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宜禄立志传
作者:马木东 | 分类:历史 | 字数:173.7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十章 内迁
“这是些什么人啊?”
平心而论,陈若其实觉得秦英这个妻弟为人其实挺不错的,可是在简化字这方面上,他还是忍不住和他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之所以爆发这么一场冲突,这里面究竟多少是因为简体字本身这件事情,又有多少是对秦谊权势的不满,陈若也不知道。
现在秦谊管得可够宽的了,甚至连写什么样的字也要管,由不得陈若心生不满。大汉帝国上一个如此能折腾的执政,还是二百年前的王莽。此时此刻,王莽的首级还在和斩蛇剑、孔子屐放在雒阳的宝库之中,警示着那些想要篡夺大汉江山的野心分子们。
都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和秦英发生了这么一个纠纷之后,陈若也是在新野待得有些烦闷,如果当时不是因为秦英主动结束了这个话题,陈若恐怕会和他吵得不可开交。尽管如此,陈若也是不准备继续待在新野,准备找个机会赶紧离开。
于是在第二日一早,陈若便离开了秦英的家,他也不想麻烦秦英的家人,自己出去准备一些干粮,然后返回故乡,
只是走到新野街头之后,陈若却是很快便看到了一群一群或披头散发,或扎着辫子,身穿毡皮衣的蛮人。陈若也是见过不少异族人,但是这幅打扮的他还真没见过,也是忍不住自语道。
“这是……从……从凉州迁过来的羌人!”
陈若身边是有人的,是一个看上去十来岁的穷小子,穿着一身破破的衣服,脸有菜色。这么一个比乞丐也强不了多少的孩子,陈若完全没有放在心上,结果没想到自己自言自语了一句,这个少年竟然主动把这句话给接了过去,只不过这个小孩有点儿结巴,这一句话说得异常别扭。
听了少年的话之后,陈若也是忍不住点了一下头。大汉帝国一直都是有着将归附的异族内迁的行动。这么一番操作下来,边郡的敌人少了,还充实了户口,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只是这世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政策之下,譬如说与羌人对抗最激烈的凉州,也是内迁进来不少归顺的羌人,这些羌人与汉人杂居,既要受汉朝官吏的管理,还要受原先部落头领的统治,久而久之也是逐渐离心离德,成了不安定因素。导致东汉灭亡的羌乱,其中也有不少这些内附羌人在闹事。
至于历史上,到了晋代,匈奴、鲜卑、羯、氐、羌不断由塞外迁入中原内地,甚至连经济发达的帝王之基关中都有着大量胡人,最终在八王之乱后又形成了五胡乱华这一历史事件。
而作为执政的秦谊,也是遇到了大量异族请求内附的要求。帝国的边疆大多数都是些穷乡僻壤,如果要是好山好水,早已经被汉民族占据下来。
这些在穷乡僻壤中生存的异族,生存压力也是非常大,也就成了影响社会治安的不安定因素,将这些异族迁移到生活相对好一些的内郡,的确是能够减少一些边郡不必要的麻烦。
比起让边郡战乱不休来,内迁这个手段不只是省钱,甚至还能赚钱,内迁的胡人都要编户齐民,也就能给大汉交纳赋税,已经大汉成了处理边郡胡人归附的一个常规手段。
自从大汉重新掌握凉州,并且勾连西域以来,凉州地区羌人的日子又变得不好起来,尤其是凉州的豪强们,在西域贸易之中赚到了不少好处,也是更加心向朝廷。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几年闹事的羌人,因为阻断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甚至不用朝廷出力,凉州本地的豪强们便出面解决掉这帮子人。
而在汉人活动的压缩之下,不少羌人生存区间日益缩小,也是有些小部落,在头领的带动之下,主动要求内附。然后凉州方面,也是准备按照以往的惯例,把他们安置在凉州的一些郡县之中。
这些事情也是被雒阳的秦谊知道,一直在提防五胡乱华事件爆发的他,可是一直关注着让异族内迁的事情。
但是在这个情况之下,内迁却是处理异族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毕竟对异族占尽杀绝实在太花钱了,稍微有点儿不注意,甚至还会死不少人,还能赚钱的内迁自然成了首要选择。
面对着因为生存环境日趋恶劣,想要内迁换一口饭吃的异族,秦谊也只能允许少量的部族内迁。
不过比起历史上毫无章法的内迁,秦谊也是制定了几项规章制度。
首先,凡是内迁的部落,其头领给予一定的财物奖励,但是从此之后头领必须和他的部落分开,再也不能有所联系。
其次,内迁的部落也要进行细致的拆分,必须把这么一个整体打乱成一个个的原子,让彼此之间失去以部落为纽带的联系、
最后,就是安置的时候在全十三州范围内进行安置,不止限于那些边郡进行安置,甚至有一个一百人的小部落,一通安置下来,竟然被分置到除去交州和扬州的其他十一个州中。
这样的安置手段,比起整个部族异地安置,无疑要浪费很多精力和钱财,也很考验官员的能力,而大汉百姓也不总是善良的,某些安置的胡人,可能也会受到欺压。
但这对秦谊来说,却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把内迁的部落完全打碎,均匀的散布到整个天下之中,才能利用大汉的人口优势,短时间内将他们给消化掉,那种整体异地安置的办法,对民族融合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只会造成双方的矛盾。
正是因为秦谊对内迁部落进行得强制规定,所以这十年来,并没有多少部落愿意内迁,毕竟对部落首领来说,一旦内迁,他将失去对整个部落的控制,部落里面的亲人,很有可能终其一生都不能再次见面。
只有那些实在是过不下去的部落,才会选择内迁,而一旦进入内郡,他们便想跑都跑不了,只能按照大汉官吏的命令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