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千古贪官,秦始皇赐婚公主

作者:西部活阎王 | 分类: | 字数:43.6万

第165章 性格火爆

书名:大秦:千古贪官,秦始皇赐婚公主 作者:西部活阎王 字数:2187 更新时间:2025-02-13 02:00:50

与之相比,指挥专业的三十八名学生却在紧张的学习中度过每一天。

他们是大秦未来军中的中流砥柱,培养他们的任务重大。

他们不仅有一军总指挥的职责,还包括先锋大将和军中参谋。

因此,他们的学习任务不仅更多。

而且由于年龄和职务不同,学习过程中也充满了挑战。

苏牧刚刚踏入学院,就听到了操场上传来的呐喊声。

“上啊,继续拼!”

“樊哙,别留力啊!使劲!”

“好,下半身用力踢!”

“防守要反击!”

指挥专业的学生们围成一圈,不断高喊、呐喊。

边上还有几个特殊的人。

一个个占据着位置,双臂交叉盯着操场中央。

龙且和樊哙,一个来自青龙军,一个是武比冠军,大秦第一勇士的获得者。

两人都是性格火爆,一进入学院就互相看不顺眼,经常发生争执。

他们之间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第一勇士的称号。

樊哙认为龙且根本没有与他进行过比拼,不配拥有大秦第一勇士的荣誉,因此经常挑衅。

然而,尽管第一勇士的称号很重要。

但并不代表着他是大秦最厉害的人。

随着几次的冲突,龙且也逐渐忍耐不住了。

每次两人争斗都是全力以赴的较量,常常引来其他学生的围观。

就连王翦、蒙恬、李斯等授课的老师也会前来观战。

然而,一声咳嗽打断了学生们的争吵。

苏牧带着学院的老师们悄悄地出现在他们身后。

“看来你们的警觉性不够高啊!”苏牧微笑着说道。

尽管有几个学生比苏牧年长一些。

但出于尊重,他们都没有觉得不妥。

“国师好!老师们好!”

学生们看见他们后纷纷转身行礼。

正在比斗的龙且和樊哙也急忙停下来,躬身行礼。

“各位整理一下,半刻钟后我们在教室集合。”

苏牧说着,带着老师们向教室走去。

一路上他们交谈不已,但从老师们的开心表情来看,似乎并不是坏事。

半刻钟后,在平时用来授课的教室里,指挥专业的学生们都整装待发。

前排座位上坐满了学院的老师,甚至带着军队的王翦也来了。

王翦得知蓝军部队要组建的消息后,猜到苏牧会来学院。

所以一直留意着他的行踪。

“各位大人和同学们,我就不自我介绍了,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我是谁。”苏牧淡淡地说道。

“我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蓝军部队——镇国卫的组建。很荣幸,你们所有人都将加入这个部队,而你们在镇国卫的表现也将影响到你们未来的分班和毕业成绩。”

“学习是必须的,不管你们是否喜欢,但你们还将接受更多的训练科目。这些都关系到你们能否实现自己内心的抱负。”

“请问国师,我们什么时候正式参加?”有人赶紧问道。

他们还在希望能多休息一些时间。

“一个时辰后,会有人带你们去镇国卫的驻地,所以如果有什么事情,一个时辰内自行解决。”

“上将军,各位大人,还有老师们,本侯还有其他任务,就不多耽搁了,告辞!”

苏牧对着学院的老师行了一礼,然后匆匆离开了教室。

众人并没有离开。

因为王翦为了将自己的经验和所学传承给年轻一辈,每天都来授课。

尽管他的身份已经足够崇高,不需要再这么辛苦。

但是他坚信要培养出更优秀的年轻一代。

所以无论众人如何反对。

他都执意如此。学生们也因为王翦的坚持,开始更加认真地学习。

站在讲台上的王翦,扶着桌案。

缓缓说道:“我这一辈子,别无所求,只希望你们勤奋学习,努力保卫这个国家,保护百姓的根本!”

学生们齐声回应:“我们会铭记老师的教诲!”

……

大秦目前实行着两种兵役制度。

一是征兵制,规定帝国公民在一定年龄内必须服一段时间的兵役。

另一种是募兵制,帝国公民可以自愿应征入伍。

大秦军队提供高额的薪酬和福利待遇,还有根据军功封爵等奖励。

因此每年都有大批成年男子应征入伍。

虽然目前大秦并未卷入大规模的战事。

但每年仍有大量士卒因为兵役期满而退伍。

导致军队中有很多人都在刻苦训练,希望能够留在军队继续服役。

而能够转为正式甲士的新兵名额每年有限,竞争异常激烈。

五年过去,大秦已经退役了近百万的义务兵。

再加上现役各军团的士卒以及各郡县的安全卫,总数已经达到百万之众。

然而,苏牧只挑选出不足三万人的士卒,还需要从民间招募一万多人。

这个过程经过多轮淘汰训练,最终只剩下五万多人。

这次招募的要求可谓是精英而不是大批量。

这五万人集结了整个大秦的顶尖人才,成为了一个传世之队。

每一个人都将留名史册,简直就是大秦的梦之队!

在降温的天气里,镇国卫的新兵们陆续抵达骊山大营。

这个新兵营地曾经沉寂,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

苏牧领导着一队大秦的工匠,将这座位于秦岭支脉的骊山大营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

他巧妙地保留了秦朝的古老风格。

同时又融入了未来的训练设施,以便培养出更强大的镇国卫。

骊山,因其翠绿如锦,美不胜收,又被誉为“绣岭”。

山上散布着众多文化和自然景点,从老母殿、烽火台、老君殿,到晚照亭、兵谏亭、上善湖、七夕桥、尚德苑、遇仙桥、三元洞等等。

自上古时代的女娲炼石补天,到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再到秦始皇的兵马俑,骊山承载了无数历史的记忆。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也在这里传颂。

而着名的西安事变也曾在这座山上发生,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脉络的翻转。

苏牧不仅守护了这座历史见证的山脉。

还将其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军事训练基地。

他亲自监督改建工作,融合了当代的训练手段,以培养出更加强大的镇国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