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气水浒
作者:藏剑翁 | 分类:历史 | 字数:48.9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60章 东京内外
四月初三,梁山史进突然领兵五万过广济军直趋东京,上百艘战船也沿着五丈河向东京而来。
兴仁府出兵狙击,却被梁山兵马轻松击溃。
梁山并没趁势攻打兴仁府,而是直扑东京。
朝中众臣原本以为梁山会先打了广济军和兴仁府,然后才可能进犯东京,没想到梁山兵马居然直扑东京而来。
皇帝吓得就要召集天下兵马勤王,不过朝中众臣一致认为梁山兵马无法攻克东京,只需召集京城附近兵马来守城便能让梁山兵马无法越雷池一步。
新任太尉何灌出身西军,和高俅去西军镀金不同,何灌是在西军一步步累功升上来的,深悉兵事。
皇帝任用何灌便是希望他整顿禁军,让国中有可用之兵。
何灌领了皇帝圣旨,便先从京城禁军开始整顿。
山东、河东、淮西不时便有城池失守的公文,皇帝也是每日垂询。
在皇帝的催促下,何灌不得不使用雷霆手段,整肃东京禁军。
短时间内虽然无法让东京禁军成为精兵,但各营兵马却都开始按时点卯,认真操练,不再和过去一样,大半禁军都在城中做其他营生。
不过东京所有军民都知道何灌当不了多久太尉了,十万禁军中牵扯的皇亲国戚、朝中文武不知有多少,如果不是现在梁山、田虎、王庆闹得凶,即使有皇帝支持。恐怕何灌也做不了几日太尉。
所有人都知道一旦局势稍稳,就是何灌丢官的时候。
何灌也知道这一点,不过皇帝急的跳脚。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得罪东京权贵,否则眼前这一关就过不了。
何灌在西军用武多年,对攻城战了解更多,觉得梁山贼寇连东京城头也上不来,力谏皇帝等到梁山贼寇攻城几日,师老兵疲时,再召集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的禁军来勤王。里应外合破梁山贼寇。
朝中文武也觉得现在召集来其他三京禁军容易被梁山贼寇各个击破,而且说不得梁山贼寇只是调虎离山,想去攻打南京应天府。全取山东。
在满朝文武的这种自信下,皇帝也放下心来,只是把东京附近禁军都收拢到城中。
史进领兵到的城外,在新曹门外五里扎下营寨。
次日。梁山兵马在城外大造攻城器械。同时分兵两万绕过东京,攻打了东京西北十里外的牟驼岗,获取战马两万多匹,粮草无数。
牟驼岗是宋朝牧马之地,宋朝不多的战马几乎全部牧养在这里。
倒不是东京官员忘了这些战马,而是东京城中容纳了一百多万军民,早已拥挤不堪。加上高俅做太尉的时候,大肆侵占军营。东京附近禁军入城后的宿营都出现了困难,哪有地方安置这些战马。
驱赶战马去其他州府。又怕引起梁山注意,派兵追击,而且两万匹战马浩浩荡荡,损毁了百姓田产的话,即使保住了这些战马,也会被文臣群起攻击。
何灌索性忙得“忘了”牟驼岗,希望梁山贼寇不会去攻打牟驼岗。或者即使丢了牟驼岗,只要他能守住东京,一样功大于过。
他实在不愿意招惹那些文臣。
这也是宋朝武将的无奈,宋朝仰文抑武,文臣的口诛笔伐要比武将的刀枪厉害许多。
牟驼岗的情况也没瞒过梁山情报司,所以史进才在第二日便派兵打了牟驼岗。
夺得了两万多匹战马,即使无法攻下东京,史进这一遭也不算白走了。
皇帝得知丢了牟驼岗的事情,训斥了何灌一番,不过大战在即,他还要靠何灌守城,末了还得再劝勉一番。
这一日,一封公文也辗转从北边传进城中,兴仁府被梁山兵马攻占,除去南京应天府、淮阳军,山东全部沦陷。
原来史进带人直扑东京的时候,山东总兵杨志也随后带兵攻击广济军、兴仁府。
不过一日,便打下了广济军,兴仁府兵马顽抗了两日也被杨志攻下。
史进兵马在城外打造了两日攻城器械,第三日大早,便向着东北水门而来。
何灌看梁山兵马要攻打东北水门,连忙把防守重心从新曹门转移到东北水门,同时请皇帝上城巡视,提振士气。
皇帝有些担心流矢,不愿去城头,但何灌奏说东京城高河深,弓箭很难射到城头,圣上上城巡视一下,士气必然高涨。
王黼、蔡攸等人知道皇帝好大喜功的性子,也撺掇皇帝上城巡视一下,回头史官就可以写天子英明神武,亲自上城击退进犯京师的贼寇。
皇帝赵佶一直想着青史留名,功盖列祖,所以才一直让童贯在西边用武,开疆扩土,现在已经搞得天下大乱,却还觉得这些贼寇只是疥藓之疾,只要扫灭了这些贼寇,仍然可以扫灭西夏,夺回燕云十六州,成为千古一帝。
于是,赵佶带着一众文武在金枪班、银枪班护卫下,浩浩荡荡的从皇宫往城头而来。
两日前,东京便关闭了城门,防止梁山兵马突袭。
城内物价顿时飞涨,不仅是需要城外供给的菜蔬、肉类,就是城中囤积了大量的粮米都打着滚的涨价。
朝廷不得不开仓放粮,平息物价,但是却基本都被城中权贵接走,米价还是一会一个价的往上涨。
原来城中权贵知道摩尼教起义,江南各州府农事基本都废了,而大宋粮食又有很大部分都靠苏杭地区供给,苏杭熟,天下饱,苏杭近乎绝收,今年的粮价只会涨不会跌。
城中权贵也没人相信梁山贼寇能打下东京,所以他们把这次贼寇袭城看做一次大发横财的机会,联手抬高市面上的粮价,逼迫皇帝开仓放粮,他们大量接下官仓中的粮食,囤积到秋后再出售。
田虎、王庆造反后,粮价就开始涨。
去年方腊在江南揭竿而起后,粮价更是如脱缰野马,大涨起来。
如果不是梁山一直在做起兵的准备,收购了许多粮草,史进也会为粮价头疼。
在粮价早已翻翻的情况下,米价又打着滚的涨,城中自然是民怨沸腾,尤其朝廷放了数十万石粮食,但却很少有百姓买到,谁还不知道是奸臣作祟了。
“杀九贼,降粮价。”
“杀九贼,降粮价。”
“杀九贼,降粮价。”
……
在梁山细作混在人群中喊了一嗓子以后,在道路两旁看皇帝出行的百姓便跟着喊起来。
很快就蔓延到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