至有天然盟友的味道。
当然,以秦家如今的地位,没必要跟宦官们搅和在一起,但也没必要对着宦官们喊打喊杀。
让别人去盯着吧。
真有宦官做的过份了,可以不留情的揪出来打杀了,但对整个宦官集团却不能动手。
秦伦感觉很挫败。
“今天这个喜庆日子,还是说点其它的吧,谈那些没卵子的家伙,实在是倒胃口。”秦珪笑着道。
秦伦这个寿星公却没有什么谈兴了。
本来他是准备好好的搞一下这个宦官专政的事情的,甚至计划着掀翻宦官们,废除掉内廷诸司,罢撤护军中尉、边镇监军宦官们,也算是他做为宰执的一个政绩。
但现在被叔父和侄子这么一说,他也意识到之前犯了个大错。
“安国公郭待封最近上本,说之前西昌、吐蕃、苏毗、象同出现的那次大叛乱,影响极其恶劣,也是这些高原上的蛮子们辜负了天皇的恩赐。他提出要把苏毗、吐蕃、象雄这高原三藩属国,全都直接改土归流,并皆纳入西昌道,他的西昌镇将士已经做好了出兵的准备,要把那些敢叛乱朝廷的乱臣贼子通通铲除!”
郭待封是郭孝恪的儿子,当年郭孝恪和其长子在西域战死被杀,朝廷不少要要追究郭孝恪丧师辱国的罪名,最后还是入朝的秦琅保全了他身后名,还力主追赠。
事后又让郭待封兄弟随秦俊去西域从军报仇。
先前吐蕃西昌等地出现大规模叛乱,滇越道节度使秦彦道率兵北上平定叛乱,事后,郭待封从安西节度副使调任西昌节度使。
他刚上任没多久,整顿兵马,清剿叛乱余孽,搞的也是风风火火,现在更是直接提议要把整个高原地区,全都改土归流,都纳入到西昌道,纳入西昌镇节度使之下。
秦珪端着茶杯,“郭待封和郭待聘兄弟俩个当年夺情从军西征,打起仗来不要命,我印象深刻,本来这兄弟俩个当年是学文的,郭待封还中了举人,准备考进士的。”
“郭待封是个狠人,郭家兄弟也一直记着当年三郎对他们家的恩情呢,他既然想对高原三国用兵,倒也没多大问题,他有这能力,况且经历上次的叛乱后,我觉得改土归流的条件也算成熟了,高原那些部落蛮子,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没必要一直留着。”
秦孝忠低头思索了下。
“现在用兵高原合适吗?刚经历了江南叛乱,今年又是新皇继位初年?”
“这有什么,该打就打,新皇刚继位,若是平定高原三国,这不也是给新皇的献礼吗?”
秦利见和秦景嗣这堂兄弟俩,都出声表示愿意去西昌支援郭待封。
“明天拿出来两府议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