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 分类:历史 | 字数:329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33章 挖人!
朱瞻基走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甚至闻讯而来的郑和留他喝了酒再走,朱瞻基这个面子都没给,搞得郑和还以为自己哪里得罪了太孙。
惴惴不安了好久!
好在黄昏找到他,说准备离开广州,南下进入广西,然后从广西到交趾,离别之前,和郑大监喝个酒吃个火锅,培养培养感情。
席间,郑和问太孙为何来去匆匆。
黄昏如此这般一说,郑和悚然动容,“按照你的推测,在……”手头没有地球仪,思索了一下地球仪上的全图,道:“从广州出发,然后经由日本,再一直向着东北走,那边还存在一片陆地?”
黄昏微微颔首,“近些年海外贸易发展极好,有的人不止下西洋南洋,也往北方和东方走,确实有的人在那边看到了崭新的陆地,只不过语言不通,上岸之后多有冲突,认为这些地方的蛮夷没开化之地,所以没有报告官府。”
确实有这个流言。
但黄昏知道这不是流言,肯定是那些富于冒险剑走偏锋的商人发现了北美大陆,也可能是南美大陆,更可能是澳洲。
反正有这个消息在广州民间流传。
不管是南美北美还是澳洲,都是好消息,自己可以利用起来,来解决这一次宁德的事情,也能有正儿八经的理由,让时代集团组织出海,为发现北美大陆打基础。
郑和有些激动,“如果真是一片没开化的土地,那么镇西公是怎么想的?”
黄昏笑眯眯的,“怎么想?”
思索了一阵,对郑和道:“郑大监,咱俩之间就不藏着掖着了,我目前的处境你也明白。”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我以军功封公,连下亦力把里和金帐汗国两国,已经直追狗儿大监在中南半岛的功绩,所以陛下不让我插手女真的事情,就是担心功高震主,陛下都已经在猜忌我了,你说等太子登基或者太孙登基,我在大明还能过安稳日子?”
郑和哈哈一笑,“你想多了。”
黄昏愕然。
郑和乐道:“陛下不是现在才开始猜忌你,从你开始组建应天的蚍蜉义从,陛下就已经猜忌了,只是那时候你还不成气候而已。”
黄昏:“……”
郑和忽然又道:“也许比这更早,在你的时代集团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时候,陛下也许就会猜忌你了,毕竟这事你理解,我中原王朝的君王嘛,都是这样的。”
黄昏叹气,“可不是么。”
郑和道:“如果那边真有一块陆地,你是打算搬过去?”
用的是搬。
而不是迁。
搬的意思,是要把所有家当都带过去。
黄昏理所当然的道:“这是自然,那边都没开化,全是蛮荒人,我就这么过去,什么也干不了,所以我必须将我所有的财产都搬过去,这样才能迅速在那边发展起来,从而在那片大陆上形成统治力。”
时代集团得搬过去,大明的工业体系得照抄。
这将是一个无比弘大的工程。
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的旷世之举。
郑和有些担心:“陛下会同意吗?”
黄昏想了想,“很难,不过事在人为,毕竟我离开大明,彼此都好,而且我也不可能把时代集团的财富全部折成金银搬过去,这样会损害大明后世人的利益,我只会带部分金银过去,甚至时代集团都不会全部般过去,只会在那边新建一个分部。”
一个媲美大明时代集团的分部。
那时候,大明这边的时代集团就要拆分,然后该国有的国有,该自己带走的就得带走,只有这样,自己在北美大陆那边的时候,才能继续开展海外贸易,用坚船利炮去敲开其他大陆的门,用时代集团的糖衣炮弹去掠夺他们的财富。
只是这都是后期的事情,前期是从印第安人手上抢地盘。
既然抢地盘,肯定要有人。
所以黄昏乐呵呵的道:“我到了那边后,肯定也要成立海军,所以郑大监,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去一个崭新的陆地开创一个崭新的天地?”
而且要考虑一个问题。
去北美大陆后,是走民主,还是走封建再到民主,如果走民主倒还好,不过问题在于走民主的话,从大明这边移民过去的人,恐怕需要一个接受过程,封建倒是简单,过去之后称王。
既然是王,肯定得有王宫。
那也就需要内侍。
郑和过去的话,就能派上用场,毕竟是当个内官监太监的人,总领所有内侍。
郑和愣了下,很有点心动啊。
去一个崭新的大陆,开创一个大明的第二个国度,一旦成功,这封殊荣犹在开国功臣之上,甚至可以比美一般的君王了。
不过他也有顾虑,没有表态明确的同意和拒绝,只是言辞再说再说。
黄昏懂了。
郑和还要看朱棣的态度。
毕竟他俩是穿一条裤子。
继续喝酒。
郑和涮了块毛肚,在等待过程中问道:“这么说,你要从大明这边带走大量的人?”
黄昏夹了个鱼丸,又从锅里夹了个墨鱼仔凉着,这才答道:“肯定需要大量的人,建筑方面的、金属冶炼方面的、耕种、养殖、渔民、裁缝、饮食、水利、教书匠……几乎方方面面的人才,我都需要带一些过去,约莫估计了下,至少也得百万左右,才能迅速在那边站稳根基,建立一个拥有经济、军事能力自给自足的国度,否则就成了给当地土著送菜的运输队了。”
这个时候,印第安人还很多很多。
郑和倒吸了一口凉气,“百万之巨的人口,怕是想多了啊?”
陛下绝对不会同意。
黄昏也知道很难,随口道:“简单算一下,时代集团要过去一两万人,蚍蜉义从加上宁德那边的忠义之士及其家眷,这差不多就十万了,各行各业的人才数万人,再加上家眷,又是十来万人,再有几十万在大明无土无地的农民,这可不就一百万人左右了。”
又道:“还得从中南半岛和漠北、亦力把里、金帐汗国招募人过去,我预算的是要到一百五十万人口左右,就能真正的在那边站稳并且打好根基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