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抬棺进谏,祖龙麻了!
作者:乙醇迷 | 分类: | 字数:53.2万
本书由和图书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1章 神影卫的建立
第141章 神影卫的建立
“看,在我们已经这么熟了,能不能给我一点优惠呢?“
韩非半开玩笑地提出请求。
“好的,没问题,以后你来吃饭,我可以给你打五折!“赢臻答应了。
“五折,我可能还是承受不起啊,能不能给我打个一折?“
韩非带着恶作剧的笑意,继续讨价还价。
“这个嘛……那当然可以。“
赢臻思考片刻后答应了。
“太好了,谢谢你,汉阳侯。“
听到赢臻的答应,韩非开心得大笑起来。
随着在咸阳城居住的日子越来越长。
韩非对赢臻所做过的事情也越来越了解。
他除了被赢臻的举止所震惊,还由心底里对他产生了敬仰。
赢臻如此年轻就做出了如此震撼的大事。
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传奇,每一个行动都在创造着新的传奇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韩非对咸阳城也越来越熟悉。
他发现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和先进的技术。
比如纸币的使用,他开始慢慢理解这种货币体系的运作。
等他理解清楚之后,他深感纸币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发明。
它解放了黄金和铜钱,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交易。
而且还有大秦银行。
他了解到赢臻建立的这个银行,再次被深深地震撼了。
大秦银行极大地方便了百姓的生活,为纸币的发行提供了可能性。
除此之外,他在咸阳城中还发现了红薯。
这种美味而且产量巨大的作物大大地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现在,秦国的很多地区因为种植红薯。
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此外,一系列新型的农具也进入了他的视野。
这些新型的农具简单实用,韩地尚未拥有。
人们还在使用那些简陋,难以操作的传统农具。
尽管他身在秦国,但他的心还是深深地关心着韩地的百姓。
他发现,咸阳城在很多方面,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见识,还是技术,都远远超过了新郑城。
在那些韩国人还对红薯、西红柿、土豆、辣椒等概念一无所知的岁月。
咸阳城的民众却已经驾轻就熟地将这些蔬果种入土中。
然后享受它们带来的美味。
在韩国的人民依然把黄金视为交易的货币。
咸阳城的市民则已经灵活地利用微小的币种进行日常交易。
当韩国的农夫们还在劳累地挥舞粗糙的农具。
咸阳城外的农夫们却已经换上了更便利、更高效的现代农具。
总的来说,无论是哪一方面,咸阳城都远领先于新郑城。
这一天,招贤楼推出了一种新颖的美食——窝窝头。
这种新美食以纯玉米面为原料,一经出现,便像磁铁般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玉米,这个过去在秦国鲜有的东西,随着豫南地区农民的种植,也已经在咸阳城市中渗透开来。
然而,在此之前,玉米只是被用来做成煎饼。
窝窝头的出现,让许多人为了体验玉米的新吃法,纷纷来到招贤楼。
瞬间,窝窝头在招贤楼掀起了一股热潮,其销量火爆无比。
相较于招贤楼的其他美食,窝窝头价格公道,引来了大批的买家,逐渐形成了咸阳城的一股潮流。
韩非,这位着名的秦国大学者,也专门买了几个窝窝头品尝,发现其美味无比。
他十分好奇。
招贤楼是如何创造出这些看似异世界的美食。
这些食材和烹饪方法,又是从何而来?
窝窝头在咸阳城如日中天,甚至引起了秦王赢政的关注。
秦王赢政品尝过窝窝头后,对其赞不绝口,主动将窝窝头推荐给了他的妃子们。
因此,秦王的夫人芈华,以及赢政的众多妃子,都爱上了窝窝头。
继而是各位公主、公子,他们纷纷表示对窝窝头的喜爱。
一时间,窝窝头在宫中的地位飙升,成为了皇宫中的主食。
每一顿饭,每一张餐桌上,都少不了窝窝头的身影。
在此之前,秦国的主食是五谷,以黍米和荞麦为主。
如今,主食中又增加了红薯和玉米这两样新兴的食材。
这些变化,赢臻功不可没。
红薯和玉米的引入,不仅丰富了秦国的饮食多样性。
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秦国的粮食问题。
特别是红薯,其高产量为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此时,咸阳宫大殿内。
赢政正端坐于王座之上,他面前站着一名青年男子。
那是一个面容冷峻,英气逼人的男子。
一眼看去就知道他极有经验和能力。
“大王,有何吩咐?“青年男子恭敬地询问。
赢政语气决绝地说道:“章邯,你是我最信任的侍卫,我命你秘密组建一支贴身侍卫队,这支队伍名叫神影卫。“
章邯听从命令,问道:“神影卫的职责是什么?“
赢政道:“神影卫的职责,是保护我,只听从我的命令,你明白吗?“
“是,大王!“章邯恭敬地回答。
“你去传达我的命令,让李斯和韩非来见我。“赢政命令道。
章邯应命后,迅速离开大殿。
没过多久,李斯和韩非接到章邯的传令,来到了大殿。
他们都对秦王赢政行了一礼,秦王开门见山地问道:“我想灭六国,一统天下,你们觉得行得通吗?“
嬴政邀请李斯和韩非的到来,是为了获取他们对于一统六国的独特见解。
李斯和韩非,这两位大儒,嬴政都尤其的重视。
自李斯提出《谏逐客书》的那刻开始,嬴政就对他倍加尊崇。
同样,韩非的才情和思想也深深地得到了嬴政的赏识和垂青。
“秦国如今威猛无匹,六国却是步履蹒跚。秦朝有意一统六国,理所应当,易如反掌。因此,我主张,现在就是秦国挥军南下,发动对六国的战争的最佳时机。“
李斯率先提出自己的观点。
听完李斯的话,嬴政微微点头。
这个回答正中他的心意,他非常满意。
李斯的言辞,深入他的心底。
“我却认为,现在启动对六国的战争,未必是明智的决定!“
韩非接着发表自己的看法。