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拍案(合集)
作者:王圣翔 | 分类: | 字数:58.4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4章 禾乃登
第134章 禾乃登
“少了一个人?”,华钢摸着自己脸上的横疤想,如果是少了一个人,那此人必定是凶手无疑,可这个凶手又是怎么从上了锁的房间里逃出来呢?
华钢冲着刘通和皇甫一抱拳,“卑职,还有几个疑点要去查证,先告退了。”
刘通三角眼微微一凛道:“想必华大人已经有了头绪。”
“卑职自当竭尽全力”,华钢抱拳转身而去。
高建德还想说些什么,被刘通一个眼神止住了,皇甫志高看着华钢的背影走远了,便也抱拳离去。
华钢下去后,立刻找到了案发时当值的两名校尉,一名叫周小七,另一名叫吴福。
“你们两人确实将锁锁好了?”,华钢问道。
周小七是个直爽人,开口便回道:“华大人难道不信任我们俩。”
吴福也说:“这锁是小七锁的,我又检查了一遍,肯定没问题。”
华钢点了点头,思索了一会又问:“昨晚有没有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
两人都摇了摇头。
华钢疑惑地轻轻抚摸着脸上的疤痕。
这时,周小七突然开口道:“对了,大人,约莫寅时有个工匠上过一次茅房。”
“哦?是谁?”,华钢精神一振。
“你说冯小宝啊”,吴福说道:“我们不是看他进了屋后,又重新把锁锁好了么。”
“你们看着他进屋了?”,华钢追问道。
那两人点了点头,不过周小七迟疑了一下说:“那时我们听到报恩寺塔那边好像有人在争吵,便转过头去看了下,等回过头来,他已经进去了。”
“那你们有没有进到屋里确认过”,华钢又问道。
两人对望了一眼,缓缓地摇了摇头。
华钢心中了然,那冯小宝根本没有进到屋里,这时屋里的工匠已经悉数被毒死,估计冯小宝已经设置好了延时点火的机关,一段时间以后大火自然就会燃起。
“那你们后来有没有发现报恩寺塔那边究竟是谁在那里争吵?”
吴福答道:“我们后来去看过,那里没有人。”
华钢点了点头,心想这争吵声太过凑巧,十分可疑,但现在只能说这寺中有冯小宝的同党,却无法查证了。
“你们两个赶快将冯小宝的户籍黄册找来”,华钢命令道。
两人对看一眼,自知犯了大错,赶忙应了一声,急匆匆地找冯小宝的黄册去了。
可是找来冯小宝的黄册,却发现这人极度乏善可陈,父亲冯老五在前朝就入了匠籍,大明建立之后重新核定户籍,冯家依然是匠籍,不过冯老五早些年在一场事故中不幸身亡,唯一有用的就是冯小宝的住所在南城的木匠营。
华钢立刻带着人去南城缉拿冯小宝,可是到了那里却发现冯家馒头铺早就一把火烧成了灰烬,连带着旁边的邻居也遭了殃。
兵马司的人在冯家的废墟中找到了两具烧焦的尸体,华钢亲自勘验也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至于这两具尸体的身份更是无法辨认。
华钢带着人去周围邻居家查问,才知道冯家一共有三口人,冯婆婆和冯小宝以及冯家的媳妇莺莺,但尸体却只有两具,而且据邻居说在不久前,冯家曾住进了一对神秘的男女。
总之,这冯小宝似乎是一个只存在于黄册中的人物,就此消失于无形,至于那对神秘的男女,华钢的心中隐隐有了答案。
时光荏苒,一晃又过了数日,戏台工地失火的案子依然毫无进展,这戏台的工程却如期完成了。
再过些天便是秋分,也就是夕月大典的日子,整个京师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里,街面上比平日里更热闹了,连皇城里也到处是忙忙碌碌的身影,钟鼓司和教坊司的伶人和乐工们更是忙着排练祭礼和祭乐。
不过今年的祭月与往年略有不同,在夕月坛大典之后,新君要移驾大报恩寺塔与民同乐,虽然要表演的南戏和傀儡戏都已经安排妥当,但太常寺卿黄大人还是提议实地排练一次比较稳妥。
时间转到八月初十,这天便是参演的伶人和乐工们在大报恩寺塔实地彩排的日子。
夕阳西下,映得周边的彤云如洒满天际的点点血斑。
华钢的右眼皮从早上开始就一直跳个不停,他揉了揉眼睛挥去心头的不安,跟上了摇头晃脑走在前面的上司皇甫。
两人一前一后登上大报恩寺塔,刚进到里面就有小内官引路,把他们带上了六楼,宝塔的这一层足可容纳四五十人同时饮宴被称为“秋阁”,窗子早就被拆除了,从这里望出去正好对着高耸的戏台,面对窗户排着两行太师椅。
在另一边,并排放了两张桌子,这时有三个人正围坐在一张桌子上品茶。
皇甫赶忙带着华钢上去见礼,三人之中华钢只认得内官监少监刘通,另一个慈眉善目须发皆白的老内官被皇甫唤作“曹公公”,华钢心下思量应该就是内官监的掌印了,最后一位皮肤蜡黄,笑眯眯的中年人应该就是太常寺的黄子澄黄大人。
三人虽然位高权重倒也没什么架子,客套了一番,皇甫领着华钢在下首入座。一会陆陆续续又进来几个人,其中一个便是华钢的岳父教坊司的左司乐李清,听皇甫介绍还有几位是内廷钟鼓司的人。最后进来两人,其中一个便是内官监的高建德另一个却是兵马司的王方,这两人自从那次失火之后便走得颇近,这次想必是高公公带他来开开眼界。
人到齐了,天也黑了,戏台上点起了数十盏大小灯笼。为了看得更清楚,屋内并没有燃起灯火。
曹公公眯起眼睛,笑了笑说:“各位,请入座吧。”
等大家按次序坐定,锣鼓便响起来,南戏要开场了。今儿演得是《琵琶记》,讲得是书生蔡二郎与结发妻子赵五娘的故事,书生一出场就咿咿呀呀地唱,老父亲要他辞别新婚的妻子赴京考科举,虽然内心万分不情愿,但是父命难为,内心有千言万语要与妻子言说。
华钢看得有些漫不经心,太祖皇帝当年十分钟爱这部戏,大明各地每到大庆典都会演这一出,里面的台词他早就烂熟于心,倒是前排教坊司和钟鼓司的几位凑在一起小声品评这个唱段,他又看了一眼坐在他旁边的王方和高建德,只见王方正在奉承高建德,弄得他眉开眼笑,华钢心头一阵恶心,赶紧转过头去。
戏演到一半的时候,突然进来一个小内官在高建德身边耳语的几句,高建德便跟着他出去了,华钢从即将关上的门缝里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心中一沉,他怎么又来找高建德了。
《琵琶记》总算是结束了,华钢松了松腿脚,终于可以一睹傀儡戏的真面目了。
在座的人似乎都十分期待,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
不一会,一阵急促的梆子响起,曹公公拍了拍手道:“各位稍安勿躁,好戏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